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自救手册(二)
(2013-04-12 13:02:27)
标签:
健康心灵成长萨提亚心理健康抑郁症 |
分类: 抑郁自救手册 |
2. 遗传因素
很多人相信抑郁症是会遗传的。比如,家族中奶奶或者父亲有抑郁症,所以你也有。你觉得这是DNA在作怪,所以你无能为力。
这同样也是抗拒改变自己的一种巧妙借口:“是DNA出了问题,我改不了。”如果你认定这一点,那你也就别无选择,把自己的康复之路堵死了——是你自己堵死的。
美国知名心理治疗师,畅销书《清理情绪》的作者John Ruska指出,“被压抑的情绪日积月累,会导致人们长期的低落和躁狂——抑郁状态。抑郁并不是我们平时患的疾病,也不会遗传,然而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易于患抑郁症。抑郁是由于人们没有恰当处理自己的经历,而是采用惯常的压抑情绪的方式,导致自身精力耗竭。”
John Ruska的确提到“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易于患抑郁症”,但并不是因为遗传的原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家族几代人中都有抑郁症出现呢?用萨提亚的观点来看,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得来的。如果父母中有人习惯于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他们的某个孩子就会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无意识地学会并且习惯性地运作这种模式,等这孩子长大成为父母之后,又会将这种模式用同样的方式“复制”给下一代。所以表面看上去就好像抑郁症会“遗传”或者“抑郁症DNA”被复制一样,一个家族几代人都出现抑郁症患者。但其实被复制的并不是DNA,而只是模式,这是孩子通过后天的环境无意识地学到的。
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和科学家蒙台梭利博士指出,孩子在0-6岁期间,是各种心理功能形成期,处于“有吸收力的心智”阶段,会将周围的环境无意识地吸收进去。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个孩子向前走去》对此有生动地描述: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
或者几年,或者很多年。
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还有那青草,那绚丽的朝霞,那红色白色的苜蓿草,以及那菲比鸟的啾鸣,
......
所有的这一切,都成了这孩子的一部分。
当然,孩子看到的不光有美丽的紫丁香,还有荒乱的杂草和臭烘烘的狗屎。这就是抑郁症产生的根源:它来源于一种压抑情绪的模式,是在你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下,从父母那里看到并学会它,把它变成了你自己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在你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下一直在不间断地悄然运作,使得你的负面情绪在身体中日积月累。达到某个临界点之后,你的身体再也无法承载了,于是厌食(或暴饮暴食)、失眠、焦虑、恐惧、自杀企图等因人而异的各种心理和生理症状全面爆发,就像火山喷发一样难以控制,并且具有毁灭性。
(未完待续)
欢迎关注静怡的微信公众号“幸福部落”(搜索公众号XFBL2015),获取她更多抑郁症、心理学相关原创文章
作者声明:本书为静怡原创,版权归静怡所有。欢迎转载,以帮助更多的抑郁症朋友,转载请注明出处。本书作者并非为读者提供医学建议,也不是要把任何方法在未经医生允许的情况下,作为治疗的方式推荐给读者,直接或间接地用于处理生理、医学或心理问题。如果你自己使用本书中的任何信息,这是你的权力,作者对你的行为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