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来美国一个多月了,见识长了,头发也长了,妈妈决定周四带我去理发,周四那天是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应该去理发。于是,她四点多就从办公室出发去Nancy家接我,我们坐blue
line巴士去到市中心的一个理发店,也是耶鲁的,据说又好又便宜。妈妈在车上开玩笑,别我们到了店子已经关门了,没想到她真是乌鸦嘴,我们去的时候,虽然店子没关门,那位理发的大叔却说:对不起,我们还有五分钟就关门了,再也不接待客人了。美国人真没办法,送上门的生意都不赚,就是要下班。妈妈就问,旁边还有什么店子么?他告诉我们下面一条街上就有。我们走了没多远,果然看到一家理发店,进去一问,说:我们店子一般提前三个星期预定,要不你们先登记?或许有人取消预约,我们可以提前给他剪头?天哪,三个星期,头发都成了女孩子头发了。我们谢绝了他的好意,看来这是一家以做发型设计为主的店子,里面的每个人,包括门口的接待员小伙子,头发都是五颜六色的,我们显然走错了门。于是,有问到另外一家理发店,这次总算可以接待我们了。接待员说:等一下,我看看什么时候可以。过了一会儿,他说:6点15分吧,就是等20分钟左右。我们还没回话,他又回头跟另外一个店员说起了悄悄话,大概是商量能不能让她剪一下,那个店员同意了。于是,我就坐在椅子上开始剪头发,没想到那个店员手艺可不怎么样,剪子老夹头发,弄得我头疼,后来我和妈妈分析,这个人可能是个学徒,或者就是个打扫卫生的,临时实习一下,可怜我的脑袋。我感觉得到,她理发小心翼翼的,好不容易理完了,也不洗头,就算结束了,估计洗头需要另外付费。结果,付账的时候,被告知需要22刀,真是心疼啊。他们这里的理发店不在门前明码标价,所以,开始也不知道要多少钱,也没好意思问,看来有的时候还是要不要面子啊。此前虽然知道这里理发是很贵的,没想到贵成这样,尤其还是这么一个不上档次的理发师,妈妈还要按规矩付小费,支付了两刀,也已经使得这个花销达到了24美元。比较我们坐学院南路的“古唯”理发店,那里一次10元人民币,又快又好,简直太不值了。更可气的是,我们回家的时候,在Elm和State的角落等Orange
Line的校车,久等不来,只好坐了CT
Transit的Q巴士回家,又花掉2刀,使得我们的总开销达到了26刀,太过分了,这个龙抬头可真不容易。总而言之,这是一次非常不愉快的经历,我们再也不去那家理发店了,真想找个地方投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