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饮食看英国的物价

标签:
isaacdai英国游学物价饮食育儿 |
从跟儿子的聊天中,也知道一点英国的物价。儿子说,一瓶可乐1.2镑,我说,挺贵的啊,12块钱呢。儿子说:你不能这么说,要用当地货币来说,在中国一瓶可乐好几块呢,英国只要一块二,就很便宜了。儿子接着说:你看,英孚的游学手册上都说,零花钱大约是当地货币100-150,都得用当地货币来说话,就是说,在中国的话,不过是一星期花100-150块钱而已,真不算贵。想想觉得儿子说的也有道理,不能总是把钱换成人民币算。
儿子说,在伦敦的时候,他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去咖啡屋坐了坐。儿子说:在英国,我就没有看见星巴克,反而是很多的Costa,我们就去了一家Costa。这个看来跟北京不一样,星巴克是美国的店子,在欧洲和英国可能不大有市场,人家自己就是正宗的咖啡吧发源地。我问,那Costa的价钱怎么样?儿子说:一杯饮料两镑。这个价钱就是真便宜了,儿子跟我一起在大钟寺那家Costa坐过两回,一杯咖啡一般也要30块钱,而且,质量肯定不如人家英国的。我问儿子喝了什么,儿子说:Christina第一个点的,她要了杯桃汁儿,另外一个同学跟着要一样的,我也要了一样的,只是换了个large大杯的,我还要了一份薄荷糖,1.2镑,味儿挺浓的。我说:你不是不喜欢薄荷味儿的么?儿子说:就是试试看呗,后来也没吃完,不知道弄到哪儿不见了。
儿子说,出去玩的时候,经常买热狗吃,2.5镑一个。第一回,售货员问他:要加mustard么?他以为mustard就是一种酱,就说要加,吃的时候才知道是芥末,辣死了,想着也不能随便浪费了,就用餐巾纸把上面的芥末擦掉,吃了面包和香肠。我说,你这个单词的学费蛮高啊。顺便问了儿子,在这些地方买东西语言有障碍吗?儿子说:没有,互相都能听懂。每次买完东西,我都会跟收银员说:Have a good day。他们一般回答,and you或者you too,也有人回答thank you。我想,那些人听到这么一个小小的中国孩子说“have a good day”一定会很开心,真的会有“今天是个好日子”的感觉吧。
儿子说,在英国那么久都没有吃过一次比萨,倒是意面和咖喱吃得不少。唯一一次有机会吃比萨是一次出游的时候,本来学校都给大家准备了午餐,三明治和饮料之类的,可是,在海边看到很多海鸥,大家都拿三明治喂海鸥,我带了一些薯片,就拿薯片喂海鸥来着,没想到,那三明治没拿好掉下去了,结果,海鸥就把三明治吃了,我原来以为三明治那么大个儿,海鸥吃不了呢,没想到都挺能吃的。所以,大家后来都去一个店子买吃的,我看大家都买了比萨,但是,那比萨看着不大,我就买了pasta,我的pasta比他们的比萨还贵呢,pizza只要2.1镑,pasta要2.8镑。
儿子说,在那儿买了一大包薯片,像下面这张照片中看到的那么大,不过,这两包不是儿子的,而是他的室友的。儿子说,这一大包里面有24小包,每包25克。难怪看着那么大,很像平时买米的那种20斤装的袋子了。估计因为睡懒觉耽误了早饭的时候就拿这个当早餐了。这么多的薯片价格才是4镑。
真的算起来,英国的这些吃的喝的好像也不是贵得离谱,只是走之前,听英孚的老师说,英国的物价奇高,200镑一晚上的旅馆不过一张单人床而已,大概那是伦敦吧,那是宾馆吧?基础消费的价钱应该还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