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种食物的功效 美容保健两不误
(2011-01-26 11:13:17)
标签:
保健养生食物功效南瓜土豆胡萝卜美容健康 |
分类: 保健养生 |
卷心菜:又称包心菜。味甘,性平。入肛、肠、胃经。具有清热散结,健胃通络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卷心菜富含营养素及微量元素钼,富含果胶和纤维素,它具有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防癌、抗高胆固醇血症等功用。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其有健脾养胃,补肺,固肾,益精的作用。我国食用山药己有3000 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它就被誉为补虚佳品。现代研究证明,山药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供给大址的黏液蛋白,这是一种多糖蛋自质,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的弹性。
芋头:味甘、辛,性平。入脾、胃经。具有解毒消肿,益胃健脾,调补中气,止痛作用。现代研究,芋头是碱性食品,可用来防止胃酸过多症;芋头含有丰富的黏液皂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生芋有小毒,切忌生食,食时必须熟透。
胡萝卜:味甘,性平,无毒。归脾、肺经。能养血明日,健脾消食,补气生血,行气化滞。现代研究认为胡萝卜富含α和β 胡萝卜素,这是两种强抗氧化剂,能减缓有害物质对细胞的侵害。
南瓜:味廿,性平,无毒。归脾、胃、大肠经。能补脾利水,解毒杀虫,退热,止痢,止痛,安胎。清代名医陈修园说:“ 南瓜为补血之妙品。” 现代研究,南瓜含有大量的亚油酸、软脂酸、硬脂酸等,可降压降脂。
土豆:味甘,性平,归经入胃、大肠。可补气健脾,和胃调中,适宜于脾虚体弱,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土豆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素。对土豆,各国有许多亲昵的称呼,法川人称它为“ 地苹果” ,德川人称它为“ 地梨” ,俄罗斯人称它为“ 第二面包” 。德国人常用土豆来治疗消化不良,做法是将两颗削了皮的土豆放入果汁机打成汁饮用。
芹菜:味甘、辛、性凉。入肺、胃、肝经。具有平肝清热,利湿治淋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芹菜含铁量较高,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食物纤维,有清肝热、降低血清胆固醇、促进体内废物的排泄、净化血液等作用。芹菜有水芹和旱芹之分,入药以旱芹为主。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韭菜:又叫起阳草,长生韭等。味辛甘、性温、无毒。归经入肝、脾、胃、肾。能补肾益阳,调和脏腑,行气活血,增进食欲,暖胃,下气,散血,除湿。韭菜辛辣温热,虽有壮阳益肾祛寒之功,也能引发皮肤疮毒,多食令人口气发臭和目眩。患有痈疽疮肿及皮肤癣、皮炎、湿毒者忌食。热症、阴虚火亢者慎食。韭菜难以消化,不宜多吃。
菠菜:味甘,性凉,冷滑,归胃、大肠、膀肤经。能养血、止血,润燥,利五脏,通肠胃,开胸隔,下气,调中,止渴。现代研究认为菠菜还含有女性和中老年人比较容易缺乏的矿物质一一镁。菠菜炒熟食用,其性平和,对肠胃虚寒病者影响不大;但煮汤食用,却有寒冷滑润之性,因此虚寒症、腹泻以及尿路结石者忌食。菠菜含草酸较多,放在沸水中烫一烫,可以去掉过多的草酸。
油菜:味甘,性凉。入肝、肺、脾经。具有行瘀散血,消肿解毒作用。油菜花的花粉团呈黄色,生物类黄酮含量相当高,对抗动脉硬化、降血脂、增强毛细血管弹性、预防脑卒中、静脉曲张性溃疡等都有很好的食疗效果,油菜花粉的功效还有很好的抗辐射、抗肿瘤、止咳、祛痰和平喘等食疗作用。
枸杞头:春季时令野蔬,取嫩头,可清肝明目,补虚益精,清凉微苦。清炒凉拌均可,能清凉降火,清利头目。对于春天头晕目眩,目赤红肿的肝阳偏亢的合适,对治疗高血压和高血脂较有效。强筋骨,补虚劳。
马兰头:食其茎叶,微甘辛凉。通常切细凉拌,清凉败火,对于口舌生疮以及春季肝炎或者肝胆疾病有利,有时对痔疮和痔疮出血也有效。
荠菜:性平味甘,有利水、止血、健脾、明日功效。野生荠菜有一股清香,多与豆腐烧汤或包馄饨食用。对于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炎、乳糜尿、水肿等;对于各种尿血、便血、月经过多出血、咯血等出血;以及肠炎、痢疾、腹泻,结膜炎、青光眼等有效。另外春季小儿麻疹、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荠菜有预防治疗效果。
竹笋:时令菜,性微寒,味淡。具有清热化痰,利水通便功效。对于风热、肺热咳嗽,痰多者食用;对于小便不利,下肢水肿或腹水者适宜;可用于减肥,大便秘结。由于纤维素多且粗,胃病者或消化功能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