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也欢欣,送也鼓舞
(2017-04-20 15:19:30)
标签:
青春期叛逆 |
分类: 留学英国 |
前天早上,送儿子去机场,春假结束,要返校了。
PDF的文件,大小需要调整,儿子交代一定要打印成双面的。
我问儿子:想回去吗?儿子说:不想回去。
我说:可是,我很高兴,你终于要回学校了。
儿子只能呵呵了。
说说我的理由。
================================================================
第一条,超级烦人的,以送他去机场那天为例。
走的时候,他爸爸提议,咱们先去停车场,然后一起去出发层。
原因呢?因为,以前都是他开车把我们送到出发层,他去趴车,再回到出发层来会我们,那时候,往往儿子已经办完登机手续,去坐小火车了,就没有任何的告别仪式。
我觉得他爸爸说得很有道理,就同意了,毕竟一家人是一个集体,统一行动也是应该的。
儿子却反对:你们就知道顾及自己的感受,一点都不顾及我的感受,还要拖个箱子走那么远。
他爸说:箱子我来拖。
儿子说:耽误我的时间,我尽早进去,可以多会儿拍机时间。
对话要升级了,说:少数服从多数,我们两票,你一票。
车子直接开到了停车场。
刚刚停稳,儿子蹭就下了车,打开后备箱,拿出行李箱,后备箱都不关,拖着行李箱噌噌噌地就往前快步走了。
我和他爸是多么地尴尬,这是儿子吗?就是前世的仇人也不至于这样不留情面吧。
关好车门,也往出发层走。
到的时候,已经不见儿子的身影了,早就进到里面去了。
(2号航站楼是先进去再办登机手续)
做父母的嘛,总是没有底线,站到海关门前,看见儿子在排队等候行李的安检,喊了他一声。
儿子回了一下头,看了一眼我们,就是全部的告别仪式了。
就是这个样子,一言不合,就采取过激行为,即使父母想表达的不过是对他的关爱,那也是如此粗鲁。
我常常想,这是英国培养的绅士风度吗?这仅仅是青春期吗?
之前,他让我给他打印作业。
我用家里的打印机,儿子说,那个手动双面,你要是打印成上下翻页的,我可不做。
我琢磨了下,按他的要求打印出来了。
可惜家里没打印纸了,儿子说:你去办公室打印吧。
我说:你去我办公室取纸回家来打印就行。
儿子说:我没自行车,你明天上班去打印吧。
哎,你不是有摩拜单车之类的应用吗?
回:反正今天也不写作业了,你明天办公室打印就行了。
次日,我在办公室打印。
很奇怪,办公室的那个Adobe怎么都调整不了纸张大小,各种尝试都不行。
看着,原始尺寸虽然小点儿,也没有大问题,就按原尺寸打印了。
过了两日,儿子翻出来我打印的作业,大发雷霆:你这是怎么打印的?!大小都不一样!会不会打印!不会就不要打印!
巴拉巴拉,我解释了一下,他说:这种卷子是不可能写作业的!我自己去打印!
就这样,上百张的纸扔一边,自己找个地方去打印了。
他这样说这样做的时候,全然不会想到老妈的辛苦和用心,以及这本来应该是他自己的事情而老妈任劳任怨地为他都奔波为他忙碌。
那一刻,我的心里一点热度都没有,完全丧失了争辩的愿望。
他解释,我有强迫症,我受不了不符合要求的打印。
他爸让他带点英镑现金过去,因为现在外汇管理越来越严格,担心以后交学费都会难度。
儿子不带,说他的卡上钱多了不安全。
左说右说,死活不同意。
那就算了吧,带点零花钱吧。
他爸抽出两百英镑,递给儿子。
儿子再一次拒绝:不带,我的手里不拿超过十镑的现金。
其实,他很多时候手里的现金都超过十镑。
愣是没拿他爸的一分钱。
总而言之,怎么做让你最难受就怎么做,哪怕自己难受也得这样。
================================================================
第二条,真不学习。
上面说到的作业,到了上周六都还没有动笔。
我是打印了作业才知道,这么多作业啊,上百张A4纸,哪怕是读一下也得几个小时吧?
所以,我催他:你还不写作业啊?就这么几天了。
结果,周六踢球、打游戏,没写作业,唯一干的事情就是重新打印了作业。
周日,继续去机场拍机,下午约同学去看速度与激情8,作业依然放在一边。
然后跟我说,他跟S校的同学问了,作业不是一定要写的,可能只有化学要写。
说实话,我已经没有任何心情或者兴致劝他写作业了,不想再说了,因为说了也白说,徒然增加自己的烦恼和与他的冲突而已。
就这样,直到去学校,作业是一笔都没有动,我不知道他怎么跟老师交代。
所以,我真心希望他回到学校,还能上课写点作业,搞点学习之类的。
之前,4月2号晚上写过作业。
我当时还窃喜,问他:假期还有这么长,怎么现在写作业?
儿子回答:这是集训营的作业,明天得走了呀。
这听着还合理,我还是调侃了他一句:在飞机上写不就行了么?
他说:要求扫描上传,飞机上干不了这事儿,要不我还真就在飞机上写了。
当天从晚上九点开始写,写到了十一点多,接着打游戏到后半夜,第二天早晨七点半出发去机场。
劝他写作业的时候,他说:做事情的顺序是这样的,玩是第一位的,竞赛是第二位的,写作业那是无聊的时候干的事儿。
他奶奶说:要是把玩放在最后一位就好了。
我跟奶奶说,这就相当于异想天开,也算您的中国梦吧。
也不读书。
他跟我说:打游戏就是很好的学习方式。然后,问了我两个问题,我没答上来,他说,他也是玩游戏才知道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的。
================================================================
第三条,各种破坏。
回来没几天,他爸的多功能手机数据线坏了,不知道儿子怎么用的。
接着,他爸单独的手机充电线坏了。
一个新秀丽的行李箱,几年了都用得好好的,他回来用了一次,拉杆坏了。
儿子的手就像有毒一样,摸什么坏什么。
就像他新买的镜头,已经跑了两次售后服务了。
还有他的手机,三天两头就要换个什么不可。
================================================================
不要跟我说,所有的青春期孩子都这样,我不相信。
看见儿子走,心里是有一份愉悦的,一份不够友好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