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驴行玻璃台 |
分类: 户外 |
各种繁忙和怠惰,驴行记无比地空缺,当然,也并没有内疚的情绪,现在的年龄,俨然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昨天,10月28日,周日,第19驴,走的是平谷玻璃台-东指壶-玻璃台环穿。LG出差在外,也无大碍,在驴友圈里混迹两三年,驴头们都很熟,熟识的驴友也不少,不寂寞。

早晨九点之前抵达玻璃台村,因为上山和下山的地方不一样,一拨司机去倒车,几个人站在停车场聊天儿,看看周围的景观。前天周六,是个风和日丽的天气,尽显北京秋天的美好,我去参加了校工会在奥森公园组织的健走。五公里的健走,是小菜一碟。因为爷爷奶奶回老家,有些日子不去奥森。奥森的结构没有什么变化,但人山人海的架势却是令我很吃惊,好些个活动都在那里举行,大家都是选择了这个美丽的日子,银杏叶子金黄,用摩肩接踵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要超过前面的人,就得小心选择路线,避免跟人相撞。这样的情景,让我更加喜欢驴行的人烟稀少。不如意的是,周日的天气大不如周六,风很大。阳光一如既往地灿烂,农家院前面挂的柿子橙黄,颇为漂亮。

开始的攀升很快,我走在前面,不敢太慢,怕压了后面的人,结果走得太快,上了第一个山顶的亭子之后,感觉不适,有点恶心头晕。坐下来,好好休息了几分钟,能感觉身体明显地安定下来之后才继续向前。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上一次是大约六年前在百里峡爬那个2800级的台阶,不过,这次比上次恢复得快多了。分析了一下原因,可能与前一天晚上有点拉肚子有关,爬升也有点急了。
接着就是一大段一大段的长城。


山上的秋色,显得比城里更深一些,对面山的结构有棱有角的,颜色比较丰富,大家都在这里拍照。


朋友拍的工作照,挺喜欢。


爬到山头,回望水库,开始遐想下午回去的时候会有鱼汤喝。


这个烽火台只剩下一个墙角,像一根竖起的大拇指,被叫做大拇指,是个标志性的位置,询问队友到了什么位置,会答:刚过大拇指。



山上的树都没有叶子了,看起来更像冬天的景色。






在水库取渔网。


手机记录的数据,距离并不长,步数也不多,不过,走得不是很轻松,主要是爬升比较多,一般爬香山是100层楼的高度,昨天的爬升差不多相当于爬了三个香山。

自从学会用六只脚后,我尽量用它记载我的行程。不过,这个记录显示上升才817米,让我怀疑其准确性。


最高海拔1200米。




算起来,这是第四次穿越这条路线了,第一次就是那次天黑之后在电闪雷鸣之间完成穿越的。
去年春天,随一个大部队走这条路线,大部分人都中途折返了,我们小分队走完。
今年春天,又环穿这条路线,看见一路的野韭菜,边采边走,比人家多花了一个小时才完成。
觉得不过瘾,两个星期之后,约了几个朋友,驱车直接去采野韭菜,两个人完成了整个环穿,我们几个采野韭菜就在中途下撤,过足了采野韭菜的瘾。山里的韭菜肥沃粗壮,气味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