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加音基考试

(2011-01-28 08:51:08)
标签:

isaacdai

音基

钢琴

育儿

看过了我令人眼花缭乱的玩乐生活,再看看我的辛苦的学习生活吧。其实,前面之所以能那么尽情地玩乐,是因为有这个星期的辛苦的学习生活在后。周二到周五,是华杯冬令营,回头单独写,其中,昨天的下午,我去参加音基考试了,是这篇东东的主题。

我周围的很多同学都在学习乐器,级别证书也很高了,六七级的钢琴证书也不少见。我呢,起步不算晚,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摸琴了,一年级的时候家里就买琴了,可到现在,也没有一纸证书。本来,老爸老妈也不是冲着证书去的,就想当个业余爱好,陶冶陶冶性情。此外,据教育学家说,小孩子学乐器是必须的,可以开发智力呢。只要有了这顶帽子,家长一般都会趋之若鹜,老爸老妈也未能免俗。只是,我对钢琴真是“要说爱你不容易”,一直没有产生过很大的热情,偏偏父母都强调,这事儿不能半途而废,坚持,那也是必须的,所以,一直不紧不慢地学着。

随着时间的堆积,弹过的曲目也不少了。只是由于没有考级的压力,老师也没有压力,弹的曲目与考级无关,一直在弹大汤,一首不拉地往前推进,现在快完成大汤三了,估计这基础不是一般的扎实,好在这些曲子都很好听,全是世界著名作曲家的作品。我的老师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很不喜欢中国人的曲子,这大概也是他推崇大汤、不选考级曲目的原因吧。或许这样的方法很好,可老妈觉得这样的进度是不是太慢了?这半年,思来想去,觉得可能还是要考考级,好歹有个目标,对我、对老师都有点要求。虽然这样做了,可心里也并没有觉得这样就一定好,现在还在犹犹豫豫中,也就在这犹犹豫豫中,给我报名参加了音基考试,其实,也因为没有太在意,错过了报名时间,后来是琴行的老师给补报的。

前奏太长了,说说实际的考试吧。去年清明节把手摔骨折了,不能弹琴,就着那段时间,老师给我上了音基课,两本挺厚的书,内容其实简单,五次课上完了,老师对我的其他方面都很放心,就是视唱会跑调。其实,我识谱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就是一到嘴里就变味儿了。于是,老师建议我买个音叉自己听,找准了拉就可以了。我很兴奋地买了个音叉,我喜欢这些新鲜玩意儿,拿着音叉到处敲,只是没有去找“拉”音,后来音叉就不见了。考试前,老师又给我补了两次音基课,让我做模拟试卷。最后这三天,老妈也不让我弹琴了,而改为听听音基书上的曲目。这些,就算是我的准备了。

昨天下午,我们来到中央音乐学院,在复兴门桥的东南角,附近车子堵得厉害。旁边的显示牌上写着:由于中央音乐学院音基考试,车行缓慢。。。呵呵,只要有孩子的地方,就有堵车和停车难的问题。音基考试也是分拨的,我的是两点十分的,提前二十分钟进场,去得稍早一点,也没有地方可以歇息,只有几个书摊儿摆在外面。音乐学院很小,只有一个大楼,就是我们考试的地儿,估计也不好安排大家进去。放眼望去,同学们绝大部分都比我小,一年级左右的居多,我这就是高龄考生了。不过,不算最高龄的。旁边的队伍里有个二三十岁的阿姨,一位妈妈问她:您家的孩子也是两点十分考么?不,我自己考呢。所以,我也不用惭愧,闻道有先后。

首先是笔试,比我想象的难,主要是做题要很快。题目不是我们平时拿到的试卷,而是电子的,以PPT打在屏幕上,一会儿就放过去了,也就是说,不能回过头来在看前面的题目,我们只是在纸上写下答案。相对而言,视唱反而简单,谱子简单,听着前后的同学唱过,我觉得我唱得算不错的。所以,人往往在自己擅长的地方摔跤,在不擅长的地方反而磕磕碰碰地通过了。

考试结束,我和老妈在里面的一家小咖啡店小坐了一会儿,喝点,吃点,聊聊。结果要三月份才出来,从现在开始,我们祈祷,希望音基顺利过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