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齐鲁“夹谷会盟”(原创:历史故事)

(2011-01-20 11:31:56)
标签:

夹谷会盟

孔子

孔丘

会盟

齐鲁

东岳吟风

杂谈

分类: 小说习作

 

   http://s7/middle/6d01037ft9a3ee2144f96&690

                      ( 一 )

 

    在我国历史上,大家都知道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岂不知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子曰:治国以礼,为政以德。孔子一生注重“礼”和“德”,一生推崇周公。他总想找一诸侯国,以施展自己的满腹才华,辅佐国君成就一番事业。但一直未被重用。直到公元前501年,在孔子51岁的时候,才被鲁国鲁定公重用,先是被任用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县长一职)。由于政绩卓著,治理地方有方,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因此深受百姓爱戴。后来被提升为大司寇(国家最高司法长官)之职,位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甚至代行了宰相之职。这对一个非贵族出身的平民来讲,得到这样的重用,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孔子在这一职位上也充分展示了他的治国才能。他待人谦恭、办事认真,和大臣友善相交,配合默契,把鲁国治理的井井有条。当时的鲁国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周边国家都纷纷效仿。鲁国在孔子礼与德的教化中迅速崛起,经济很快也得到复苏。

 

                   ( 二 )

   

    鲁国的复苏与振兴也引起了相邻齐国国君齐景公的恐慌。一直以来,他早就想把鲁国等各诸侯国变为自己的附庸国,他想成就一番霸业,统领各诸侯。当看到鲁国任用孔子国家出现一派繁荣景象时,心中感到非常闹心。一来是后悔孔子在齐国时,自己听信了谗言没有重用孔子;二来担心鲁国的强大会给齐国带来威胁;重要的是他已感觉到孔子在鲁国的所作所为,将不利于自己成就霸业,孔子是他实现称霸诸侯的绊脚石。

    时任齐国宰相的黎鉏是个诡计多端的、阴险狡诈之徒,他看透了齐景公的心思。为讨得齐景公的欢心,以图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赶忙走上前来,为齐景公出谋划策:“主公是否在为鲁国的强大而担忧?是否在为鲁国重用孔子而烦恼?”

    当齐景公向他表露心迹之后,他贼眼一转,翘舌如簧:“臣有一计,可解主公之忧!我们不妨写国书一封,约请鲁国国君,明为表示两国修好,实为显示齐国之威,震慑鲁国,定将使鲁定公俯首称臣。”

    齐景公听了黎鉏的计策,正合自己心意,于是大大佳赏黎鉏。当即修书一封,送往鲁国,约请鲁定公于公元前500年6月15日在夹谷举行齐鲁两国友好会面,这就是历史上的“夹谷之盟”。

 

 

                        ( 三 )

 

    鲁国,接到齐国的邀请信,一时搞不清齐国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首要大臣们七嘴八舌,众说纷纭,难以形成一致的见解。只有孔子在那儿低头沉思,一言不发。

    鲁定公一时难以决断,去还是不去?见孔子不发话,就征求孔子意见:“孔爱卿,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办?”

    孔子经过深思熟虑,最后沉着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如果不去赴约,会失礼于齐国,实际也就承认了害怕齐国,反而会引火烧身。如去赴约,又唯恐有诈!我们不妨双管齐下,一方面我们从容赴约,以礼对礼,让齐国无话可说;另一方面,我们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有备而无患,即使齐国有诈,也让它难以得逞!”听了孔子不慌不忙的一番理论,大家交口称赞。从而敲定了鲁国按时赴约的决定。

    鲁定公就指派孔子伴驾赴约,随机应付各种险情。派大将申句须和乐颀率领精锐战车500乘保驾。经过长途跋涉,行军两日,于6月15日到达夹谷。

 

         

                       ( 四 )

 

    据专家考证,夹谷------在现在山东省莱芜市北部山区齐鲁长城遗址南(又一说,夹谷在今新泰市谷里镇龟山附近)。 夹谷地处齐国与鲁国交界地带,他在齐国的南面边境,据鲁国的北面边境相距不远,会场设在夹谷之南一空旷处,地面临时搭建了有三级台阶的土台,土台四周筑成了一个四方土院。院内又建筑了一堵隔墙,把整个土院分成东西两个对称的跨院。这就是作为主会场的坛和宫。

    齐国来参加会盟的代表是齐景公和黎鉏。

    两国君分宾主坐定,其他随驾大臣也相继各就其位。

    互相行礼之后,齐国司仪请奏“四方之乐”,得到齐王允许,会场响起了庄严而宏大的“四方之乐”。乐声响过,两国君各上三烛香,齐景公以东道主身份向鲁国来宾致欢迎词。

    “齐鲁两国,世代友好。齐侯欣闻鲁国大治,国泰民安,特聚会夹谷,以示祝贺。并约请鲁国永结同盟,亲如兄弟。齐国有难,鲁国支援;鲁国有难,齐国不会袖手旁观。天地为证,永结同盟,绝不毁盟。”

    两国相礼,祭拜天地,歃血为盟,将酒一饮而尽,然后又依次坐定。

    这时,只见黎鉏站起身来,高声宣布:“为了欢迎鲁国公及各位客人的到来,为祝贺鲁国的振兴繁荣,为两国结盟,世代友好,我们-----”

    话音未落,只见早已布置好的莱人舞着长枪、长矛、天乾等兵器,似魔如妖、如狼似虎地走上台来,在鲁定公面前舞动起来。还不时发出魔鬼似的吼叫。鲁定公哪里见过这等阵势,本来就有点胆怯,这时只见脸色发黄,腿都软了,差点从座位上滑落下来。

    一向注重礼仪的孔子,本就怀疑这些人的来路用意,见状,也顾不得礼仪,一个箭步窜到齐景公面前,做出对齐景公进攻状,这样既保护了鲁定公,又对齐景公造成威胁,怒发冲冠,双目圆睁,大声质问齐景公:“两国国君友好会盟,在齐国疆界怎会有裔夷之俘来扰乱,难道强大的齐国会容忍俘虏来扰乱侵犯盟会,武力威胁友好?这对神灵不祥。在德行上是失义,对人是无礼,您齐君不会做出这样无德无礼的事情吧!”

    齐景公本来就心虚理亏,见孔子这架势,听到这有礼有据的逼问,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不能作答。只得命令把这些莱人轰出会场。

    盟会结束后,齐景公准备设宴招待鲁定公,孔子担心其中又会有诈,说不准又闹出什么新花样,就对齐景公的近臣们说:“齐国和鲁国的旧典,你们难道没有听说吗?盟会都结束了,再设宴只是徒劳的,不会有什么收获。再说难道你们没有听说,像钟、馨这些礼器是不能走出国门在野外的演奏的,这样会对齐国不祥。”齐景公听了孔子的传话,知道鲁国已有所准备,只得取消宴会。

    晚上齐景公和黎鉏面面相对,齐景公很是沮丧,黎鉏贼心不死,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今天输了的,明天再赢回来,他在主子耳边嘀咕了好一阵,齐景公脸上露出了微微的笑意。

    第二天,是齐鲁双方正式订立盟约的良日,盟约的初稿早已有齐国拟订好,只是再想让鲁国看看,走走形式而已。初稿交到鲁国手中,孔子仔细看阅,忽然发现有这样一条:齐国出征时,鲁国须出兵车300乘相随,否则是破坏盟约。

    这是什么盟约,分明是想让鲁国成为齐国的附庸国,孔子看罢,气的手直哆嗦。

    会上孔子要求齐国对上述条例做出解释。齐景公见已被孔子识破,自知理亏,从牙缝中挤出一个理由:“齐鲁两国即已结盟,就应该前来相助。"

    “齐公这道理讲的好!那么齐鲁既已结盟,过去齐国占去鲁国的全部土地必须归还鲁国,否则就是破坏盟约。”孔子不失时机地抛出了杀手锏。

    齐景公和黎鉏,四目相对,无话可说,只得把这条写到盟约上,把侵占鲁国的土地全部退还。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夹谷会盟”。孔子凭借着超常的胆略,惊人的智慧,杰出的才能,凭借他雄辩的口才,赢得了这次会盟的最终胜利。是他“为政以德、治国以礼”思想在实践中的一次伟大的胜利。

          在创作中,参照了竟游主编《孔子》等大批历史文献)

                东岳吟风于2010年1月20日

http://s14/middle/6d01037ft9a3ee9afcdad&690

http://s4/middle/6d01037ft9a3eede7fe6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