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南游:舌尖上的榴莲

(2013-02-08 16:13:40)
标签:

isaacdai

海南

热带水果

榴莲

菠萝蜜

分类: 旅游

对于我来说,海南不仅仅意味着湿润温暖的空气,更意味着海鲜和热带水果。

 

还记得2000年一月上旬,我们去海南旅游,跟的是旅游团。

那时候,即使是旅游点,跟着导游,一个椰子的价钱不超过两块,两个人,一个椰子,两根吸管,喝得津津有味。

于是,到三亚的那天,在宾馆吃过早饭之后,就去街上转悠,寻椰子喝。

一问:青椰6块,椰子王8块,金椰10块。

物价已经翻了两番了吗?

 

海南游:舌尖上的榴莲

不过,比起北京来,这个价钱还是合算的,尤其新鲜的程度是北京的无法比拟的。

喝完椰子汁,再劈开椰子壳,尝尝里面的椰子肉。

椰子肉只有薄薄的一层,口感很不错,据说,商店里卖的椰子粉的精华就是椰子肉。

 

椰子的口味是很容易接受的,清甜可口,价格也比较平民化,人见人爱。

 

榴莲,却是另外一个类别。

多少次,在超市里面,从榴莲旁边走过,都被那股难闻的味道熏染。

总是好奇,怎么有人喜欢吃这样的东西?而且,享有水果之王的桂冠。

有次,一个同事跟我说:最好吃的就是榴莲,我以前也不喜欢,也是不能忍受那股难闻的气味儿,有次去泰国的时候,买了一个吃,大概因为特别新鲜,不觉得气味浓,吃了觉得很香,以后就喜欢了。

我琢磨,这到了海南,不如尝尝榴莲滋味?

 

儿子很支持这个提议,孩子总是乐于尝试新的东西。

 

海南游:舌尖上的榴莲

站在水果摊前,闻闻榴莲的气味,确实没有超市里面那种臭,有点气味,比较淡,似乎也不是臭味,或许因为这水果摊是开放的,也或许因为这榴莲比较新鲜?

一问价,11块钱一斤,不便宜啊,挑一个,中等个儿的,花了90块钱。

卖水果的是个小姑娘,不超过二十岁吧?笑容很开朗也甜蜜,一看就招人喜欢。

她帮我们打开,剥下一半的肉出来,装在塑料袋子里,告诉我们,另外一半只要不打开,可以存放好几天。

儿子也很喜欢这个姐姐,后来的水果都在这个摊子买。

 

儿子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说:好吃!

我也尝了一口,确实好吃,果肉细腻,清甜,而且,瓷实,关键是,一点臭味都没有。

 

回到宾馆,让LG,爷爷奶奶都吃了。

结果,LG和奶奶都不喜欢,只有爷爷认为不错。

儿子实际上也不是特别喜欢,因为后来他就不吃了。

剩下的全是我一个人吃了。

 

后来,去兴隆植物园的时候,只看到一颗榴莲树。

导游说:这里的榴莲都不是本地产的,基本上都是从泰国进口的。

难怪价钱那么高呢。

回来的时候,我本希望带个榴莲走的,却被LG阻止了,他说:既然不是本地产的,在北京和在这里买有什么区别呢?

听着貌似有道理。

这两天逛超市,发现20多块钱一斤,价格差了一倍呢,尤其,放在超市里面就没有在街边的水果摊上有魅力。

 

海南游:舌尖上的榴莲

 

吃过了榴莲,就没有什么不敢吃的了。

第二天,接着尝了菠萝蜜。

比榴莲仁慈的是,菠萝蜜论斤卖,不论个儿卖,而且,一斤只要6块钱,比榴莲便宜了一半。

菠萝蜜比榴莲容易接受,除了奶奶,其他人都能接受。

比较起来,菠萝蜜没有特别的气味,味道清甜,也很香。

不过,没有榴莲那么细腻,按小姑娘的说法,营养价值也不如榴莲。

在兴隆植物园看到了结在树上的菠萝蜜(右图),那么沉的菠萝蜜,一个得有一二十斤吧,吊在树枝上,亏得树枝能承受得起。我们看到的最大的那个,就托在地上,很是奇怪,在树干那么低矮的位置,也能结出如此硕大的果实来。

遗憾的是,我们去的时候,很多水果都不是结果的季节,菠萝蜜也只是零零星星的。

只有椰子,挂的满树满枝,因为椰子是一年四季都生长的。

据说,椰子只在有人的地方才结果,没人的地方就不结,比如,马来西亚也有很多椰子树,就很少有椰子果。

回忆去年去马来的时候,确实不像海南,那里的椰子树少见果实,而海南,太多太多了,数不胜数。

 

其他的水果,儿子比较喜欢吃山竹,8块钱一斤。

我喜欢吃莲雾,也吃过不少,总觉得还是在台湾第一次吃到的最好吃。

 

海南游:舌尖上的榴莲

在兴隆植物园也看到了莲雾树。

导游说,莲雾原产台湾,这里卖的很多都是从台湾进口的。

我总算明白了,为什么一直觉得台湾的莲雾好吃。

 

对了,另外一个尝试的水果是释迦,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喜欢。

而我,却对释迦不怎么感冒,我觉得它太软了,或者是因为我们尝试的太熟了?
价钱是最贵的,18块钱一斤。

海南游:舌尖上的榴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