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坐出租车

(2011-02-21 12:26:04)
标签:

isaacdai

出租车

杂谈

由于老妈不会开车,我家的门前很远都没有公共汽车,而我的诸多活动都是老妈陪同,就导致了我们经常坐出租车,也就有了不少的体会和感慨。

 

就说几天前的早晨,我们在学校西门打车去万柳中路的皮卡书屋。车子启动之后,本来应该在第一个红绿灯左转,可司机直行了,老妈反应过来,就说:怎么没在这个灯左转呢?司机说:前面不也行么?老妈没说,想想那就去北太平桥下掉头吧。没想到,司机到了三环路口就掉头回来了,老妈这才恍然大悟,司机并不是计划到太平桥掉头,而是白白地多走一段,又回到那个应该在前一个路口左转的路线了。好在,我们平时坐多了,也就没有少见多怪,只是任由司机开。后来,老妈在转弯的地方就会预先提醒司机,在万柳中路上,老妈说,往前走五个红绿灯左转。结果,司机在第五个红绿灯前面就把计价器抬起来了,老妈纳闷儿:还没到目的地呢?怎么就抬表了?司机说:刚才不是走错路,多走了一百米么?呵呵,我和老妈相视一笑,都在心里说:这司机心眼儿倒是不坏,可没干好事儿,因为老妈还要坐着这车回学校呢,这一下倒好,变成下车再上车了。考虑到这个司机虽然路线不熟,但心眼儿还不坏,老妈还是坐着这车回学校去了。路上,司机解释说:平时主要在朝阳跑,对海淀不熟悉。还说:其实,抬两次表更合算。老妈这倒糊涂了,怎么抬两次表反而合算呢?司机说:十五公里之外是要按一点五倍收费的,就变成三块钱一公里,要是重新计数,不就是两块钱一公里吗?哦,还真没算过这笔账,只是,我们的距离合起来也不到十五公里呢,最终的计价器显示是四十三,果然比平时的三十八多了五块钱呢,司机少收了三块钱。这样的司机还算不错,虽然路线不熟,至少人还不错。

 

我们碰到的司机中,业务很熟的还真不多。有的司机不熟路,大部分司机能把握大方向,但是,对于该从哪个出口出就知之不详了;最意外的一次是我们去西客站,司机竟然不知道怎么走。有的司机开车技术不好,经常踩刹车,坐在车上时间长了都要晕;或者不会选择路线,明明看见前面都是公共汽车或者菜鸟,还是跟在后面。服务态度不好的也很多,有的司机喜欢乱七八糟地说或者问,其实,如果乘客不问,司机没必要把乘客当成陪聊的对象;还有的司机会抱怨行车路线,说:下次别叫人把车开到这里来,这怎么掉头啊?总体的感觉是,出租车司机的素质不高。当然,偶尔也会碰到好的司机,熟悉路线,车子平稳,按乘客的要求行走,下车的时候还会提醒别忘了东西。

 

我们打到的最特别的一辆出租车是残奥会的时候出台的吉普式出租车,轮椅可以上下,同时,为了放得下轮椅,里面很宽敞,据说全北京就三十辆,一般需要预定才能坐。尤其好的是,这价钱与一般出租车一样,也是两块钱一公里。这个车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按钮,我估计都是配合轮椅使用的。由于这种车子稀少,我们一共也就坐过一回。

 

打车时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顺序问题。在学校西门那里,常常有好几拨人打车,一个出租车过来,往往看谁先抢到就是谁的,老妈不习惯抢,所以,常常我们等的时间最早,却要等到别人都走了才能走。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在北京,除了机场和火车站,似乎没有排队等出租车的习惯,出租车司机也不能很好地判断,注定不能有个先来后到的顺序。有一次,老妈气不过,只好打电话叫车,车子来了,仍然被旁边的人抢了先,这回,司机问她是否叫车了,她才退出来,代价就是多付三块钱。

 

出租车就像一扇小小的窗口,看得见普通劳动者的百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