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猴年徒步

标签:
鹞子峪雪地徒步 |
分类: 户外 |
今天情人节,微信上各种搞笑的祝语,也太不严肃了。
真正严肃的是,今天是上班的第一天,号称本年度最大灾难片。
在假期结束之前,昨天,即正月初六,我和LG随一个驴友群出去活动了:鹞子峪 -- 白云川 -- 魈山风景区,在怀柔区。
之前,初四,我和LG以及一个朋友自己出去走了一趟,从厢红旗到香山植物园,花了将近四个小时,走了大约17公里。那天天气预报有雨,实际上只是一点点小雨加雪,完全不需要任何防雨工具。春节前后,温度偏高,有时候达到10度以上,我都是抓绒衣加薄毛衣出门,一走就发热,连抓绒衣都要脱掉。
初五,真正下雨了,下午一直下到初六的早晨才停住。
七点半从家里出发,七点四十五集合,七点五十出发,走G7,后来有一段国道,路面居然有冰,大约九点到达目的地。
下车出来,才发现温度不是一般的低,尤其风吹过,感觉相当寒冷。出门的时候,LG和婆婆都要我多穿点衣服,我没有,想着平时一动就会热乎,何况这次还要走山路,跟几天前出门穿的一样,抓绒衣和薄毛衣,连秋裤都没有穿。可真盯不住,室外温度大概在零下五度左右。还好,LG没有听我的,多穿了一件冲锋衣,就扒拉下来给我穿了。呵呵,我偶尔会为自己的过于自信买单。
长城残迹。
在北京是雨,在这里完全是雪,银装素裹,空气非同寻常的好,清冷,干净。阳光,只是涂上一层温暖的色彩。
我们是唯一的一批徒步者,只有两三次看到动物的足迹,否则,都是完好无损的雪景。
LG把冲锋衣给我之后,驴友借给他帽子和手套。这些同行的驴友都比我们有经验。我是从来不戴帽子不戴手套的人,LG偶尔戴戴帽子,而且,我们出行都不用登山杖,一切从简。驴友不仅带了自己的一套,还有备用的。甚至有的驴友还带着头灯出行,考虑真是细致。
人家出行,都有个由头,这次的由头是鹞子峪城堡、白云川道观和魈山风景区。鹞子峪城堡已经不剩什么了,就是长城的一个烽火台子而已。白云川道观也什么都不剩,只有这块牌子。牌子挂在一颗古树上,一级古树,据说得有五百年的年纪,是颗银杏树。我自己出游,不需要什么理由,最主要的理由就是想出去走走,以自己的眼睛和脑子为准,好看的有意思的东西越多越好。那些写在书上的东西,记不住,也不是我个人的,就算了。当然,如果有人会讲故事,也很乐意听。
魈山风景区,春秋季节应该是花儿果儿繁茂,这个季节就是雪了。
很长的台阶。据说,曾经有三次投资开发魈山风景区,最终都失败了,这个台阶应该是开发的一部分,只是没有来得及完成,我们进风景区也就不需要门票了。跟着驴友走,基本上都是这种未开发的区域,能够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后面的石头上刻有“太子殿”三个字。
颇像一个道士,与白云川道观极为般配。
沙棘。
像画一样的风景。
油松,有点像菜花的形状。
背面看树枝,像极了蛇。
这些叶子,只等雪一化,就会蓬勃生长。很快就是雨水节气了,估计这是这个冬天最后一场雪了。
中午十一点半左右,我们在这颗油松树旁边吃的午饭,非常简单。也再一次暴露我们准备的不足,没有带热水。
午饭之后,我们继续前行,但始终没有找到正确的路线。
这些地方,本来路线就不是很清晰,毕竟不是成熟的旅游地点,有路也只是小路,也都是驴友们走出来的。现在,雪盖住路面,根本看不清楚什么地方有路。驴头和LG都拿着地图看,猜测可能的路线,每猜测一个结果就走出去一段,来来回回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在很不像路的地方探索前行,有的地方看不清楚,各种摔跤的,我也不幸摔了两跤,不过,都没有危险。后来,开始出现不同意见,有人坚持顺原路返回,也有不甘心走回头路的。最后,出于安全的考虑,还是走回头路了。大约下午一点左右,返航,两点四十左右回到出发的地方。
回来的路上,经过水长城一段,停下来拍照,这有点像旅行社的活动?
返京的途中,去康陵正德春饼宴吃饭,本来四十一位,因为驴头跟店主很熟,他们主动优惠到三十五,很多蔬菜,两三个荤菜,春饼味道不错。回到家里五点四十。
手机记录,22731步,16.39公里,上升高度相当于93楼,稍微低于香山。
整个行程比较疲劳,距离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走雪地有难度,还有路线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担忧,以及衣着偏少的寒冷,收获一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