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山凤凰岭之五月野花

标签:
阳台山绣线菊大花溲疏户外 |
分类: 常见的花 |
五月七日,周六,天气晴好,无风。随大山徒步,从鹫峰起,穿越阳台山,到凤凰岭南线下山。早晨7:50从鹫峰停车场出发,10:30左右到达阳台山主峰下面,17:20左右到凤凰岭下面的公交车站。历时九个半小时,按我的爱疯记录,三万五千步,28.78km。根据队长大山的记录:穿越徒步轨迹16km+,最低海拔90m,最高海拔1269m,累升1532m。去年国庆节期间走过几乎相同的路线,接近四万步,当时下午七点多才到公交车站。这是一条很长的路线,而且,下山的路不太好走,对体力是个考验。
辛苦归辛苦,收获颇丰。不说一路风光照例地好,单是各种采摘就乐趣无穷,槐花、野蒜、野韭菜,还有自己去农家采摘的香椿,都是美味的有机食物。
再一次跟秋风老师做伴儿,学习赏花,特表感谢。
=========================================================
三裂绣线菊
这个季节,开得最茂盛的花之一,蔷薇科绣线菊属灌木,植株高度1-2米,山里的貌似比城里的低矮一点。
叶片裂成三份儿,所以,叫三裂绣线菊。
花顶生,伞形花序。
============================================================
土庄绣线菊
跟三裂绣线菊非常像,区别在于叶子:没有分裂。
与三裂绣线菊一起成为绣线菊中最常见的两种。
=======================================================
西伯利亚远志
花不起眼,非常低矮,几乎是匍匐在地上生长。
颜色为蓝紫色,非常好看,所以,也还容易发现。
远
志的幼苗又称“小草”,其中有故事:“隐居就叫远志,出山即是小草”。
远志科远志属。比较明显的特点是,花冠分裂成细丝状,颇像流苏,温婉。
========================================================
乳浆大戟
看起来不像花,更像草,因为没有明显的花朵,颜色也是草绿色。
其实,确实有个别名,叫猫眼草,非常形象。
乳浆大戟给人的感觉像多肉植物,花片厚实。
植株高度二三十厘米,成片生长的时候少。
大戟科大戟属。
======================================================
桃与杏
桃花杏花都已谢去,青果挂在枝头。
区别在于叶片,桃的叶片狭长。
杏的叶片短圆。
我们看到好多的桃。
======================================================
漏芦
紫色,朵大,顶生,非常显眼。
有个与形象贴切的名字,狼头花。
菊科漏芦属,可以长到膝盖那么高。
======================================================
矮紫苞鸢尾。
非常低矮,不到10公分高,颜色抢眼,花形因其三数花独特,不会错过的。
株高和颜色大概是其名字里面“矮”和“紫”的来历。
山野的鸢尾总是跟城里的不一样,跟马蔺比较像,但是,没有看到周围丛生的扁长的叶子。上次在南石洋那边看到的鸢尾应该是同一种。
鸢尾的颜色和花形都非常漂亮,总是忍不住驻足端起相机为她留影,就像花中的小家碧玉。
=========================================================
桃叶鸦葱
菊科鸦葱属。
菊科的特点很明显,一般就会管它叫菊花,呵呵,名字里面并不含“菊”字。
比较特别的是花瓣的尖端,是平平整整的,有点小锯齿,像锯子一样。
黄色很打眼,块头不大不小,二三十公分的高度吧。
=========================================================
耧斗菜
在南石洋大峡谷见到很多,这次也没少见。花期5-7月,正当时,所以,现在在外面走的话,会经常碰到。
这个叶子看着有点眼熟?是的,与三裂绣线菊非常像,也是三裂,很有范儿。
雄蕊伸出冠外。有个跟耧斗菜相似的花,叫华北耧斗菜,其雄蕊在花冠之内,稍微含蓄一点。
毛茛科耧斗菜属。
=========================================================
玉竹。
有点“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感觉,刚开始出花儿,花期应该在6-7月,所以,过些日子会长开,更好看一些。
名字很文气,据说,有“让人聪慧明智、调和血气运行、滋补强身”的作用,所以,应该是可以入药的。
花白色或黄绿色,花被筒钟状,就是圆柱形吧,很有质感,大概这是其名字的来源。
叶卵形。
百合科黄精属。
========================================================
大花溲疏
这是阳台山上与绣线菊一样多的花,如果不是更多的话。
半个月前,在南石洋景区的时候,只看到零零星星的几株大花溲疏,如今,阳台山上漫山遍野,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
连石缝里都长着一株。
五瓣花,花大,纯白色,有种冰清玉洁的感觉,植株高度可达一米五左右。
虎耳草科溲疏属,名字有点拗口。
登顶阳台山主峰的时候,全是大花溲疏,开成了一个花园,这是给登顶的人的赏赐。
==========================================================
翻白草
蔷薇科委陵菜属,确实,跟委陵菜很像。之所以叫翻白草,是因为把叶子反过来,会看到叶子的背面是白色的。
整株伏地而生,五瓣的、黄色的花朵很显眼。
==========================================================
堇菜?
花儿跟堇菜一模一样,但是,这个宽阔的叶子完全占主导地位的,没见过。
========================================================
中华小苦荬
一眼看上去,跟苦菜花非常像,唯一的区别是叶子为针形,细长。
=========================================================
堇菜
应该是普通的紫花堇菜。
==========================================================
火绒草
火绒草听着陌生,雪绒花一定很耳熟,电影“音乐之声”的主题曲,Edelweiss,它们是同一个东西!花远没有名字好看,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电影,估计少有人关注火绒草。
菊科火绒草属,生长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我们这次抵达的海拔高度超过一千米,大概是能遇到火绒花的主要原因吧?现在也是刚刚开花的季节,夏季是开花的旺季,会更多更容易看到。
============================================================
丹参
非常典型的唇形科花的形状,花儿像张开的嘴唇。紫色,很显眼。
植株高度可以达到七八十厘米,现在也是刚开始开花,绝大部分都还没有长开,关注成长。
奇数羽状复叶对生。
============================================================
白屈菜
很好辨认,黄色花朵,四瓣花,我开始以为是十字花科,因为典型的十字花型,却是罂粟科白屈菜属。好吧,我对罂粟科了解甚少,算是见识了一个罂粟科的植物吧。
植株高度中偏上,草本植物里面算高的了,过膝高。
叶片也有裂。
===========================================================
地黄
小喇叭,很好看,满世界都是,已经接近花期的尾声了,城里基本上不大看得到了。
六味地黄丸,中国人都知道,用的是地黄的根儿,据说,新鲜的根儿泛黄色,所以,名字叫地黄,地底下黄嘛,呵呵,瞎解释。
==============================================================
不认识的花儿。
其实,不认识的总是站大多数,只是,很多花儿不突出,不认识也就罢了,有些看着很漂亮的,也有些到处都是的,不认识就有点不对了,就像不知道某个明星一样,那是不对的。
==========================================================
菊叶委陵菜?
我认为是菊叶委陵菜,花和叶子都很像,就是长成这样规则的圆形,有点不敢认。
===========================================================
这个黄花是完全没有想法,很惹眼,大概属菊科?
==========================================================
每次驴行,都很辛苦,但是,对下一次总是充满了期待,因为,每次驴行,都有意想不到的相遇,与这些花花草草的相遇尤其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