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上周五我开始咳嗽,有点感冒的迹象,妈妈给我吃了一些家里现成的中成药,但是效果不好。
所以,上周日早晨吃完饭,我先去师大的校医院看急诊,希望能开一点消炎药。但是,妈妈没带零钱,带的都是100元的票子,而挂号费是3.5元,医生说她那里所有的钱加在一起都没有100,而且还说,必须抽血化验出炎症才能开消炎药。天哪,打死我也不在校医院抽血,记得我在师大幼儿园,每次请校医院来体检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抽血,校医院的医生手太重了。
于是,我妈带着我马上就去了儿童医院。我们挂了一个副主任医师的号,她给我们开了四个药,分别是:阿齐霉素片,肺力咳合剂,小儿保泰康颗粒,氨溴特罗口服溶液。连续吃了三次药,病情未见好转,反而增加了呕吐的现象,周一周二的早饭全都吐了,周一的午餐也吐了。午餐的呕吐可能是因为运动太激烈了,可是大早上好好的又没激烈运动,也没说要闯个啥吉尼斯纪录,怎么也吐了呢,我们都觉得奇怪。周二吃晚饭前,妈妈考虑到消炎的阿齐霉素片全吐了,决定再补吃一回,结果晚上咳嗽的时候,我妈让我喝水,可喝的水全吐了,几乎喝一次吐一次。爸爸赶紧看了一下药物说明书,才恍然大悟了,原来就是那个阿齐霉素片害的,这个药必须在饭前一小时或饭后两小时的时候服用,否则会对肠胃有副作用,我哪次吃药都不符合这项标准,所以就吐了。更可气的是吃早饭前我吃的所有药都跟着早饭吐了,因此,病情一点也没好转。
周三上午第四节课上课铃打响之际,妈妈出现在教室门口,把我接走,再次来到了儿童医院,这次我们挂了个内科特级专家的号。到了诊室里头,大夫给我听肺,我很讨厌听诊器,因为听诊器的头是金属做的,很凉,而且,还得贴着肉,外边穿多厚的衣都不管用;她还拿手电筒和压舌板查了喉咙。她说,至少炎症还没向肺部发展,又给我开了3个药:儿童咳液,复方头孢,杏仁合剂。我们去地下一层取药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去中草药房看一看,那里的人很少,我还看见了取药窗口贴着几个字:请交方后60分钟来取药,我估计那就是人少的原因。后来我问妈妈,为什么要60分钟后来取药呢?妈妈说,一般中草药不像中成药那样直接就能服用,中草药需要把多种草药混在一起搁在药罐子里煎熬,很多病人家里嫌麻烦、不愿意自己熬药,于是,这里的中草药房代为煎药,就需要等待,我又长了一点见识。吃了特级专家的药后,我的病情很快就好转了,几乎可以说是药到病除。
这次生病,先后有妈妈、校医院的大夫、儿童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和特级专家给我看病,我的结论是:以后直接去看特级专家大夫好了,甭在前面费那么多事啦。
后记:这篇周记交给老师的时候进行了比较多的删减,因为抄写太花时间了。写的时候,我一门心思想着把它写得长长的,希望超过一千字,赶超我们班YYZ的记录,没想到后面的誊抄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自此以后,我的周记再也不写长的了。老师给的评语是:优*,主要原因是有一些漏字、错字,言多必失啊。
前一篇:周记081029:抖空竹
后一篇:周记081129: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