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两个周日都被课后班占满了,一个是原来就有的数学学校的课,一个下午;另外一个就是仁华的课。仁华从通知录取以后就被告知网上学习,这件事情很不靠谱,没有规定的时间谁会主动学习呢,至少像我这样的是不会的,而且,看视频对眼睛没有好处,爸爸妈妈也就不鼓励我看,所以,只零星地看了两三节课。两周之前的那个周五,突然接到仁华的电话,通知周日上课。仁华总是这样突然,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给你电话,在你等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杳无音讯,让人觉得很不爽,据说这是仁华孩子的家长的普遍感受,牛校就是这样的么?店大欺客,是也。结果,那个周日的仁华课啥课也没上,就是考试,90分钟数学,语文和英语各20分钟,号称“网络教学成果展示”,意思是考试网络教学的内容。这个周日正式开始上课,两节数学,一节英语,一节语文,数学从第9讲开讲,英语从第5单元开讲,语文属于兴趣类,有的班上美术之类的,也就无所谓开头或结尾了,这么说来,网上的录像还真就当成了上课,太不可思议了。上次考试的成绩也没有个说法,入学考试成绩也不知道,分班情况也不知道,整个两眼一摸黑,仁华咋就弄得这么神秘呢?上午的课从八点半上到11点半,下午一点半开始数学学校的课,直到下午四点五十,这一整天八节课,比平时还多。我虽然没有觉得很累,但是,玩的时间减少了,我觉得不好。爸爸妈妈也觉得这样太累,而且,数学的内容显然重复了,我们开始考虑扔掉一门课。可是,到底扔哪一门呢?这个决定却很难。从升学来看,仁华比较好,究竟仁华与人大附中挂钩,虽然只有最拔尖的能进,究竟是有希望的,何况很多其他重点学校也是从仁华挑人呢?仁华本身的筛选过程非常严格,进入仁华表明一种身份,因此,考入仁华的很少退出,哪怕不上课也要占着这个位置。从这一点看,在仁华呆着就像获得一个竞赛的奖项一样,谁舍得放弃呢?可是,从学习来看,数学学校更加正规,每次都认认真真地上课,教学体系完整,而且,每次都上四节课,讲解要透彻多了,考试成绩也都是透明的,让学生和家长都心里有底,不像仁华看起来就是一个黑箱子,老师都守口如瓶。据说,像这个学期的网络教学并不是特例,几乎每个学期都会因为某个原因停课,然后又突然上课,一共也上不了几次课,其中还包括多次考试,然后根据考试成绩重新洗牌,所谓的仁华其实就是不断的考试洗牌,与学习没有太多关系。现在总算明白,为什么仁华的孩子大部分都还在外面上课,仁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培训班,它代表的实际上是一个选拔机制,不断地更新北京市数学考试成绩最好的名单库,这个中间却还有一层困难,只有很少的学生有资格去参加这个选拔。真是两难啊,目前看来,只好先两边都呆着,但不能太使劲,再体会体会吧。
前一篇:剑桥少儿英语二级:13个盾
后一篇:学会了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