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儿子高谈阔论
(2017-04-11 16:37:11)
标签:
奥数游戏纳什均衡点 |
分类: 留学英国 |
儿子回来之前,我们就计划要回湖南去看望他外公。外公从春节前开始生病,在医院住了差不多两个月。每次我给他打电话,他都会问儿子什么时候回来。我告诉他,他总是记不住,我就数落他,怎么老是记不住,他就检讨,说:人老了,脑子糊涂了,但是又想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只好一遍遍地问。心里终归是惦记。
3月28号,我们一家三口乘火车软卧去长沙。选择软卧,便宜又舒适,晚上出行还不耽误时间。一家人一个包厢,别有一份温馨,颇有点旅行的感觉。
坐定,火车启动,开启聊天模式。
儿子开始高谈阔论,说起学期结束前他们的数学小报告,他们top
set的学生是每个人都要讲的。我才想起,原来聊过这个话题,我们说到的几个话题,比如勾股定理、二次曲线,都被儿子否定,嫌过于简单。
儿子提及,我才又想起来,问他:你最后讲的什么话题?这就开启了儿子的高谈阔论模式。
儿子讲故事了。比如,你正在咖啡馆枯坐,一位陌生人主动过来和你搭讪,并要求和你一起玩个数学游戏。他提议:“让我们各自亮出硬币的一面,或正或反。如果我们都是正面,那么我给你3元,如果我们都是反面,我给你1元,剩下的情况你给我2元就可以了。”那么,这个游戏公平吗?怎么玩才能赢得这个游戏?
哦,听上去好头疼的样子。
开始琢磨,那就出正面吧,对方也出正面的话,就可以得三元呢。
是啊,是啊,对方也会这么想啊,他既然知道出正面对你有利,他就会出反面啊,反面对他有利啊。
是啊,是啊,那可如何是好呢?
LG和我面面相觑,没有什么好办法。
儿子说,假如你出正面的概率是p1,出反面的概率就是1-p1,假设对方出正面的概率是p2,出反面的概率就是1-p2,于是,你正面对方正面的概率就是。。。你反面对方正面的概率就是。。。。
巴拉巴拉,跟不上了。
结论就是,这个结果跟。。。无关,你只要保持出正面的概率是。。。就行了。
听得人头疼。LG和我都一脸崇拜地听儿子侃侃而谈。
然后,儿子说了:这就是纳什均衡点。
天哪,纳什均衡点,多么高大上的名字!
一听到这个名词,我就知道这个报告比格很高。
儿子接着说:纳什均衡点,就是非合作赛均衡点,前提是双方都是理性的,都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LG想起来了,那不是囚徒困境的问题嘛?
儿子说:是啊,但是囚徒困境的问题说得太多了,满大街都知道的就不好玩了。
儿子接着说,现在有另外一个问题。一个硬币价值一块钱,现在五分钱起拍,每次加价必须是五分钱的倍数,三个人竞拍,最后拍到的人能拿到另外两个人给出的所有的钱,最高价能拍到多少?
那不就是一块钱吗?超过一块钱就不合算了呀?
儿子说:可是,你如果能竞拍成功,你就把别人的钱都拿回来了,而你竞拍失败的话,你之前的付出都不能回收,比如,假如你拍到九毛五。。。。,所以,最高价是没有上限的。
是啊,听儿子说起来好有道理的样子啊,但是,自己就不会这样去思考的。
而且,这种思维游戏真是很好玩的样子,但也不是谁都能理解。
聊完,LG对儿子说:以后你的儿子要是奥数玩不过你,你不要批评他啊。
言下之意,你的爸爸玩不过你,你不要瞧不起啊。
儿子的报告进入下一轮,还要给老师讲,跟其他班级的同学一起讲,总而言之,还有两轮。
我毫不怀疑这个报告内容的精彩,因为我听得津津有味,我问的是:儿子,你讲报告,别人能听懂么?
儿子说,能啊,就是他们都说我说话太快。这倒真是个问题,讲中文也是飞快的呀。
平时聊天,儿子也经常给我们讲数学题,很多都不记得了。印象深的有一个:两排青蛙,一排红的,一排绿的,各有N个,中间有个格子,青蛙一次只能跳一格,最少需要多少次才能让两排青蛙换位置?还有两个黑白棋子在8*8的棋盘上排列的问题。
除了数学,物理问题也是儿子感兴趣的,经常说起量子力学或者相对论涉及的很高深、我也回答不了的问题。
几天前,儿子讲了另外一个故事。有一个隧道,有一列火车,火车比隧道长。但是,火车以接近光速的高速行驶,由于相对论效应,变得比隧道短了,所以,整个开进了隧道。当火车开进隧道之后,当地的居民把隧道给堵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火车速度降下来之后,按照相对论效应,会变长的,然后呢?
再说一个。有颗小行星,受太阳的引力作用,从无穷远处飞来,刚好垂直掉进在地球上挖的一个直通地心的通道里,问题是:当时是几点钟?匪夷所思的问题,但答案非常有谱,合理合法,令人拍案叫绝。
理科生的世界其实非常精彩,可惜的是大部分人都不能理解,都没有能力去享受这份精彩。
长江后浪推前浪,儿子的数理水平还真不是吹的,确实有两把刷子,尤其难得的是,他喜欢这种游戏,能体会其中的乐趣,虽然这些问题我都不能解答,但听儿子分析得头头是道,觉得很有意思,我很喜欢听儿子高谈阔论,有趣有比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