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
(2016-09-10 16:26:37)分类: 留学英国 |
儿子九月二号晚上、九月三号凌晨两点的航班,走了一个星期了。
这一个星期,感觉很漫长,也似乎儿子从来都在英国一样。
到处聚会一个暑假,就是二号依然没有安静下来。
一号晚上去超市,买要带的方便面、豆皮儿和一些零食。
月饼,觉得还是稻香村的好吃,所以,二号早饭之后,骑车去稻香村买月饼,十二个,装了一盒子。
计划把国内高中的数理化教材带到英国去,清点原来学校发的教材,发现还缺几本,于是,又骑车去书店,买了缺的几本书。到了下午,清点书,又发现缺了一本五三的答案,我说算了,他左思右想,总是心里不爽,又去自己家里取了答案,顺便买了些别的书,回到爷爷奶奶家里已经是傍晚六点多了。我一直没整明白他带这些教材和五三去英国的目的,只是他决定的事情,我问不问同意不同意都没有什么用,随他吧。
因为院子里的理发店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关门,吃完晚饭骑着车又出了院子去理发。
反正,一切搞定,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离计划的出门时间九点很近。
儿子做事的风格就是这个样子,提前一点都不会的,倒也不会误事,偶尔会丢三落四。
去机场的路有点儿堵,儿子就唠叨,说是不该选择这条路线。
到了机场,他老爸去停车,我随他去办登机手续。
T2航站楼有些改变,人山人海,也没有什么秩序。
左看右看,没有看见值机柜台,我们有点烦,我开始给儿子出主意。
儿子很不耐烦,冲着我说:你别说!我知道怎么做,你跟着我就行了!
我心里挺不爽的。
一会儿问明白了,先用护照进去,到里面去办值机。
儿子说:哦,那咱们就在这里分手了,我进去了。
这时候,我才看见儿子一直烦躁的脸上似乎有了一点温和的笑容,火气消失了,分手来得有点突然。
离情别意,是一点点都没有的,他没有,我也没有。
因为人很多,儿子的行李也多(两个大箱子一个小箱子一个双肩包),连拥抱都没有,儿子就进去了。
里面已经有个同学在等他,还有一个同学后到,他们三个一个学校。
LG和我在外面的咖啡屋歇着,等儿子办完手续,也等另一个同学的家长见面聊聊。
儿子到的早,另一个同学因为从昆明过来,到的更早,但是没有用,值机手续要等到起飞前三个小时才办理。
第三个同学来得晚,也是年龄最小的,他们聚齐了才一起办的登机手续。
此前,儿子把三个人的座位都在网上选好了,可是昆明同学的座位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了,三个人不能坐在一起。
儿子又跟值机人员交涉,答应有可能的话,给他们升舱,最后,升舱没有做成,给他们换了出口附近的宽敞座位。
我们跟另外一对家长在咖啡店聊天,直到他们办完所有手续,到达登机口,才离开机场回家,已是夜半时分。
抵达曼彻斯特机场之后,他们乘坐预订的出租车去往学校。这出租车,也是儿子订的,是他暑假回国去机场时候的出租车公司的,还跟出租车公司砍价了的,三个人分享费用,一百迈的路程三个人80镑,一个人不到30镑,很实惠。去年开学去的时候,类似的一个路程,儿子一个人交了99镑。
=================================================================
新的学校,很多新的东西。
因为日程安排很紧凑,又有时差的问题,至今没有跟儿子认真聊过天,了解的东西都来自微信的简短对话。
儿子的宿舍是单人间。他们这个年级,A-Level的第一年,一般是两个人一间,第二年都是单人间。其他同学双人间多,也有单人间。条件非常好,桌子、衣柜,还有一个小的书柜。墙上有两张很大的墙板,可以贴备忘录,也可以贴奖状之类的。去年一年,儿子的奖状没少拿,只是没晒过。
学校的WiFi每天晚上都会关掉,早晨开。
儿子暑假回国之前,把他的一堆还要用的东西整理成一个箱子,存在学校的老师家里,也已经放到儿子宿舍了。说这件事儿,是他同行的同学,走之前把行李存在原来学校,人到了,行李箱没到,又不让自己去取,因为已经委托给快递公司了,导致几天都没有衣服文具用。
儿子犯了一个脑残错误,把校服的衬衫买成短袖了,只好重新买长袖的。
课表比较特别。
英国的A-Level课程,已经进入准专业的阶段了。课程不再是通识教育,每个人只需要选择不少于三门的课程即可,选择的课程要与大学计划的专业紧密挂钩。比如,大学想读物理的话,AL必须选物理,否则,物理专业不可能录取的。为此,他们有大学专业与AL建议课程的对应关系。当然,像数学英语肯定是适用专业最多的课程,毕竟是非常基础的课程。
儿子选择的课程有四门:数学、高等数学、物理和化学,每周13节数学,8节物理,8节化学,一共29节课,每节40分钟,总的上课时间并不长。
每个课程也是分班的,根据入学考试成绩分班。儿子的数学和物理都在最好的班,化学不是,对此,儿子觉得有点意外。我跟他说,在S校做学霸没有那么容易了。
作息也有些特别。
周三周四下午没有课,其中,周四下午有附加课,学生自行选择,周三下午是完全的活动时间,主要是体育活动。儿子选择了羽毛球,会有专业的教练来指导。
比较意外的是,周六上午上课,跟平日一样,五节课,不过,平日也并不是每天上午都有五节。
一个班的学生人数在10-15人,数学有一部分只有九个人一个班。
总体感觉,S校的学习要求比较高,当然,与国内的比,终归还是轻松的。
一个星期下来,儿子感觉课程难度是可以接受的。
昨天收到他们宿管的电子邮件,说,儿子适应环境很快,已经有了新的朋友。
没有什么比昨天的成绩消失得更快了。
新的学校,新的课程,都靠自己一点点去打拼,做好自己该做的,结果都是水到渠成,相信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