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7宝帮你防秋燥

(2011-09-19 09:20:54)
标签:

“秋老虎”

外感风热

风寒感冒

秋燥

生姜汤

健康

分类: 保健养生
 一、生姜
  俗话说:“常吃生姜,不怕风霜”。生姜对大脑皮层、心脏、延髓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均有兴奋作用,着凉感冒时喝热姜汤或者可乐生姜汤,散热止痛效果极佳。
  不想做“药罐子”的朋友可以到超市的冷藏柜 选一份朝鲜族桔梗拌菜,洗去上面附着的辣椒之后吃下它。它一样是真材实料的润燥高手,对音哑、胸闷不畅、咽痛喉痒很有效。
  二、苏叶
  对风寒感冒很有效。秋季可以采到新鲜的紫苏叶,直接吃是最简单的润燥办法,也可用热水焯过后倒入调料腌制成泡菜。
  每天吃6-15克,补气安神,养血养心,可预防凉燥引起的脾虚食少,体倦乏力,伤津口渴。
  三、陈皮
  最常见也是健脾燥湿最具功效的药材。每天用3-10克陈皮泡水喝,润燥同时还可养颜 。另外陈皮在试管内可抑制葡萄球菌、卡他奈氏菌、溶血性嗜血菌的生长,所以还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可以清热、降气化痰。可治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配紫苏、生姜等中药就可治风寒感冒。我们的身体刚从夏季过来还不能适应秋天的气候,面对“秋老虎”的燥脾气,身体机能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进补,滋润脏腑。秋燥是由秋天的燥气而成,分为凉燥与温燥。
  四、贝母
  又叫川贝母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咳、咳痰带血。贝母炖梨对天气亢燥、体质火旺、声音不扬有食疗功效。
  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疗效。可治疗外感风热的发热咳嗽、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等症状。
  用于阴虚肺热干咳、骨蒸劳热 、肌肤枯燥、口苦烦渴。尤其发热后未完全平复、出现烦躁心悸、入夜后更明显者,饮用沙参甜枣茶效果立竿见影。
五、杏仁
  又名杏实,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 、铁等营养成分,可降气止咳平喘,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有小毒,不可生吃,可以尝试自制杏仁豆腐。杏仁粉 冲水喝也可以润燥。
  六、豆豉
  解表 除烦,宣郁祛毒。 治伤寒热病、寒热、头痛、烦躁、胸闷、烦躁满闷。
  可作为烹调辅料。
  七、菊花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能治外感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等。
  “桑叶菊花饮”桑叶和菊花用沸水泡后盖上盖子焖15分钟即可,每天坚持,应对秋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TIPS: 对付秋燥的6大原则
  1、既要营养滋补又要易于消化吸收。多吃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2、少辛增酸。适量吃葱、蒜、辣椒等,多吃水果蔬菜,以酸味为主。
  3、甘淡滋润。蜂蜜、芝麻等食物及滋补脾胃有养肺润肠之功用。
  4、早上喝粥。沙参粥,杏仁粥都是润燥的粥品。
  5、平衡营养很重要。虽然秋季以甘、淡、酸、润的食物为主,也不要忽略了其他食物的补充。
  6、应忌苦忌燥,以防助燥伤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