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底下村的玩童

标签:
isaacdai爨底下村同学关系游乐育儿 |
对于孩子,尤其是男孩子,什么颜色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的玩。
去的路上,四个孩子挤在我们的车里,讲笑话,讲鬼故事,讲同学,讲老师。
然后,开始胡玩。
在爨底下村,爬过山,下来,看见一处有秋千的地方,就玩得忘乎所以。
这个秋千像个斗,三个孩子坐在里面,还有一个做推手。
荡得老高老高,尖叫、欢笑、笑骂,让旁边的寂寞小男孩更加寂寞。
玩够了秋千,下到地里,拣起麦秸秆儿,开始了战斗。
转移战场,来到了地面,短兵相接。
下巴被划着了。
后果就是,手指又被打着了。
这一回,觉得委屈了。
有意思的是孩子们解决冲突的方式。
大人让孩子道歉,人家不道。
不过,人家过来,坐进了我们家的车子。
我怕人不高兴,让人回去坐自己家的车子。
人家不同意,就坐我们家的车子。
坐在车子里面,人家开始跟儿子聊天,说说这个说说那个。
那意思是,我知道你受委屈了。
儿子也是个识相的人,也说说这个,再说说那个。
一会儿,两个人就一如既往地谈天说地了。
晚饭时,自然是坐在一起吃饭聊天玩游戏。
晚饭之后,四个人玩所谓的枕头大战,就是把很多枕头拿过去,蒙上一个人的眼睛,其余的人朝蒙眼人扔枕头,既有战斗的欢乐,又没有危险,愣是给一个少人居住的静谧的宾馆造成了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假象。
这时候,谁还记得傍晚曾经有过的冲突呢?
大概,男孩子都有自己的面子。
同时,也有自己道歉的方式,不似大人要求的那么直白,透着一份委婉和含蓄。
做大人的,尊重孩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