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杯获奖
(2011-05-14 14:00:18)
标签:
isaacdai希望杯走美杯迎春杯华杯分析对比育儿 |
昨天下午,期待已久的希望杯终于公布获奖名单了。结果达到了期望值,拿了三等奖;而初赛成绩没有超过我的大名鼎鼎的田远同学则摘取了一等奖,可见,人家比咱稳定多了。
至此,四大杯赛基本体验了一把。希望杯一直被认为是题目最容易的比赛,根据我的体会,初赛确实比较容易,但复赛的难度应该和走美杯相当。
与此相反,希望杯又被认为是获奖难度最大的杯赛,因为初赛的淘汰率是80%,复赛的淘汰率是75%,也就是说,获奖的比例是5%;而且,获奖者中,一二等奖人数非常少,比如今年,一等奖5个,二等奖19个,只占获奖人数中的大约6%,也就是参赛人数的0.3%,这都是珍稀的超强者。
对比一下,难度相当的走美杯,获奖比例高达30%,其中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15%,也就是说,希望杯获奖的比例与走美杯一等奖相当。
数学解题能力展示,就是历史上的“迎春杯”:初赛进入决赛的比例则高达30%,获奖比例则为一等奖2%,二等奖5%,三等奖35%。
华杯赛进入决赛的比例也是30%,获奖比例则为一等奖为参加决赛人数的6%,二等奖为12%,三等奖为18%。
再说说组织方面的感觉,走美非常好,华杯成绩出来也很快,迎春杯感觉也很不错。希望杯没有什么不好,就是等待成绩的时间过长,4月10号考试,这都五月中了才出成绩。还有一点,希望杯的初赛是各个机构自己判卷出名单,决赛也是各个地区自己判卷出成绩,总觉得有点不对头。虽说是照顾各个点的差异,这比较就有了困难。因此,对自己的成绩排名也不好判断,从JR的排名来看,应该在前半部分。
我的成绩在难度系数比较低的走美和希望杯比较好,但难度系数比较大的迎春杯和华杯则无可圈可点之处,是不是就说明我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而解答难题的能力比较弱呢?认真分析了一下,似乎不全是这样。迎春杯考试的时候确实有状态问题,那一段可能比较疲劳,那些做错或者没做出来的题目并不是都不会,当然,这种现象存在于所有的竞赛中,但迎春杯是最突出的。华杯赛没有进入决赛,但问题在于华杯赛是小学生一张卷子,当然,六年级的最占便宜,其次是五年级,四年级的相对就弱了很多。记得,考完准备交卷的时候,我后面的一位六年级的同学说,这题目太容易了,而我认为太难了。后来也和老妈分析过,题目确实不是很难,但有些知识点是我还没有见识过的,包括题目中的概念看不懂,因为我从来没有提前学习过任何课本知识,这个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应该会自动解决;只是因为平时总是听到人们不停地重复,华杯赛是给高年级的同学准备的,心理也有一定的暗示吧。另外,迎春杯和华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考试时间短,初赛的时候都只有60分钟,而走美和希望都是90分钟,我的弱点在于平时练习太少,对于题型都不够熟悉,有些题目经过长时间思考大概是能做出来的,但在考试时间范围内就很有难度了,记得迎春杯初赛的时候曾经花了20分钟(三分之一的考试时间)想一道题(一共15道题),这里也有考试技巧的问题。针对这一点,老妈认为五年级的时候要适当做些题目。
四年级是所有这四大杯赛都有资格参加的一个年级,对我而言,除了走美,其余三项都是第一次。获奖当然是高兴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感受这些杯赛,见识了不一样的比赛,开阔了眼界。老妈认为,开阔的眼界会带给人不一样的精神享受和境界。
至此,四大杯赛基本体验了一把。希望杯一直被认为是题目最容易的比赛,根据我的体会,初赛确实比较容易,但复赛的难度应该和走美杯相当。
与此相反,希望杯又被认为是获奖难度最大的杯赛,因为初赛的淘汰率是80%,复赛的淘汰率是75%,也就是说,获奖的比例是5%;而且,获奖者中,一二等奖人数非常少,比如今年,一等奖5个,二等奖19个,只占获奖人数中的大约6%,也就是参赛人数的0.3%,这都是珍稀的超强者。
对比一下,难度相当的走美杯,获奖比例高达30%,其中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15%,也就是说,希望杯获奖的比例与走美杯一等奖相当。
数学解题能力展示,就是历史上的“迎春杯”:初赛进入决赛的比例则高达30%,获奖比例则为一等奖2%,二等奖5%,三等奖35%。
华杯赛进入决赛的比例也是30%,获奖比例则为一等奖为参加决赛人数的6%,二等奖为12%,三等奖为18%。
再说说组织方面的感觉,走美非常好,华杯成绩出来也很快,迎春杯感觉也很不错。希望杯没有什么不好,就是等待成绩的时间过长,4月10号考试,这都五月中了才出成绩。还有一点,希望杯的初赛是各个机构自己判卷出名单,决赛也是各个地区自己判卷出成绩,总觉得有点不对头。虽说是照顾各个点的差异,这比较就有了困难。因此,对自己的成绩排名也不好判断,从JR的排名来看,应该在前半部分。
我的成绩在难度系数比较低的走美和希望杯比较好,但难度系数比较大的迎春杯和华杯则无可圈可点之处,是不是就说明我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而解答难题的能力比较弱呢?认真分析了一下,似乎不全是这样。迎春杯考试的时候确实有状态问题,那一段可能比较疲劳,那些做错或者没做出来的题目并不是都不会,当然,这种现象存在于所有的竞赛中,但迎春杯是最突出的。华杯赛没有进入决赛,但问题在于华杯赛是小学生一张卷子,当然,六年级的最占便宜,其次是五年级,四年级的相对就弱了很多。记得,考完准备交卷的时候,我后面的一位六年级的同学说,这题目太容易了,而我认为太难了。后来也和老妈分析过,题目确实不是很难,但有些知识点是我还没有见识过的,包括题目中的概念看不懂,因为我从来没有提前学习过任何课本知识,这个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应该会自动解决;只是因为平时总是听到人们不停地重复,华杯赛是给高年级的同学准备的,心理也有一定的暗示吧。另外,迎春杯和华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考试时间短,初赛的时候都只有60分钟,而走美和希望都是90分钟,我的弱点在于平时练习太少,对于题型都不够熟悉,有些题目经过长时间思考大概是能做出来的,但在考试时间范围内就很有难度了,记得迎春杯初赛的时候曾经花了20分钟(三分之一的考试时间)想一道题(一共15道题),这里也有考试技巧的问题。针对这一点,老妈认为五年级的时候要适当做些题目。
四年级是所有这四大杯赛都有资格参加的一个年级,对我而言,除了走美,其余三项都是第一次。获奖当然是高兴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感受这些杯赛,见识了不一样的比赛,开阔了眼界。老妈认为,开阔的眼界会带给人不一样的精神享受和境界。
前一篇:新手表
后一篇:妈妈就是为儿子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