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天才成长之路的启示----读《一个天才的物理学家的成长之路》

(2024-06-30 15:33:55)
标签:

书评

文化

杂谈

      在《三联生活周刊》2024年第24期上读了主笔苗千的介绍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的一篇报道《一个天才的物理学家的成长之路》,有些感触不吐不快。

      李政道这个名字对现如今的不少人来说,应该不是很熟悉的,毕竟他的成名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被国人熟知也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也太久了。但是,对于这样一位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为中美学术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我们不应该忘记。而毕业于剑桥大学的物理学博士苗千的这篇文章以一个物理人的视角让我们走进了李政道的成长之路,去感悟他的成长历程、杰出贡献、过人天赋,让一个天才再次走进我们的视野。我读这篇文章,从李政道成长之路上的点点滴滴,感到有几点启示与大家共享。

       启示一,天才是需要磨砺的。

       说李政道是天才,是因为少年时期的李政道几乎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基础教育,从15岁起就远离父母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屡经危难。日后能够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着实令人惊叹!1926年出生于上海的李政道家境优渥,父亲的化肥生意十分兴隆。李政道和哥哥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平静的生活被打破。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15岁的李政道开始了逃亡生活。一路上充满危险的逃难生活,一直没有让李政道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他为了完成学业,先后在江西的赣洲联中、浙江大学、西南联大求学。特别是在南迁的颠沛流离的求学道路上结识了对他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名师束星北、物理学家王淦昌、吴大猷等。

     名师遇到天才学生,自然会碰撞出火花。得到名师指点的李政道很快便展露出作为天才物理学家的才华和潜力。1945年8月,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先后投下两颗原子弹,促成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曾经的最高机密、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公之于众。当时,蒋介石仿照该计划,成立了“种子计划”,拨款5万美元,派遣物理学家吴大猷、数学家华罗庚和化学家曾昭抡三人,各带两名助手,赴美学习原子弹技术。最终吴大猷选择了当时只有19岁、刚刚完成大学二年级学业、但却是公认的天才的李政道,开启了他作为物理学家的生涯。他31岁和杨振宁一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二年轻的诺奖得主。

      李政道的这段经历正应了那句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天才不经生活的摔打难成大器,温室里是培养不出迎风傲雪的花朵的。

      启示二,天才之所以成其为天才,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

      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李政道身上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善于独立思考、能够提出独到见解,不随波逐流。这种治学风格的养成,和他早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养成的依靠自学获取知识的习惯有直接关系。“也正是这样的学习经历,让李政道习惯于通过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解决问题。”“他真的想通过自己去理解一切。他不读别人的论文。如果他听说了一些问题,他会尝试着自己解决。所以在他职业生涯中写的相当多的论文是取自别人已经确定的主题,然后他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整理。有时这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一个相同的事情,但有时他是全新的,并且在其中添加了新的思想----这就是他的特点。他认为没有什么是表面上的,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达到完全理解。所以他经常会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李的学生物理学家诺曼.克里斯特)。

      当一些人抱怨生活的艰苦和危险苟且偷生时,李政道却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后来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当一个人生存很艰难困苦的时候,你问他活着有什么意思,为什么活?在战乱和饥荒中到处都在死人,死跟生是很近的,总要有一个动力让你觉得要活下去。对我来说是什么动力呢?我看了那套商务印书馆的大学教科书,知道了自然界居然有定律的!所以觉得人生研究一下这个倒很有意思......每一个个人都有生存的意义。都是生命,可我跟蚂蚁不一样,我可以了解这宇宙是怎么演变的。世界万物遵循什么规律,而蚂蚁不能。”这样与众不同的思想恐怕正是区别于普通人的过人之处吧,要知道那时的李政道还不到20岁!

      启示三,天才也要有与人沟通的智慧,不能是“书呆子”。

      作为一个天才的科学家,李政道不是一个一味在科学海洋里遨游而不谙世事的“书呆子”。“李政道非常善于从不同的立场出发,通过与人交流沟通,最终说服对方。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物理学家进行研究所需的聪明才智,而是一种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与人沟通,甚至带着一点市井色彩的现实智慧。可能正是因为从少年时代便一人独自逃难,饱尝生活的辛酸,才让李政道拥有了这种智慧。善于沟通和劝说,以及善于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也成为李政道个性中一个鲜明特征。”也正是拥有这样的特殊的“智慧”,在20世纪70年代末那个特殊年代,协调中美两国高层,反复游走中美各个机构之间,最终促成了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让900多名中国学生得以赴美学习物理学,此举极大促进了中美两国的物理学发展。

      李政道之善于沟通,还表现在他对爱情的追求上。他为参加一场心爱之人邀请的舞会,刻意减肥并参加舞蹈培训班学习,这种“罗曼蒂克”和一个严谨的科学家来说,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也正是李政道的独特个性所在。

     “李政道一生之辉煌,不只在于其天才的迸发,领悟宇宙之道;更在于作为一个人,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之有为。他在最大限度上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这是一个天才的故事,但实际他是关于更多的人。”这是作者对李政道的由衷赞美也是对李政道的中肯评价,确实当之无愧!

      如今,李政道老人已98岁高龄了,虽然他已淡出公众视野,但他的成就却长久地留给了人们,他的成长经历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无裨益的启示。

一个天才成长之路的启示----读《一个天才的物理学家的成长之路》一个天才成长之路的启示----读《一个天才的物理学家的成长之路》一个天才成长之路的启示----读《一个天才的物理学家的成长之路》一个天才成长之路的启示----读《一个天才的物理学家的成长之路》一个天才成长之路的启示----读《一个天才的物理学家的成长之路》一个天才成长之路的启示----读《一个天才的物理学家的成长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