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iddle/6d01037ft9a525d622ae2&690
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号称"诗仙",他的诗以气势宏大磅礴而著称于世,也是唐代诗人中多产的诗人.流传于世的就有3000多首.。
   
一、李白一生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
  李白之所以成为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他遍游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二十多岁就遍游蜀地的名胜古迹,蜀中的雄伟壮丽的山川,培养了壮阔的胸襟,豪迈的性格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也写出了不少著名的篇章《登峨眉山》《蜀道难》《峨眉山月歌》.后来两上三峡,两下洞庭......在游历中,祖国秀美山川的陶冶,凝结成他笔下一首首华章。
   
二、李白是政治上的一个失意者。
  李白曾经两次从政,第一次就高居要职,接近皇帝。然而才高使他傲物,才高也使他受妒。他的性格难以兼容于权贵,难于和那些贪权的达官贵人为伍,以至出现历史上戏弄奸相和太监的经典故事。他的个性也注定了他成会成为政治上的失败者。第二次从政,是在安禄山叛乱后,李白抱着一腔热血报国投到永王李嶙的帐下.依附永王,完全出于拳拳赤子之心,谁成想事与愿违,他竟成为诸王厮杀内讧的牺牲品,受到流放。暮年的诗人李白只能悲吟着一首首血泪的诗篇。
   
三、李白是一个剑术精湛的剑客。
   
李白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还是一个武艺超群的剑客.在李白小时候,凭着铁杵磨针的精神,读遍了诸子百家前代诗人及天下奇书,创作辞赋,并修习剑术,常常以司马相如自比.后来进山求学后,所跟随老师隐居高人赵蕤不但学贯古今,而且好击剑任侠,师徒两个经常切磋剑术,在师傅的指点下,李白剑术进步很快.在游历全国各地的征途中,李白仍然苦练剑术,击剑技艺达到相当高的境界,李白就是凭着一身的好剑术独闯天下.
   
四、李白与劳动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李白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商人家庭,他从小就生活在劳动人民中间,对劳动人民所饱受的种种苦难都非常熟悉.在游历祖国途中,经常居住在平民家庭中.他非常同情劳苦大众,他经常拿出自己的盘缠接济需要帮助的朋友和贫苦农民,因此李白的朋友分布在祖国各地.他经常和一些贫苦出身的诗人交友,如和与他小十几岁的著名诗人杜甫是莫逆至交,和贫苦大众交友,他还写一些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及思想的田园诗.有一年盛夏,李白来到丹阳,看见一队纤夫赤身露体,拖着满载巨石的大船,在乱石滩上匍匐前进,沿途唱着悲哀的<<丁都护歌>>.烈火般的太阳,使他们的血液都快凝固了,捧起一捧江水来,一半却是泥土,勉强润润嗓子,又挣扎着向前.
   
李白站在岸上,目送纤夫的背影,心中无限的酸楚,竟不觉流下泪来.一阕新的<<丁都护歌>>从肺腑中涌出: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在李白的主张下,他的一双儿女都是和普通贫民结婚,居家过日子.
   
五、李白的两次婚姻。
   
27岁那年,正是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游历安陆云梦大泽,在安陆,李白和曾在高宗时期做过宰相的许幸师的孙女成婚.李白与这位许氏夫人相亲相爱,经常饮酒赋诗,生活的非常美满.李白在安陆先后住了十年,尽管他经常外出,,但许氏夫人一直住在安陆.李白旅行结束后,仍然回到安陆去.许氏夫人在安陆生了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孩,叫平阳;小的是男孩,叫伯禽.后来李白卖掉家产,带着许氏夫人和孩子,离开安陆,把家迁到任城(今山东济宁).745年,也就是李白45岁那年李白移家东鲁,这时他的夫人早已去世,两个孩子在东鲁居住.这年,李白又与宗氏结婚,宗氏也是相门之女,她的祖父宗楚客,在武后.中宗时曾3次做过宰相,后来因依附韦后,为玄宗所杀.他们结合时,宗家已经由衰弱中逐渐恢复.
   
六、李白非正常死亡之谜。
   
李白因永王案,受到牵连,在朋友的帮助下,特别是在当时军事最高长官郭子仪的举荐下,随幸免死罪,但被判流放夜朗.在经历了十五个月的流放之后,还没有到达夜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天,李白经过巫山,朝廷因关中大旱,宣布大赦,赦书规定:天下县禁囚徒,死罪从流;流罪以下,一切放免.李白又重新获得自由.
   
次年,李白在和宗夫人团聚后,又看望了一双儿女,仍不服老,决心白头从军,为国效力.可惜,走到半途,刚到扬州,就连人带马都病倒了.在朋友李阳冰的帮助下,病情逐渐有了好转.刚好些,他就要下床;刚能下床,他就叫人搀他散步拄着拐杖要出去.后来雇船到江中采石矶去饮酒作诗,从此再无消息.据朋友李阳冰根据他所留绝笔书推断,可能是酒后捞月失足落水.实际是恨自己身体不济,不能再为国杀敌,以洗刷自己而自杀身亡.
留下的只是伟大诗人的绝笔: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诀.
            
世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在起草李白扑告时,李阳冰和宗氏考虑到,按照古礼,溺死不祥,不能吊唁.而且有碍伯禽前途,因而一致决定,为亲者讳,写成"病故")
      
(东岳吟风于
2011年1月21日再稿)
http://s2/middle/6d01037ft9a525f20b621&690
http://s16/middle/6d01037ft9a5262783d3f&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