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尼斯

标签:
法国尼斯美食海鲜葡萄酒 |
分类: 旅游 |
吐槽了尼斯的诸多不是,但是,我们在尼斯过得还是很不错的。对于一个吃货来说,尼斯是最好的地方。
我出国之前,问儿子要带什么。儿子说:带个羽毛球拍,带两瓶老干妈。
羽毛球拍家里有现成的,我就奉命去超市买了两瓶老干妈。想起儿子喜欢吃豆干儿,就买了一袋豆干儿。在公寓住下之后,儿子迫不及待地拆开了豆干儿,一口气吃了好多,直呼好吃好吃。
倒是两瓶老干妈,一直都没怎么吃,因为尼斯的东西比老干妈还要好吃。
这是在尼斯的第一顿,儿子点的鸭腿,味道很不错,尤其是配的土豆,不同于平时的土豆条,是土豆片。那天,我们吃饭的时间也比较晚,将近下午两点,肚子饿了,菜品又好,吃得很舒服。
我点的三文鱼,也很不错。而且,从此开启了我们狂吃海鲜的节奏。
应该是3月20号,逛了大半天儿之后,坐在哈根达斯店里,价格比较贵,因为是小酒吧店铺。大概大陆人都有哈根达斯情节,想想华星影院边上的哈根达斯店,一个球就要二三十,哈根达斯就是高价格的代名词。不过,这尼斯的哈根达斯也不便宜,随便点点就二十多欧。
只点一份冰激凌还不行,还必须再点至少一份其他冷饮之类的。
后来,我们去超市买冰激凌,哈根达斯的四个小盒一套的,5欧左右,一共400多克,倒是很划算,可以天天吃。
早餐,儿子下厨,煎鸡蛋,做得很不错,跟我的水平不相上下。
海虹。有一天,我们坐车去迪卡侬,去看户外用品,就是那次在公交车上碰倒小孩子放臭气。
还没到迪卡侬,就先看到欧尚,迪卡侬出来就去了欧尚。在欧尚发现海产品很多,买了这个海虹,价格很便宜,记得是2.49欧一公斤,买了1.5公斤,回家煮熟,就开吃。干净、新鲜,味道很不错。后来再也没有碰到这么便宜的价格,至少是大约5欧一公斤,我们算是撞上了,买的半价。
虾仁儿。相对贵一点,一袋400克多一点,6欧多。不过,秉承尼斯的特点,干净、新鲜,随便炒炒,虽然鉴于平底的浅锅、平面的电磁炉,这炒更接近煮,味道也是非常鲜美的。短短的两个星期,这个菜是重复了的。儿子开始抱怨虾仁儿太贵了,后来,我们快要走的时候,超市的虾仁儿再也没有6欧的价格了,都是9欧、10欧了。不知道涨价的原因是什么,但就是涨了。
我回北京之后,也去超市买虾仁儿了,价格也不菲,50多人民币不到一斤。我以前很少在北京买虾仁儿,我一般买活的海鲜。但是,吃了之后,不得不承认,比尼斯的差远了,不够新鲜,有种软踏踏的感觉,估计以后也不再会买了。
呵呵,方便面,这也是从国内带过去的,偶尔应个急,很方便。除了方便面,我还带了大米过去,连同电饭煲。我的带大米是受小溪妈妈的启发,说是欧洲的大米不好吃。我是不能天天吃面食的人,大米饭必须有啊。
在法国的餐桌上,都放着橄榄油,他们的沙拉里面什么都不放,也不放沙拉酱,而是放橄榄油。法国的南部,盛产橄榄油,满处都是橄榄树。
我们在戛纳的一个比萨店吃午饭,与橄榄油同时出现的是腌制的橄榄,这是我非常喜欢的小菜,而且是免费的。那天的比萨一般,这橄榄是最好吃的,有点咸,关键是特别香,瓷实。
那家比萨店的装修有点儿意思,最有意思的是厕所,啥都是金属的,门就像监狱的大门。
有那么几次,我烙饼做早餐,儿子一面打击我,说,太难吃了,一面把所有的饼都吃得精光。
有天上午偏早的时候,商店都还没有开门,我们在古城边上看见一家咖啡店的招牌,上面写,咖啡一欧。这么便宜?不喝白不喝嘛。于是,一人一杯咖啡,味道还不错。法国人的咖啡杯,跟咱们白酒杯的大小差不多,不像咱们,直接马克杯大喝。小杯咖啡,那都是浓缩的精华。
法国人咖啡喝得多,我不怎么喝,一喝就睡不着啊。天文台每天的午餐都有免费的咖啡供应,我一次都没有尝试过,这次一欧的咖啡是唯一的一次。
龙虾,冰冻的。正常的价格挺高,标着:40多欧一公斤。这价格,不能接受。在美国的时候,基本上是10刀1磅,还是活龙虾。买的那天是打半价,一个龙虾10欧多一点,还是比美国的贵,但是,比国内的应该便宜点,也是能接受的。也是简单一煮,味道很鲜美。
三文鱼,儿子喜欢吃,价格没有很深的印象了,应该不是很贵,很贵的我们不买。没有烤,简单煎,味道也很不错。
墨鱼仔,干净新鲜。
类似哈尔滨红肠,我认为是熟食,拿出来就能吃,儿子要煎一下,就煎一下,都能吃。
被儿子煎糊了又都吃了的牛排。
这家餐馆榜上有名,我们按图索骥去的。有意思的是,一进门,就看见有三桌已经在了,那时候还挺早,五点刚过,对法国人来说,晚饭还远远没有开始。再一看,都是中国人面孔,至少是亚洲人面孔。我和儿子往里面走,坐在前面的中国人朝我们微笑。我有点不适应,中国人少有这么友好的啊。然后,就听见一个中国人说:你不认识我了吗?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我有点愣了,转身看儿子,儿子开口了:哦哦,有点面熟,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了。那个男孩说:在飞机上啊,咱俩挨着坐。儿子才恍然大悟,是的,是的。我说:还真巧。儿子并没有过去跟人闲聊,就坐下来了,我们点餐。儿子说,这是从北京飞法兰克福的时候在飞机上遇到的,他在伯明翰读大学。这世界真是小啊,两个人都在英国,却在法国尼斯的一个餐馆碰了面,人生何处不相逢。我跟儿子说:你去跟人聊聊天。儿子不去,说到底还是有点害羞。我就过去了,问了问人家点的菜。吃完饭出来,儿子反应过来,我是应该跟人聊两句哈?呵呵,成长都是这样一点点来的,急不得。
这个店子最有名的是生蚝,但我们两个都没敢吃,因为有点不敢尝试,而且,至少要点六个,要是可以尝试的话,我们本来打算点两个的。不过,他们家的海螺很好吃,吃法是,海螺肉蘸有盐黄油,刚开始觉得不可思议,真正吃的时候才发现是绝配,味道好极了!后来,我们自己也买海螺吃,大概一袋子也是6欧多,也配黄油吃,哈哈,很快就转变观念了。我以前从来没有买海螺吃过。
这是天文台午餐的一次主食,他们是每天换,鸡鸭牛羊猪海鲜,轮流来。
最后一般配水果,每周至少有一次是配甜点,蛋糕或者冰激凌。儿子说,这个M牌(梦龙?)的冰棍儿好吃。
走之前,又回到了吃第一顿的餐馆。
每人点了一份主食之后,发现菜单上有蜗牛,一致同意,尝一下蜗牛,就点了一份6个蜗牛的。端上来一看,乖乖,这蜗牛这么大的个儿呀,赶上海螺了呀,远不是我们想象的平时趴在菜叶子上的小蜗牛。
有专门的工具。
看看这扒拉出来的蜗牛肉,不小的一坨,看相不咋地,但味道真的好,肉嫩,鲜香,字字属实,好吃极了。
英国有名的鱼薯条,其实,相当于麦当劳的汉堡包,快餐里面的名菜吧,好像是五镑,也就是肚子饿了、赶时间的时候吃吃吧。
这是S城比较不错的一家餐馆,汤非常好喝。
三条鱼的标志性符号。英国吃的比较便宜,他们的菜单经常给2 course或者 3 course的价格,都是10-15镑,比起来,法国的单子至少二十多接近三十欧。
那天,儿子喝了一点我的红酒,上脸了。
提拉米苏。这些西点,还是在西方吃好。
黑布丁,在宾馆的早餐点的,也是英国有名的黑暗料理之一,不怎么好吃。
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玫红葡萄酒非常有名,味道很好。我在外面吃饭,一般都要点酒,五六欧一杯,不算贵,关键是都很好喝。我们自己买的时候,七八九欧一瓶,就是比较好的酒了,有不少三四欧的酒已经很不错了。
儿子信奉,食不可无肉,我觉得,食不可无酒。
儿子的微信里面出现的还有:马卡龙,我不懂,但他说,是非常有名的甜点,我觉得太甜了,儿子很喜欢,吃了不少,价格不菲,小饼干大小的马卡龙都要接近两欧;鹅肝酱,我喜欢;蓝莓派,也是甜食,儿子喜欢,我不喜欢。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的面包,那真叫百吃不厌,法棍,就是每天的早餐和午餐,尤其,天文台的法棍,自己现烤的,精道、清香,好吃得不要不要的。
对我来说,对一个地方的想念,几乎就是对那个地方的美食的想念,我想念尼斯,就是想念尼斯的面包、葡萄酒和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