赵安生;【聚焦秦州首届“李广杯”国际射箭赛】大汉将军李广

标签:
体育文化 |
分类: 新闻报道 |
汉武帝在反击匈奴侵犯掠夺的长期作战中,有一位勇敢机智、很会打仗、精于骑射的三朝老将军立下过很大的功劳。他的名字叫李广。
李广打起匈奴来,骑马奔跑像飞一样,箭又射得准。匈奴贵族和骑兵,知道李广的厉害也有好多年了。还是在汉文帝父子两代,规定打匈奴只把来犯的匈奴打出境,绝不打到匈奴的地界去时,匈奴只要知道李广在边界附近,就不大敢进来。朝廷叫他做过陇西太守,汉景帝时当过北郡太守。陇西、北郡,都是北方的边界地区。
公元前129年,匈奴又来进犯,一直打到上谷(治所在今河北怀来东南)。汉武帝派卫青、李广等四个将军,每人带一万人马,分四路去抵抗匈奴。这四个将军当中,李广年纪最大。他在汉文帝的时候就做了将军。汉文帝曾经对他说:“可惜你在我手里做将军不是时候,如果你在高皇帝手里,封个万户侯也算不了什么。”
有一回,李广带着一百个骑兵追赶三个匈奴兵,追了几十里地才追上。他射死了其中的两个,把第三个活捉了,正准备回来,突然前面来了几千个匈奴骑兵!怎么办?李广对士兵们说:“咱们离大军几十里地,回不去了。干脆下马,把马鞍子也卸下来,大伙儿躺在地下休息一会儿。匈奴以为咱们是要引他们过来,一定不敢打咱们。”
李广他们就都下了马。匈奴的将军果然害怕了,马上叫士兵们上山,布置抵抗的阵势。有一个骑着白马的将军冲下山来,李广立刻上马赶过去,只一箭,就把他射死。李广一回来,又下了马,躺在地下。天黑下来,匈奴认为前面一定有埋伏,提心吊胆地守着山头。到了半夜,他们趁着天黑,偷偷地逃了。天亮了,李广一瞧,山上没有人。大伙儿这才回到大营。
李广箭法好,行动快,忽来忽去,谁都摸不清他打哪儿来、往哪儿去,匈奴就给他一个外号叫“飞将军”。
这一回,汉武帝派出四路人马去抵抗匈奴。匈奴的首领叫军臣单于,他把大部分的兵马集合起来,沿路布置了埋伏,要活捉李广。李广打了一阵胜仗,往前追去。他哪儿知道匈奴是假装打败引他进去的。这一下子李广可倒了霉了,他掉在地坑里,给匈奴的伏兵活活地逮住。匈奴的将士们高兴得没法说。他们一看,李广快死了,把他放在用绳子络成的吊床里,用两匹马驮着,送到大营里去献功。
匈奴的将士们一路走,一路唱着歌。李广躺在吊床上纹丝儿不动,好像死了似的。大约走了几十里地,他偷偷地瞅着旁边一个匈奴兵骑着一匹好马,就使劲地一挣扎,猛一下子跳上那匹好马,夺过弓箭来,把匈奴兵推下马去,掉过马头拼命往横里跑。
等到匈奴的将士们一齐去追,李广已经跑到山里了。他一面使劲地夹住马肚子催马快跑,一面连着射死了几个追在最前面的匈奴兵。匈奴的将士们瞧着李广越跑越远,只好干瞪着眼看他逃回去。
李广因为吃了败仗,定了死罪。后来按朝廷的规定,交钱赎罪,回到老家做了平民。第二年秋天,也就是公元前128年,匈奴两万骑兵又打进来,杀了辽西太守,掳去青年男女两千多人和不少财物。汉武帝又起用李广,派他为右北平(治所在今辽宁淩源西南)太守。
李广做了右北平太守,匈奴吓得丢了魂儿似的,逃到别处去了。右北平一带没有匈奴了,可是那里野兽太多,常有老虎出来伤害人。有一天,李广回来晚了,天色半明半暗,正是老虎出来的时候。他和随从的人都很小心,恐怕山腰里突然跳出一只老虎来伤害他们,一面走着,一面提防着。
李广忽然瞧见山脚下草蓬里蹲着一只斑斓猛虎,拱着脊梁正准备扑过来。他连忙拿起弓箭来,使劲地射了过去,射中了。手下的人跑过去逮虎。他们走近一瞧,全愣了。原来中箭的是一块好像老虎的大石头!箭进去很深,拔也拔不出来。大伙儿奇怪得了不得。李广也有点纳闷儿:石头怎么射得进去呐?这个消息传开了,匈奴更不敢来侵犯右北平了。
公元前119年,飞将军李广做了郎中令(宫廷的守卫官),经常在汉武帝左右。他要求派他去打匈奴。汉武帝说他太老了,不让他去。李广再三说:“匈奴屠杀我们的老百姓,我实在不能再在京师里消消停停地住下去了。”汉武帝就叫他带一队兵,由大将军卫青统领。一同出发时,汉武帝嘱咐卫青说:“李广年老,不可让他独当一面。”
可是卫青派李广往东绕道进兵,指定日期到漠北(蒙古大沙漠以北地区)会齐。李广要求打先锋,因为他不熟悉东路的情况,卫青不答应。后来卫青的大军回到漠南(蒙古大沙漠以南地区),才碰到李广的军队。卫青责备他误了日期。李广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卫青派人审问李广行军误期的案子。
李广流着眼泪对将士们说:“我自从投军以来,跟匈奴打仗,大小七十多次,有进无退。这次大将军不让我跟他在一起,一定要我往东绕道儿。东路远,迷了道儿,耽误了日子。我还能说什么?我已经六十多岁了,犯不着再上公堂。”说着,就自杀了。
士兵们一向敬爱李广,一听到他死了,全都哭了。
飞将军李广 射老虎跟射猫似的
相关报道:
李 广(公元前186年一前119年),西汉陇西成纪人。为人口讷,不善言辞。他身体高大,两臂如猿,灵活自如,这就是他善于骑射的优越条件。那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经常侵入汉朝的边塞地区进行掠夺。公元前166年(文帝前元十四年),匈奴又大举入侵萧关。广年二十岁,以良家子从军击胡。因立战功升中郎。补武骑常侍(皇帝的侍卫),尝随文帝出行,或冲锋陷阵,挫伤敌人;或格斗猛兽,勇力超群,得到文帝的喜爱,曾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景帝初,与太尉周亚夫削平吴楚等七国之乱,迁上谷太守;历转上郡、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毗邻匈奴前沿的边郡太守,都因力战传名。
广作战机智勇敢。公元前137年(汉武帝建元四年),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击败广军,广被俘虏。当时广受伤有病,匈奴把两马相联结,让李广卧其间。行十余里,广装死,觑见旁边有一胡儿骑好马,他突然飞身腾上胡儿马,推堕胡儿,取其弓箭,鞭马南驰。匈奴数百骑来追,他一边奔马飞驰,一边取其弓,射杀追者,因而脱险,回汉军阵地。按汉法律,这次战斗,广曾被俘,部下失亡多,当判死刑,赎为平民。
广家居数年后,匈奴兵又侵入边境,杀死了辽西太守,打败了将军韩安国。于是武帝又起用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听到后,号称他为“汉之飞将军”,一直避开他,数年不"敢入右北平。广常常出外打猎,一次看见草丛里的大石,误以为虎,竟射石没镞。
李广将军不讲阵列,不击刁斗,却很重视侦察候望,掌握敌情。家无余财,也从不讲置家产之事。得到奖赏,都分给部下,饭食和士兵一样,毫不特殊。遇到缺粮缺水的地方,等全军战士吃喝完毕,他才去吃喝。为人廉洁,待人宽厚,毫不苛求,故得到战士的爱戴,愿为他效命疆场。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分道大举出击匈奴。广几次请求随军出征,武帝不肯,因其年老,后来才同意他的要求,让他做前将军。既出塞.,卫青抓得俘虏,知道了单于所在的地方,便亲自率领精兵追击单于。即令广与右将军赵食其出兵东道。广知道其中内幕,主动向卫青阐述原因,愿承担前锋,先同单于决一死战。本来卫青想和自己的好友中将军公孙敖同去立功,同时暗中又受武帝指示,认为广已年老,命运不好,不能当前锋,恐失良机,因而不听李广所请。广愤愤而去。东道无向导;度沙漠迷失道路,军行迟迟,落在大将军之后。
大将军卫青与单于作战,单于逃走。卫青横渡沙漠南归。遇到李广和赵食其,责问迷失道路的情况,准备上报武帝。广不答。卫青即派长史去广幕府核实。李广说:“诸校尉无罪,广自迷失道。”广回营后,告诉部下说:“广结发(成年束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遣(调动)广部,行回远(走迂回辽远的路)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管文书的官)。”说罢,遂引刀自刎。李广统率的将士及军中所有的人都哭了。老百姓听到后,不论年老年轻的都落下了眼泪。
广以自杀尽职,不仅当时人人尽哀,而且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为他写有列传。对他的才干,给予崇高的评价;对他的不幸遭遇给予深切的同情,使他名垂史册,留传千古。
李广的故乡,即今天水市秦城区所在地。城西关飞将巷,有李氏后裔居屋;石马坪乡有李广墓,系将军衣冠冢。每逢清明节日,群众多来此扫墓,追念先贤。
(来源:人民网-甘肃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