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3号上午乘飞机去贵阳,28号上午乘飞机从贵阳回来,整整五天在贵阳度过。记下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吧。
23号的飞机本来是早上8点5分起飞的,结果晚点了大约半个小时,而飞往贵阳的时间有三个小时(返回的时间只有两个半小时),到达时已经接近中午了。打了个出租车去贵州大学花溪校区的南园接待中心。一路上和出租车司机聊天,说到行程大约40公里,出租车的起价是10元3公里,每公里1.6元,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车费100元左右,我们就开始质疑,不管是时间还是费用都比预计的要多。车子顺着公路开,快到的时候,司机不清楚路线了,下车问了三次才到达目的地,计程器上显示76元,外加高速费7元,一共应该是83元,司机却说要100元,妈妈没有同意,最后给了90元。这是贵阳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司机不按计程器收钱,也就是说,这个地方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了。
第二个印象随之而来。在宾馆入住之后,去吃午饭,是学校旁边的一个牛肉米粉店。米粉是我的最爱之一,很高兴地就去了。组织者请客,没有在意价格,吃完一问,才知道一碗米粉15.5元,真是令我们瞠目结舌。这个价格是添加的辅料最全的,如果只有最少的辅料,那一碗米粉需要5.5元。想起每次回长沙都要去吃米饭的,一般的路边摊儿只要3元左右,就是比较有名的米粉店一碗米粉也只要5元左右,味道比这个还好呢。第二天早晨,我们去外面吃早饭。对了,这个入住的宾馆竟然没有早餐,也算一大特色吧。一根油条1元,亿碗豆浆1元,虽然没有米粉价格离谱,也不便宜。后来,陪我们去黄果树瀑布的导游说,在贵阳,一碗粥卖到18元,于是,有个谜语“18元一碗粥(打一地名)”,就指“贵州”。这里经济状况仅好于西藏,人均收入不高,很难理解这么高的物价怎么能够存在。
贵州大学的花溪校区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住的南区,原来是贵州农学院,另一部分是妈妈他们讲课的地方,是原来贵州大学的本部,这两个地方有大约三公里的距离,需要乘车前往。可这个地方还不是贵阳的繁华地带,出租车很少,于是就有很多黑车,都是以前在北京风行黄面的,但在这里都漆成暗红色,往返于两个校区之间,每位1元,包车10元。这种车子的法定座位是7位,但司机在车上增加一把长条凳子和一个小矮凳,一共就有了11个座位,常常是满员的,整个车子赛得满满的,效率倒是真高。司机开得飞快,我总是有些担心被警察抓到,或者发生什么事故,但这些天就这么坐过来坐过去,从来没有碰到警察检查,想必已经被大家默认了,也从来没有看见什么车祸。所以,有人说,贵阳的司机换个地方都能开飞车。
还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贵阳的菜真叫一个辣,远远超过了湖南。两个校区外面都是餐馆林立,一个挨着一个,而且,很多店子都选择在外面摆桌子,他们室内的环境确实太差,不干净,也没有空调,都是在墙上撞个电风扇转啊转的。室外也凉快一些,想想吃辣椒带来的酷热,在外面吃饭很有必要。有一天晚饭,我们去了一家叫做“绝妙火锅城”的店子,看着每个菜都那么辣的样子,我就要了一碗面条,跟服务员说:别加辣椒。服务员答应了,可是,最后端上来的面条上一片红色,我们就说她:不是说了不加辣椒么?她说:是啊,没有加辣椒啊,这是辣椒油啊!听听,我们真是哭笑不得,只好再用一瓶子矿泉水,把这些面条洗洗吃了,还是辣得我不停地唆风。说实在的,经过这几天的锻炼,我的吃辣椒水平还真长进了,回来的飞机上,有一小碗辣萝卜条,我全吃了,感觉味道还不错呢。虽然我去湖南的次数多多了,都没有这次贵州的五天之行进步大。在这里吃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上菜特别慢。有天晚上,我们去吃这里著名的“酸汤鱼”,去的时候7点半左右,吃到鱼的时候已经是8点20左右了。这里的餐馆等半个小时以上是很普遍的事情,要是着急千万不能去这里的餐馆。分析一下原因,一方面是这里的人不着急,没有这个需求,也就没有这个服务,说明这里的人生活节奏比较慢。另一方面,餐馆的服务人员太少。比如,我们去的这家酸汤鱼馆子,只有一个厨师,两个服务员,座位却有十几桌,看着两个年轻的服务员几乎是总是跑过来跑过去的,也不忍心使劲地催,大约是家庭式的吧,成本比较低,人也比较可靠。
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说到印象好的地方呢。这里的校园非常漂亮,比北师大漂亮多了。南区里面有个小山,可不是科技楼的那种假山,而是实实在在的小山,大得多也丰富得多,各种各样的树和花草,大概部分地是农学院的实验地吧,每天早晨在宾馆里就能听到美妙的鸟叫声。北校区也是如此,一个喷泉,也不像北师大南广场的喷泉,只有遇到重大事件才开,这里每天都可以看到喷泉,因为这里水源丰富。它们的体育馆和体育场在一起,非常开阔。体育场上有很多的篮球场,地势很高,头顶蓝天,旁边是个峡谷,对面是连绵的山,完全可以作为旅游的景点,真是太舒服了。据学校不远,有个花溪公园,非常大,我们玩了一上午,还没有玩到一半呢。贵阳的海拔大约1100米,气候宜人,有点像昆明,夏天不热,冬天不冷,加之雨水丰沛(所以称之为贵阳,阳光昂贵),非常适合各种动植物的生长,所以自然环境特别好。这是贵阳最大的优点。
23号的飞机本来是早上8点5分起飞的,结果晚点了大约半个小时,而飞往贵阳的时间有三个小时(返回的时间只有两个半小时),到达时已经接近中午了。打了个出租车去贵州大学花溪校区的南园接待中心。一路上和出租车司机聊天,说到行程大约40公里,出租车的起价是10元3公里,每公里1.6元,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车费100元左右,我们就开始质疑,不管是时间还是费用都比预计的要多。车子顺着公路开,快到的时候,司机不清楚路线了,下车问了三次才到达目的地,计程器上显示76元,外加高速费7元,一共应该是83元,司机却说要100元,妈妈没有同意,最后给了90元。这是贵阳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司机不按计程器收钱,也就是说,这个地方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了。
第二个印象随之而来。在宾馆入住之后,去吃午饭,是学校旁边的一个牛肉米粉店。米粉是我的最爱之一,很高兴地就去了。组织者请客,没有在意价格,吃完一问,才知道一碗米粉15.5元,真是令我们瞠目结舌。这个价格是添加的辅料最全的,如果只有最少的辅料,那一碗米粉需要5.5元。想起每次回长沙都要去吃米饭的,一般的路边摊儿只要3元左右,就是比较有名的米粉店一碗米粉也只要5元左右,味道比这个还好呢。第二天早晨,我们去外面吃早饭。对了,这个入住的宾馆竟然没有早餐,也算一大特色吧。一根油条1元,亿碗豆浆1元,虽然没有米粉价格离谱,也不便宜。后来,陪我们去黄果树瀑布的导游说,在贵阳,一碗粥卖到18元,于是,有个谜语“18元一碗粥(打一地名)”,就指“贵州”。这里经济状况仅好于西藏,人均收入不高,很难理解这么高的物价怎么能够存在。
贵州大学的花溪校区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住的南区,原来是贵州农学院,另一部分是妈妈他们讲课的地方,是原来贵州大学的本部,这两个地方有大约三公里的距离,需要乘车前往。可这个地方还不是贵阳的繁华地带,出租车很少,于是就有很多黑车,都是以前在北京风行黄面的,但在这里都漆成暗红色,往返于两个校区之间,每位1元,包车10元。这种车子的法定座位是7位,但司机在车上增加一把长条凳子和一个小矮凳,一共就有了11个座位,常常是满员的,整个车子赛得满满的,效率倒是真高。司机开得飞快,我总是有些担心被警察抓到,或者发生什么事故,但这些天就这么坐过来坐过去,从来没有碰到警察检查,想必已经被大家默认了,也从来没有看见什么车祸。所以,有人说,贵阳的司机换个地方都能开飞车。
还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贵阳的菜真叫一个辣,远远超过了湖南。两个校区外面都是餐馆林立,一个挨着一个,而且,很多店子都选择在外面摆桌子,他们室内的环境确实太差,不干净,也没有空调,都是在墙上撞个电风扇转啊转的。室外也凉快一些,想想吃辣椒带来的酷热,在外面吃饭很有必要。有一天晚饭,我们去了一家叫做“绝妙火锅城”的店子,看着每个菜都那么辣的样子,我就要了一碗面条,跟服务员说:别加辣椒。服务员答应了,可是,最后端上来的面条上一片红色,我们就说她:不是说了不加辣椒么?她说:是啊,没有加辣椒啊,这是辣椒油啊!听听,我们真是哭笑不得,只好再用一瓶子矿泉水,把这些面条洗洗吃了,还是辣得我不停地唆风。说实在的,经过这几天的锻炼,我的吃辣椒水平还真长进了,回来的飞机上,有一小碗辣萝卜条,我全吃了,感觉味道还不错呢。虽然我去湖南的次数多多了,都没有这次贵州的五天之行进步大。在这里吃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上菜特别慢。有天晚上,我们去吃这里著名的“酸汤鱼”,去的时候7点半左右,吃到鱼的时候已经是8点20左右了。这里的餐馆等半个小时以上是很普遍的事情,要是着急千万不能去这里的餐馆。分析一下原因,一方面是这里的人不着急,没有这个需求,也就没有这个服务,说明这里的人生活节奏比较慢。另一方面,餐馆的服务人员太少。比如,我们去的这家酸汤鱼馆子,只有一个厨师,两个服务员,座位却有十几桌,看着两个年轻的服务员几乎是总是跑过来跑过去的,也不忍心使劲地催,大约是家庭式的吧,成本比较低,人也比较可靠。
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说到印象好的地方呢。这里的校园非常漂亮,比北师大漂亮多了。南区里面有个小山,可不是科技楼的那种假山,而是实实在在的小山,大得多也丰富得多,各种各样的树和花草,大概部分地是农学院的实验地吧,每天早晨在宾馆里就能听到美妙的鸟叫声。北校区也是如此,一个喷泉,也不像北师大南广场的喷泉,只有遇到重大事件才开,这里每天都可以看到喷泉,因为这里水源丰富。它们的体育馆和体育场在一起,非常开阔。体育场上有很多的篮球场,地势很高,头顶蓝天,旁边是个峡谷,对面是连绵的山,完全可以作为旅游的景点,真是太舒服了。据学校不远,有个花溪公园,非常大,我们玩了一上午,还没有玩到一半呢。贵阳的海拔大约1100米,气候宜人,有点像昆明,夏天不热,冬天不冷,加之雨水丰沛(所以称之为贵阳,阳光昂贵),非常适合各种动植物的生长,所以自然环境特别好。这是贵阳最大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