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都山滑雪记

标签:
isaacdai军都山滑雪育儿休闲 |
进到军都山的更衣室,第一感觉就是大。存衣柜有七八个小区,收银台有十五个。先租了滑雪靴。儿子不肯租这里的衣服,说滑雪服穿着不舒服,执意要穿自己的,我只好带了一套,准备换湿的,后来没有用上。就是滑雪靴,儿子也担心染上脚气。然后,去租滑雪板和雪杖,装备就齐全了。
这身全副武装的装备,惹来旁边的年轻人侧目:好酷啊!嗯,是有点酷。儿子心里美滋滋的,是啊,谁不爱听好话呢?
正式进入雪场。儿子的滑雪靴是37码的,配的雪板自然也是37码的,不过,上板的时候还是需要工作人员进行调整。另外,滑雪的时候,偶尔就会有雪板脱落的情形,不知道是不是雪板不够好?或者滑雪靴不够好?或者都不够好?装备齐全之后,儿子就滑向前面的初级道。
我进去的时候,只买了一张门票,按说是没有资格进入雪场的。不过,管理没有那么严格,我也比较遵守规矩,只在雪场的边缘站着,远远地看着儿子滑。天气真是太给力了。经过周三周四的寒冷之后,气温竟然上升了。我穿着平常的羽绒衣和运动裤,把羽绒衣的帽子戴上,一点也不觉得寒冷。风是一点没有,天空是一点云都没有,湛蓝湛蓝的。这一天,除了中午跟儿子一起吃饭进去了以外,竟然一整天都呆在雪场里面。除了看儿子之外,也在周边转了一圈儿,没有觉得单调,也没有觉得疲劳。原先准备的视频都没有打开。这是我不曾料到的。只是今天早晨抹乳液的时候才感觉,这脸上的皮肤好像被晒过头了,因为昨天没做任何防晒准备,儿子的皮肤却啥事儿都没有。
上午都在这个初级和中级雪道滑,儿子慢慢地热身了,也逐渐流畅了。吃过午饭之后,继续玩了中级雪道,只因为我前面录像出了问题,没有录好。还有一条坡度更大的中级道,我鼓励儿子去试试,却被工作人员打回来了,说是小孩滑这个需要监护人陪同,我无语了。有多少小孩会玩父母不会的,难道小孩就玩不成吗?那些工作人员的职责不就是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进行救援吗?否则要他们干什么呢?就是收320块钱也不教会一个学生吗?唉,这样的条款没有一点合理性。儿子很沮丧的回来了。
后来,儿子就开始有点厌倦了。儿子是那种极端尊重自己内心愿望的人,他不会勉强自己的。于是,他开始朝另外一个小山丘的地方走过去,这才发现了一片新天地,成为这一天玩得最high的地方,不是我说再不走天就要黑了,他是一直不肯走的。我也因此得以在周围转悠了两个小时。
原来,这一片是个练习场,没有人教授,就是自己独自练习。我们过去的时候,一共也就两三个人,非常空旷。坡度不小,就是比较短,好处非常明显,根本不用排队,上去,滑下来,再上去,再滑下来。刚开始大家都拎着雪具往上走,儿子很快发现旁边有个“魔毯”,就是我们平时在商场乘坐的那种平板电梯,效率就更高了。后来,人就渐渐多起来了,很多新手过来,才看出来,这魔毯没人用是有道理的,因为新手要上这个魔毯可费劲了。有一回,前面有个新手,儿子没有留足空间跟在后面,结果人家没有站稳,雪板卡在魔毯边上了,她自己摔下来,我看到胆战心惊,因为儿子很有可能也要被撞倒了,幸亏工作人员眼疾手快,立即把电源断了。自那以后,儿子再也不敢跟别人挨得太近了。
在这里,儿子不仅可以尽情玩耍,还可以当教练了。儿子学滑雪应该是2009年的冬天,在一个滑雪冬令营学习的。据他吹牛,他是学得最快的,也是最后教练允许上中级道的四个学员之一。工作人员也跟他说:你教教他们怎么刹车。儿子当然乐意得很,不过,他抱怨,这些人太笨了,告诉他们重心前倾就行,他们就是要往后倒,没治了。于是,在游戏、教练和玩耍中,儿子乐不思蜀了,当然,也浑身大汗了。先把帽子摘了,然后把雪杖扔了,热心地开辟新的雪道,抢在别人前面冲上魔毯。这些含有游戏性质的活动使得儿子非常兴奋,也因与旁人有了交流而变得不那么单调。
儿子疯玩的时候,我就到周边转悠。看着那个“军都山滑雪场”的牌子实在太矮了。我们坐在公共汽车上的时候,就看见那个没有整好的很陡的雪道,如果把这个牌子放在那个高度就不一样了。造雪的机器在雪地上歇息着,这人造的雪很细密,也很密实,踩在上面非常瓷实。旁边还有小别墅,或许在这里住上一晚,再到旁边的温泉泡泡也是个不错的主意。旁边的河里竟然有喷泉,我疑心这造雪的水来自这河里。小有几颗松树,雪花挂在上面,我以为可以做我们家的圣诞树了。更有一些柿子树,橙红的柿子挂在空荡荡的树杈枝桠间,像小小的灯笼,这个,就该是除夕的景儿了。总的来看,这里算是一个僻静的地方。
回去的路上,儿子说:下次再滑雪,我就请个教练。我问为哪般,儿子说:我想学单板滑。哦。确实,在这里,最炫的就是滑单板的年轻人,酷得不得了。即使是双板的滑雪,也是年轻人占绝大多数,正是因此,这个雪场显得充满了活力。可见,滑雪是个适合年轻人的运动。
附:要看儿子滑雪的动态表现的,主页的视频栏里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