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篮打水
(2014-05-18 17:54:14)
标签:
未工比赛育儿 |
分类: 初中二年级 |
一场空。
儿子上个学期选修了课程“未来工程师”(未工)。
刚开学的时候,来了个学长,讲他们原来自己制作的一个自动车子,特别好玩。
儿子被忽悠起来,要求自己也要制作一个,跟我们说,要买零件。
我说,你自己垫钱买零件,车子做出来后,我付钱。LG夸我聪明。
因为,后来买了零件,但车子却连影子都没有看到,甚至连零件去哪儿了也无人问津。
儿子就这样把自己的零花钱打了水漂。
但,这不妨碍儿子喜欢搭建东西的热情。
我们去香山爬山的时候,儿子看中了甘蔗榨汁机,分析其原理,认为自己可以做一个。
他爸爸说,你画出设计图,我可以找人帮忙,只要搭建起来,你就可以在家里卖甘蔗汁了。
儿子画了画设计图,但也终于没有动手。
未工老师说,这个学期有个比赛,他们选修未工课的孩子可以参加。
儿子兴致勃勃,积极参与,包括开学时候选修课程的种种事宜,诸如如何在选修课时怎么选上这门课(课程表里面没有),哪天开始上课,算不算学分。我感觉是,老师不着急,儿子催老师。
儿子每周三的选修课就是这件事情,却很少听他提及,我估计没有多少事儿,否则儿子回来都会很兴奋。
过了五一之后的第一次课,也就是五月七号,却接到儿子电话,要加班,赶制比赛设计图。
据说,五一节期间,老师曾通知他们去加班,但儿子去承德游玩,没有接到通知。
既然如此,就加班加点,干到晚上九点才回来。
第二天依然如此,因为第二天就是提交设计图以及说明文档的截止日期。
好在根据纸质文件只做初赛进复赛的决定,而这个比例据说是百分之五十。
结果要等到这周三(五月十四号)才出来,然后决赛就在五月十九二十号,那时候需要将实物搭建起来。
如果等结果出来再搭建实物来不及,他们这个周一继续加班。
周二却没有加班。
周三的早晨,接到老师的短信,没进复赛。
不可思议。
周三晚上,儿子回来说,比赛规则改了,700多件作品,只有前二十五位才进复赛,儿子他们是三十一位。
那天晚上,我们都有点郁闷。想起儿子当初的兴致勃勃和踌躇满志,一下子觉得空落落的。
他们学校去年参加这个比赛,可是拿了一等奖的第一名。
尽管老师安慰他们,已经是前百分之五了,但这显然不是目标。
原来想着,初赛不要紧,复赛好好表现就行,哪成想连复赛的资格都没有?
虽然比赛的规则本身有些不稳定,但很多自己能把握的事情也没有把握好。
为了这次比赛,他们投入的并不多,似乎就是交稿截止之前的那两个晚上,我从来认为,没有付出就没有得到,所以,这样的结果也是情理之中的。
老师一定也很郁闷,今天带着这帮孩子们去科博会和科技周看展览。
他们本应该是科技周的表演者,却变成了观众。
老师请他们吃饭,以这样一种方式表达着歉意。
兴奋了半个学期的项目就这样不了了之,我心有不甘。
我劝儿子,你跟老师说说,即使不参加比赛,也要争取把这个项目完成。
我所希望的,是儿子能够把事情做完,我看到的是,儿子做很多事情都是有头无尾。
想起曾经有个同行说:我有十篇文章在写,但没有一篇写完了的。
我觉得,一件事情没有做完的话,基本上与从来没有做过是一样的,最坏的是,养成一种不完成事情的坏习惯将来其害无穷。
当然,也不排除,其中有些好高骛远的成分,能力还不够,要达成目标有相当的难度。
但就这次比赛本身而言,我相信能力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