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2023-12-29 09:04:24)
标签:

文学

阅读

美国

成长

伤痛

分类: 品读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几乎是以连续的方式读完,不曾读着读着扔下,更不曾读着读着读不下去,而是深陷其中,读完一章想接着读下一章……读完后,有种无以言说的痛楚:是沉重?是悲哀?是佩服?不清楚,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但它强烈而清晰。


作者塔拉和我同龄,她在17岁之前从未上过学,后来却得以拿下博士学位,这凭的是天赋更是意志,这份荣耀是无可比拟的,自愧不如。更让人无法想象的是她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家庭:父亲有躁郁症,母亲顺从,其中一个哥哥控制欲暴力……在这样的环境成长起来,她所承受的是非人的虐待,以至于她不得不借助心理咨询服务来回归正常的课业和生活。最终和父母决裂,无以为家,却在后来收获了另外两个哥哥和嫂子们的亲情,以及外公姨妈的亲情。


童年里,只有巴克峰和那列停止的火车,后来就开始帮助母亲制作精油,帮助父亲在废料场工作,承受哥哥肖恩的欺负和伤害,父亲的躁郁症害的全家人多次受伤,母亲在父亲面前无能为力,哪怕她拥有自己的事业——精油生产和助产士,肖恩的狂躁是谁都无法抵抗的,父母均无能为力,在她被伤害的时候,母亲只能选择视而不见,而不能很好的保护她,这在她的生长过程中形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以至于去了大学之后发作了恐惧症,由此可见,一个人成长,环境起着怎样的重要作用;父亲的偏见封闭了全家,正需要接受知识的她却被闭目塞听,在同龄人中被划为异类,没有朋友,没有认同,她是多么孤独,以至于后来无法和人正常交往,在大学里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她都处于孤立状态。


无论是肖恩将她的头按进马桶,还是用刀子威胁她,亦或是电话威胁她,等等这些,都说明她生活在危险之中,而父母,作为可以保护自己的成年人,却对这种事情无能为力,让她任人宰割,那种无助和挫败感,是让人难以承受的。他们家的偏见很严重,父亲认为教育是洗脑,不相信医院,只相信母亲的药草,以至于多么危险的状况都不去医院,靠母亲的精油治疗,最后完全发展成所有都是上帝的旨意……外公外婆和姨妈舅舅们,完全无法理解,大概这也是为什么最后塔拉会收获这份亲情的原因吧。


读完后,我思维一度混乱,无法理清脉络来写一篇读后感,但脑袋里又有很多思绪不停的乱窜,杂乱无章却又蜂拥而出。我想大概是我对塔拉的经历太过震撼而致吧。震撼中时不时的会有自己的经历掺杂其中,个中滋味更是五味杂陈,完全理不出头绪。


塔拉的传奇经历,是自己的幸运,也是很多人共同的努力,比如她遇到的好几位老师,所谓良师益友,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她在第一所大学的克里博士帮她申请奖学金,解决费用问题,把她推荐到剑桥大学,后来剑桥大学的教授又将她推荐到哈佛大学去做访学,最后成功取得博士学位,她的哥哥泰勒和理查德和她关系亲密,建立起来亲情圈,在她无助和沉沦的时刻,将她救回岸上。当然,她本身的努力更必不可少,比如愿意接受心理治疗,这需要足够的勇气,努力赶上功课,夜以继日,这需要毅力。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治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治愈?只不过有些伤口愈合的很快,但有些伤口哪怕结痂,还是很痛,哪怕不再流血,单单是疤痕,都足够让人疼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