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2016-09-27 20:52:35)
标签:

玻璃台环穿

分类: 户外

9月16号,很平常的一天,中秋节后第一天,我们出行,11个人,3辆车,目的地是平谷玻璃台。

因为打算住一晚上,时间显得那么富余,我们在途中使用对讲机的时候,被一个当地的hammer(可以监听无线电通话的设备,我是第一次遇到)监听到并且热心导引,去了一个计划之外的景点,看了一个神马泉水之类的小景点。即使如此,我们依然赶在中午十二点之前到达玻璃台并且入住农家院,稍微转转,吃过午饭,甚至喝了点小酒,打个盹儿,下午两点半才从村里出发。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农家院的门口,就有几株紫苏,瞬间想到家乡的新鲜鱼炖着,里面放上紫苏,那种清香沁人心脾,令我心情大好,口水横流。

(貌似正确的名字叫白苏,因为叶子不是紫色的,但是紫苏属的,功效也非常接近,我一直认为是另外一种紫苏。)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一行人迈着轻松的步伐,说说笑笑,很快来到玻璃台景区的牌坊处。

从老乡处得来的消息说,车子可以在景区里面开,一直开到离最高峰只有100米的地方。对于我们这些爱徒步的人来说,如果真的坐车到只剩100米的地方,那这次驴行就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了。经打探,从牌坊走过去也就五六公里,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步行,五六公里,不就是一个多小时的事儿嘛?再上山下山,也就六七公里吧,外加两个小时,六点钟左右就回来了,小菜一碟而已。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于是,沿着盘山公路前行,路边的花花草草甚是喜人。都说春华秋实,这秋天的花,一样艳丽迷人,毫不逊色于春天,连蜜蜂蝴蝶都不少一个。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风毛菊,紫色,花期8-9月,正当盛时。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火炬树,其得名不是因为她的花,而是这秋天火炬形的果实。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当然,人们最爱的似乎还是其点缀秋天的红艳艳的叶子。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山楂果,红艳艳、沉甸甸地挂在枝头。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木本香薷,粉紫粉紫的,也是7-9月的花,盛年光景。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红心白瓣的花,到处都是,居然至今没有搞清楚叫什么名字,都说是胡枝子属,可真没看到哪个种跟她匹配。

(经查证,我认为是阴山胡枝子,紫红色的花心非常靠谱。)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但是,一点也不妨碍她的美丽。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还有爬山虎,酱紫色的果实已经长成,叶子也开始以棕红色、红色为主了,尽管绿色依然没有完全褪去。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三脉紫苑,紫色、粉红、淡白色都有,都是非常温柔的色彩,山路边随处可见,赏心悦目。

 

我原来以为,秋天到了,花儿枯萎了,草儿黄了,只剩下树叶可看,这一路走来,却是五彩缤纷,花事不断,尤其,驴行的任务非常轻松,一点都不用着急,阳光灿烂,随时停下来看花拍照,反倒比春天的驴行来得从容不迫,心情真真好极了。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与预想的一样,我们四点即到达汽车可以抵达的最远的地方,东指壶牌坊。

这里的游人不少,一群群照相的。

我们同去的一位驴友堪称楷模,她没有随我们一起徒步,单独开车带着一起去的两位八十高龄的老人来到了这里,陪他们赏景,一比较就惭愧了,我和LG都是只顾自己玩的人。


===============================================================

 

到了东指壶的牌坊一看说明,这里距离东指壶山顶还有三公里,而不是老乡说的一百米!即使垂直高度,也还有二百米!当然,就是三公里,也绝没有在此止步的可能性。离开喧闹的牌坊照相区域,我们拾阶而上。走了一段之后,一位驴友因为感到不适撤出,剩下六个人继续前进。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山上的雾大,能见度很低,原来在山上看日落的计划直接放弃了。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继续前行,五点十分,到达东指壶的最高顶,海拔1200米有余。这里有个亭子,架了一个窄窄的有点摇晃的楼梯,我们爬上去。这是我们中的五个人在亭子里的合影,加上摄影师,恰好六六大顺。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时间也不早了,我们继续前行,山上的雾气依然很重,远处的风景完全淹没在迷雾之中。一路上没再看见其他驴友,大概因为天色向晚。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往下撤了没有几步,看见这个指路牌,一方回到原路,即东指壶和狗背岭停车场,另外一个方向去往玻璃台新村和明长城。稍微商量了下,都不愿意走回头路,决定向明长城和玻璃台新村方向推进。

 

继续前行,发现路线非常成熟,都是台阶,修葺完好,心里觉得很踏实。LG下载了轨迹,看上去也就四公里左右的路程,盘算着一个半小时差不多,六点半左右应该可以下山,那时候,天还不至于全黑吧?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一边走,一边还有风景,这么陡峭的悬崖,看着都要倒吸一口凉气。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反倒激发了驴友贪玩的心,帅哥上去照相。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美女上去照相,都酷酷的。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天色开始暗淡下来。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快六点半的时候,天真的暗下来了,太阳落下去,树林茂密,林子里的光非常微弱。更加操心的是,走了一个半小时,海拔高度显示还是一千米,也就是说,一个半小时,下降了不过二百米,这剩下的五百米(玻璃台的海拔大约五百米)还得多久呢?我们确实也感觉到,这路,一会儿下,一会儿上,完全就是盘山公路的感觉,高度真是没有下去呀。有一段,连续爬了四个山坡,我们都怀疑,这是下山的路吗?非常频繁地问询LG,这路线正确吗?你看看咱们走的路压在轨迹上吗?LG检查了又检查,说,对着呢,就是这条路。几个山坡爬下来,大家都感到疲劳,但也不敢休息,毕竟天黑了,谁都希望能尽早下山。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不得不开启夜航模式。还好,原先为了准备晚上出来赏月,我们带了手电和头灯。除了手电和头灯,手台也是照明工具,还有手机。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手台和手机作为通讯工具,还是要尽量少用,保有电池,方便通讯。六个人,每隔一个人打开一个灯,还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台阶地下,大家都变得有点谨慎而紧张。只是,没有人抱怨,而是互相提醒互相鼓励,这是非常重要的团队风格。

 

除了天黑,隐隐约约传来了雷声。想起早晨有人提到的天气预报,晚上七八点有雨,开始担心要下雨了。可是,天要下雨,这可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没有多久,真的有雨了!碍着密密麻麻的树木,这雨只是零星地落到我们的身上,靠着树林的遮蔽,雷雨也并没有带给我多少麻烦和恐怖。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没有停歇,我们继续向前。走着走着,我们看到了青砖,毫无疑问,这就是指示牌上的明长城!多么美丽的城墙,可惜,今夜实在无缘了,只能匆匆路过。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是六点五十,海拔七百多米接近八百米,也是当天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后面再也没有心情照相了。

 

雨,越下越大。

离开树林,我们走向长城。雷声、闪电,毫无遮挡地扑面而来。

没有了树林的荫庇,就赤裸裸地暴露在电闪雷鸣之下,要说不害怕,那是假的。

谁都知道雷电可以让人丧命,而且,这长城上面,既是局部制高点,又毫无遮拦。唯一可以安慰的是,雷电击中人的概率非常低,而且,从闪电和雷声之间的时间间隔来看,雷电距离我们比较远。当然,没有做过亏心事,也是极大的良心上的安慰。

还好,这段城墙不算长,我们很快到了城墙的一个垭口处,闪电过来,看见有个路牌,手电仔细照一下,发现了“玻璃台新村”的指示牌,顺着指示牌往下撤。

正在这时候,我的手机响了,在家里等的人着急了,想知道我们的情况,尽管担心雷电的危险,还是接了手机,告知我们是安全的,并确认那个地方就是玻璃台新村。

从长城上下来,进到树林里面,我们才再一次感到安全,感谢树林的庇护。

 

一路下来,来到大路上,本应该是很轻松的了,我们却犯迷糊了,因为这里有个分岔路口,但又看不见任何路牌,LG的手机没电了,无法循着轨迹下撤了。因为天黑,实际上,对于路的走向也完全看不清楚。

好在,这么多人,总是有办法的。

开启手机导航。幸运的是,这个地方有手机信号了,导航非常清楚。

雨依然很大,但我们确定导航之后,也一分钟都没有停留,顺着导航回到村里。

这时候,村庄的灯光于我们,就是温暖,就是安全,就是家。

 

连农家院的老板娘看见我们回去,脸上都现出宽慰的笑容。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熬好的姜汤,给我们这些被雨淋湿的驴们压惊驱寒。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这是当天的徒步记录:从下午两点半出发,回到村里是晚上八点,一共花了五个半小时,走了两万多步,是个强度不小的活动。

 

如果不是天黑,这样的路程一点问题都没有。

即使是天黑,如果没有雷雨,这样的路程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天黑偏逢雷阵雨,该碰上的都碰上了,但是,我们依然没有什么问题。

总结做得好的地方:我们带了灯;我们在遇到需要抉择的地方的时候,都会停下来,做好抉择再行动,每一次的抉择都是正确的;我们一直在一起,彼此关照,彼此鼓励,互相帮助,我们甚至没有人摔跤。

 

当然,如果我们事先做点功课,我们不会那么晚才出发,我们不会不带充电宝,我们不会不带雨衣,我们不会水都不带够,我们不会连登山杖都没带。。。我们还可以准备得更充分一点,毫无疑问。我们太轻视这次徒步了,以为是散步一样的强度,对于陌生的路线,谨慎永远不过分。

 

很多时候,经验教训,不是从书本上来,甚至不是从师友的建议中来,必须从亲身经历中来,这一次,我们经历了,我们真的就会吸取教训吗?其实,谁也不敢保证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哈哈哈。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17号早晨五点半,我们出发,说是爬上山去看日出,结果日出没看到,但是,看到了前一天晚上走过的路,看见了前一天就应该看到的美丽风景,山峦叠嶂,长城蜿蜒。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我们仍然沉浸在对前一天晚上驴行的回忆之中,雷声,闪电,黑夜,阶梯,呵呵,还有鬼故事。。。我们就是从那儿那儿下来,然后,在那儿那儿拐弯,翻过那个那个山。。。。


平谷玻璃台环穿:战胜困难

再一次见到那个关键的指路牌,亲切如故人。

想想下午风和日丽的时候,哪里会知道晚上的电闪雷鸣?哪里会想到我们在雷雨中穿越玻璃台?要把一个平常的日子变得不平常很简单,就是去驴行,去驴你没有走过的路,去驴,就是去作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