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意
(2012-10-22 12:08:52)
标签:
isaacdai交际人情育儿 |
某日,在电梯里,碰到住一栋楼的街坊,互打招呼。
对方说:你儿子长高了。
儿子很得意地瞅了我一眼,那意思:怎么样?长高了吧?
儿子问:那您觉得我长胖了吗?
我明白儿子的意思,希望人家说他没长胖。
阿姨犹豫了一下,显然不知道该不该说真话,笑着很委婉地说:你可以减肥了。
儿子不依不饶,还问:那比以前更胖了吗?
阿姨笑了,说:你一直就这么胖。
等阿姨下了电梯,儿子说:你知道吗?如果你主动问人家是不是胖了,人家一般不好意思说你胖了。
这心思,琢磨得可真准啊。
朋友从美国给儿子带回来干果,儿子很喜欢吃。
他对我说:你告诉那叔叔,说我很喜欢吃他送的干果,让他下次还给我带点。
我说:那怎么好意思开口啊?
儿子说:那你就只说我很喜欢吃他送的干果就行了。
鬼精鬼精的,这话谁听不懂啊。
语文课发作文本,儿子的没有发到。
儿子去问老师,老师说:哦,有几本是打算当做范文读给大家听的。
儿子的作文就享有当做范文的资格。
我这心里狂喜啊,作文当范文?那是我的梦想啊。
儿子看着我的笑脸,接着说:不过,老师说了,每个同学都要挑出一篇做范文。
合算,这话是这么说的啊?
儿子很会自我解嘲。
班上要选卫生委员,而且要选四个,监督教室的卫生及其打扫。
之所以要选四个,是因为每天要等打扫卫生的走了才能走,每四周就轮一次,那周都要晚回家大约半个小时。
先是自荐,可是,没有一个人自荐,现在的孩子都明白这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老师只好钦点,第一个点到的就是儿子,问他有没有困难。
儿子回家告诉我:我其实也不想干,可是,老师点我也是信任我啊,再说,我第一个点的,不能拆老师的台。
好明事理的孩子啊!
这个时期似乎是儿子的情商生长期,对外交往时,几乎不怎么出岔子了。
国庆期间回湖南,小姨小舅给买了个大蛋糕给儿子过生日。
切好蛋糕,儿子给大家上蛋糕,先给了年龄不相上下的兄弟姐妹。
接下来,给了外婆,然后是外公。
再后面,给了买蛋糕的舅妈。
之后,交给老妈打理。
我感慨,这顺序是一点差错都没有啊!
“人情练达即文章”,儿子的人情文章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