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蔚县茶山行:天地之间 小小的驴

标签:
茶山常见的花徒步 |
分类: 户外 |
国庆节当天,我们十一位驴友结伴同行,前往河北省蔚(yu4)县茶山村驴行。
国庆假期,正是秋色斑斓、果实成熟、冷暖适中的时候,出行的人多如蚂蚁。我们选择早出发,车辆偏少的路线。从北京出发,去往茶山的路线大体有三条,最短的224公里,最快的300公里。鉴于国庆假期出行人太多,我们选择最快路线,300公里。早晨5点准时从北五环出发,到达目的地茶山村的时候已经是中午十二点过了,刨去在官厅水库服务区等候40分钟,在邢山村等候一个小时,光在路上跑就是五个半小时,是我们到目前为止走得最远的驴行地点,司机非常辛苦。
上午9:40,我们到达事先说好的邢山村汇合地点。从112国道拐进来之后,高山扑面而来,空气无比干净清新。路边的邢山村的房子看上去简陋破旧,一眼就能看见其贫穷。我们把车趴在比较宽敞的路边,等待同伴的到来,下车呼吸新鲜空气,看美景,LG乘此机会打了个盹儿。
我沿着乡道走,给同去的外甥女儿拍照,也看见路边有一丛还在开放的花,紫色,高大到可以齐腰。
叶子看上去都是刺。
飞廉,属于菊科,但是,没有舌状花(菊花外边缘的花),只有管状花(菊花中间的花),花果期应该是6-8月,现在也是末期。
这里的海拔已经是1300米,季节来得更早一些。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我们会齐三辆车,一起前往茶山村。从邢山村到茶山村,还有大约30公里,道路狭窄,会车需要提前准备。难的是,有一段路程的边缘即是悬崖,看得人胆战心惊,必须小心谨慎驾驶。逢着下雪结冰的时候,这段路程是有风险的。
30公里的路程,走了一个半小时还多。大约中午十二点过,我们到达村里预约的农家院。这里的海拔2000米,也是茶山村的重要看点,茶山村以河北最高自然村著名。农家院的条件比较艰苦,最明显的差距是卫浴,厕所是早年间的蹲坑形式,顶上是露天的,女士晚上不敢单独如厕的。
农家院外面长了不少这样的花,紫色,叶子像枫叶,已经结果子了。
锦葵,锦葵科锦葵属,居然能在这么高海拔的地方生长!经查证,锦葵适应性非常强,在各种土壤中都可以生长,特别喜欢砂质土壤,这倒是很好地解释了我们在茶山看到她的原因,茶山这个地方,海拔太高,植被稀疏,土壤偏砂质。
简单的午餐之后,我们出发,去登顶茶山最高峰。
中午时分,阳光灿烂,沿着农家院后面的小路,我们开始走路。路边孤零零的一棵树,总让人想起抗日电影中的消息树,我们这一代的童年,最大的娱乐就是看电影,看的又都是革命电影。
一眼望去,都是枯黄的颜色,这里的季节来得早,北京的秋天才刚刚开始,这里俨然是深秋时节了。据老乡说,几天前下雪了,这两天温度才有些回升。
有一条陡峭的山路,直指蓝天,颇有天路的风范,我们没有走这条陡峭的山路,选择的是山腰那条坡度平缓的路。
虽然一眼看上去非常荒凉,路边居然还有小小的花儿冒出来,让我惊喜不已。
卷耳,在北灵也看到过,高山草甸花。竟然还有蜜蜂在采蜜。
即使是山腰上坡度不大的路,走起来也有些费劲。或许是因为海拔太高,或许是因为刚刚吃过午饭,大家一边走一边喘粗气。
回望茶山村,这个二十多户人家的村庄,在如此高的海拔生活很不容易。我们住的农家院,主人一般不在这里生活,只有旅游季节有人来住的时候,他们才来打理生意,招待客人,赚些收入。
到达第一个垭口,风很大。
虽然是两千多米的高度,雾霾的影响依然可见,北京城里一定更加严重。
沿着山脊向上,天阴沉沉的。自从在玻璃台夜遇雷雨之后,我对天气变得格外敏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真是如此。比较蹊跷的是,这个九月,本应该是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季节,却屡屡雷雨来袭,即使这个国庆假期,也是雾霾连连,今天更有秋雨秋风。
山上的天气就像小孩的脸,一朵大云飘过去,又没有了雷雨的风险。
路边的野花继续给我带来惊喜。华北蓝盆花,上次在野狼谷穿越的时候看到过的。不过,在野狼谷看到的蓝盆花是蓝色的,我心底狐疑,这花或许是另外一种?回来查书,有说法:在海拔较低处常开紫蓝色的花,海拔较高处花的颜色稍红一些。想起高原的人脸上往往有高原红,这大概是一个道理?紫外线照射强烈带来的花的颜色的变化?
喜欢高海拔的蓝盆花,是此行看到最多的花,大概是花期比较晚的缘故吧?
在路上还看到两朵野罂粟花,黄色,耀眼。
应该是委陵菜属,我猜是金露梅,主要是基于这么高的海拔还能生长的能力,但是植株高度太低。
大山之上,我们的驴队显得多么渺小,不过,荒凉的枯黄色之中,我们的颜色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如果是夏天,这里该是多么美丽的草甸!
大约四点,我们来到了山顶。有几颗松树,松针金黄。
这一颗形状独特,干枯的一面即是北方。
北面的景致反而丰富一些,至少一眼望去,植被要丰富得多,树木满坡,我想是因为海拔低一些的缘故?
从山顶向北面看去的全景。
坐在山顶等后续部队,无聊的LG用草编了辫子,号称送给我做国庆节礼物,我受也不是,不受也不是。老男人,越来越会哄人了,什么钱都不要花,也能让你开心。
山顶还有野罂粟。
除了我之外的八个队友。每次驴行,大家都会拍合影,也有一些固定的pose。这次驴行有点特别,我们是五对夫妻同行,外加我们家的外甥女儿。在驴行的队伍里,我看着男人们都是模范丈夫,非常照顾老婆,脾气都很好,能力也很强,撇开老婆,他们都可以走得更快,但他们都愿意带着累赘的老婆一起去看风景,即使慢一点。
当天的最高点,海拔2519米。
再见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下山的路,不是那么明确,好在村庄就在前面,朝着村庄的方向前进终归是不会错的。
一路上都是低矮的灌木丛,据说是一种叫做鬼见愁的植物,夏天的时候开粉白的花。
瞿麦,石竹科石竹属。
据说,这个叫路边青,蔷薇科的。
蓝刺头,也已经没有花了。
刺样的叶子都枯萎了。
红蓼?
山上的牛群,还有羊群,都不少见。我对于羊群感到比较亲切,对牛群却有点害怕,因为牛群一旦攻击人是很危险的,所以,看见牛群我都绕着走。
下得山来,我们看见有一些帐篷散落在山坡上,是一个拓展公司带队来玩的。
这是一次比较轻松的驴行,历时四个半小时,傍晚六点回到村里,攀升高度大约有700米。
我想象着,夏天的时候,草甸上开满各种的花儿,宝蓝色的蓝刺头,白绿色的雪绒花,金黄色的野罂粟,白色的卷耳,紫色的瞿麦,粉色的蓝盆花,深蓝色的翠雀,金色的金莲花。。。该是多么的绚丽多姿!
这天晚上,下雹子了。农家乐的房顶是彩钢的,雹子打在屋顶上,就像放鞭炮一样隆重而热闹。之后是阵雨。
次日早晨,空气清新得一塌糊涂,能见度非常高,山脊的风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云彩渐渐从山底飘扬而上,
宛如仙境。
远处的秋色。
紫色的岩青兰,唇形科岩青兰属,漫山都是枯萎了的岩青兰。
珠芽蓼,蓼科,都长成这样,穗状花卉。
翠雀,上山的时候在路边看见两朵,在山顶上又看见两朵,似乎这就是我所见的全部的翠雀花,蓝紫色,非常漂亮的颜色,花形也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