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长寿桥小学有位有趣的科学老师,他叫徐闻音。徐老师有段时间留了一寸长的胡须,大家都感到很奇
怪,其实他是为学生而留:“留胡子,就是为了让孩子摸一摸,亲自感受须根的样子。”
就在几年前,徐老师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秋天的气息,独自去植物园捡了四麻袋落叶,用吊扇吹动落叶使之
翩然起舞,将秋天带进了课堂,生动的展示在学生眼前。
为了上好一堂关于“水”的科学课,徐老师足足做了十件事,不仅自己亲自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矿泉水和中
国不同江海湖泊的水,阅读诸多书籍,还带领孩子组织科学兴趣小组测试杭州延安路钱王井水质活动一年,而且
花费19天的时间在家长的帮助下从我国旱情最严重的贵州省六枝特区梭嘎乡沙子小学取来当时孩子饮用的水量在
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
徐老师的教学方式让我想到了一个词——本真。他将无形的静态知识,用最真实的方式,转化成有形的动态的,学生乐意接受并良好吸收的知识。
现在教育的失败之处就在于“课堂失真”。思维积习化使得许多老师上课只会照本宣科,知识是全部灌输给
学生了,但学生吸收情况却是相当不尽如人意。我们常常把孩子比作鲜花,老师比作园丁,如果一个只知道一味
浇水的园丁,那么他的花圃永远开不了姹紫嫣红的花,而一个懂得合理施肥浇水的园丁,他的花圃必定四季如
春,百花怒放。
课堂失真是每个教育者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课本知识是死的,但学生是活的。现在科技是发达了,老师上课准备好课件,通过投影仪,点点鼠标一堂课就过去了。看看课件,无非是将书本上的知识删删减减再搬到PPT上,加个视频,加点图片,走马观花看一遍,死的东西一样还是死的,学生只能照葫芦画瓢,换成我,一样会抱怨上课无聊没劲。打个比方,现在一直在宣传环保低碳。我想很多孩子根本没明白什么是环保,我们为什么要环保。给孩子看几张环境污染的图片,口头说教如果不搞环保世界会怎么样怎么样,然后让孩子写如何环保的作文,画几幅图画,组织低碳比赛就完事了,殊不知孩子根本没有树立环保意识甚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都不清楚,怪不得有孩子使劲憋也憋不出一篇作文,没办法,只好找家长在网上收集点资料,抄一篇教给老师就算完成任务了。老师完全可以带学生去看看被污染的水是什么样的,可以带孩子去塑料厂听听什么是噪声,在噪声下的感受是怎样的,可以去垃圾站看看什么是白色污染……
作为老师,不仅要有亲和、智慧的教学气质,有扎根课堂、坚守操守的人格风范,更要有有耐得住寂寞,敢于领先求真的学术追求。一个教育者,要改变教育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摒弃那些形式化的东西,认真钻研如何上好每一堂课,还原真实课堂,把教育当成天职,用博大的教育胸怀去做好这个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