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旗与蒙古交界。旗府达来呼布镇向北77公里就是策克口岸。

策克口岸海关大楼得设计独具匠心,像一位戴帽盛装的蒙族少女手捧哈达,又像一只白色的天鹅展翅欲飞,极具地方特色,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美丽。再来一张看看像不像。

策克口岸现在已经发展成内蒙三大口岸中陆路货运量最大的口岸。我们去的时候看到挂着蒙古车牌的各色汽车等着出关。蒙古车牌很有意思,国徽赫然印在上面。

这是防止闯关的利器,我们进关的时候互相大声地提醒着,可别一脚踩上去。

在等候出关的车流中,有很多这样的面包车,古董级,据说是前苏联时代的,经造、便宜、空间大,很受外蒙乡亲们的喜爱。

我也很喜欢,来张合影!

内蒙人看着外蒙人怎么都觉着那么亲切,站在一起,一个样子。这位蒙古大叔满口蒙语地打着电话,口音和我的额济纳旗同事没什么区别,多少带点甘肃味儿。

看这蒙古大叔的做派,是个常年跑边贸的老手了。在额旗的时,我的蒙族同事在饭桌前大声对我们说:“你们谁听懂我一句蒙语,我就喝一杯酒!”他环顾大家高声道:“Biqimaiduhairitai!”我听懂了,我说:“我喜欢你”,这哥们挺起高大的身躯立刻仰脖一大杯!——最美好的祝福献给他。
给蒙古大叔来张大半身,够酷吧。

策克口岸一般不对游人开放。我们等待入关期间,几个好友办起了酷,很有楼兰风情吧?

可以了,我们获准在规定时间内进入。大家慢步向北。去看看那片曾经的故土,那150万平方公里的美丽家园。


只能随着望不到头的货柜车流北望蒙古了,再往北就必须止步了。人们纷纷在界碑前留影,我也捏了一张,回来看了看,删了。谢谢界碑旁这位不知名的女孩,笑得很美,但心里想的肯定和我不一样。

这时,一个美丽的影子进入我的镜头,我按下了快门,被发现了。感谢宽容的善意,为我的额济纳之旅抹上了动人的一笔。

就到这里吧!在额济纳度过的短短3天,让我用了一个月描述。回忆是美好的,而这种美好会伴我一生。我对带给我这么多美好的人和物充满感激,就是这种感激伴着回忆,让生活变得特别有滋味,所以我爱旅行。

我和好友烟波浩渺
【永远的额济纳】(共5篇),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