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美国(27):海洋公园

标签:
美国圣地亚哥海洋公园杀人鲸旅游 |
分类: 初中一年级 |
圣地亚哥的海洋公园大名鼎鼎,必须去的,距洛杉矶大约两个半小时车程。
这一天最累,早晨6点半出发,晚上十一点半回宾馆,路上五个小时,在海洋公园溜溜地呆了一个对时,比跟旅行社还辛苦,当然,也比跟旅行社玩得充分。
先去的是这个叫做亚特兰蒂斯的游乐场地,既有激流勇进,又有过山车。去的时候只有九点多,人还少,不用排队,赶紧去玩。后来又玩了三次,不可谓不过瘾。
其实,儿子是有点害怕的,他为了锻炼自己的胆量,从第二排挪到第一排,从闭着眼睛到睁着眼睛,一点点进步。我倒是有点怜惜儿子了。
看的第一场show是“Horizon”,有海豚和杀人鲸表演,非常漂亮。
儿子他们坐在很前面,所谓的“Soak Zone”,就是能淋得透湿的区域,这淋得透湿的来源就是海豚和杀人鲸摆尾溅出来的水花。
儿子喜欢一身淋得透湿,似乎这些海洋动物溅出来的水是一种福佑。
浑身溅湿之后,在旁边还有dyrer,把自己烘干,必须要玩。
除了身上,鞋子也要烘干。
眼镜上面也溅满了水滴,尤其这水滴是咸的,干了之后可以看见一圈一圈的盐。手臂上亦是如此。
我不喜欢玩这种太刺激的项目,就转那些展馆,这个是吃昆虫的植物,很小,却长了个夹子,能把虫子夹住。
企鹅,煞是可爱。
极地馆的白鲸,浑身雪白,皮肤光滑,像是瓷器,特别漂亮。我认为这是海洋公园的看点之一。
白鲸的英文名字叫Beluga,来自俄语,意思是“白色”,虽然幼崽的颜色是灰色,自然主要生活在北极地区。
想起从北京飞纽约的飞机上,曾经看过一个电影“白鲸记”,那里面,白鲸最后战胜了人,是神一样的存在。
这里也有动物表演,类似环球影城的“animal actor”,注意小猪胸前的牌子:eat more beef。
老美的表演设计确实一流,在这种细节方面文章做足。
海狮馆前,有人喂食,这是专门卖鱼给游客喂的,其他地方不让喂食的。
最好看的就是雪鹰(snow eagle,雪一样白)和海狮争食,本来这小鱼是喂给海狮的,无奈雪鹰眼尖手快,常常赶在小鱼还在空中下坠的阶段就抢走了,留下海狮昂着个头空留惆怅。这张照片,更有狮口夺食的感觉了,小鱼都到了海狮嘴巴边上,雪鹰还赶过来抢。
也是奇怪,海狮那么大的个子,偏偏不会猎杀雪鹰,而只会吃鱼,大概也是个玩伴吧。
这里有众多的沙漠植物,我一直不知道这黑色的花是假的真的,看着真像假的,可是,旁边的花都是真的。
开得这么鲜艳。
连芦荟都染上了红色。
石莲花也是如此。
另外一个游戏项目。令人感动的是旁边的外国孩子,我给照相的时候,赶紧伸出手来打招呼,据说是第五次玩这个游戏了。
狗尾巴草,长得像花儿一样鲜艳,而且茁壮。
海鸥,站在棚子上面。
回去很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等最后一场演出,晚上八点半的“Shamu Rocks”。Shamu是原来一条杀人鲸的名字,已经死了,后来的杀人鲸表演还沿用了这个名字。
印象最深刻的是表演前的热场。在主持人的带领下,灯光会停留在某个观众身上,然后,这个观众就得跟着节拍摇滚,或者装作唱歌的样子,我不得不感慨,美国人个个都是表演家!无论灯光打中的是男的还是女的,老的还是少的,让跳舞还是唱歌或者打架子鼓,个个都在三秒钟之内进入状态,而且,表演极佳,节奏、动作、表情,无一不与音乐配合得天衣无缝,真让人以为是托呢,而我们前排的一位观众就被挑中,抱着手里的婴儿跳得好极了!美国人性格中的open是深入骨髓了,一如在船上主动打招呼照相的小孩子。
比较起来,中国人显得太shy了,从孩子起就shy了很多啊。
这就是杀人鲸的甩尾秀,大朵的水花溅到前排的看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