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陌陌
陌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62
  • 关注人气: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捉迷藏的昆虫 大班科学活动的反思重构

(2016-10-28 10:23:41)
分类: 我的世界

领域

科学

活动类型

 

活动内容

爱捉迷藏的昆虫

活动来源

幼儿园课程指导P239

实施时间

201661 周三上午

活动目标

1.了解昆虫有着各种不同的保护色,萌发探究昆虫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2.学会细致地观察图片,发展视觉的敏锐性。

活动重点

了解昆虫有着各种不同的保护色,萌发探究昆虫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活动难点

学会细致地观察图片,发展视觉的敏锐性。

活动准备

昆虫挂图一张(昆虫的保护色:蝗虫、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瓢虫)

活动过程

教学反思

活动环节

预设时间

一、出示昆虫挂图,寻找昆虫。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昆虫图,这些小昆虫爱与我们捉迷藏,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们藏在哪里?

  2、幼儿开始寻找图里的昆虫。

二、教师设疑,引导幼儿寻找答案。

  1、师:小朋友,你们找到了哪些昆虫?为什么有的昆虫你没有发现?

  2、师:你发现这些昆虫中哪些颜色最多?为什么?

  3、师:你认识这些昆虫吗?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三、倾听故事《捉迷藏的昆虫》,认识保护色。

  1、师:昆虫有自己的敌人,许多小鸟都喜欢吃昆虫。小鸟飞得快,一下子就会捉住昆虫。昆虫常常会想办法躲起来,让小鸟找不到自己。

  2、师:花螳螂刚生下来的时候,还是幼虫。它躲在花朵的中间,就像花蕊,小鸟怎么也找不到它。枯叶虫就像一片破叶子,它爬到树枝上,停在那里,就像小枝干。要是不仔细看,谁也找不着它。如果没有这样的本领,昆虫就很容易被它的敌人吃掉。

  3、师:小朋友,想一想,昆虫的这种保护户自己变色的方法叫什么呢?

四、师幼交流,认识几种常见昆虫的保护色。

  1、师:小朋友,你知道昆虫保护色的方式有哪几种?

  2、师:请小朋友互相讨论一下,也可以向同伴介绍一下。

  3、师小结归纳:有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相同相似的昆虫。

  如:螳螂、枯叶蝶。有身体颜色会随着环境而变化的昆虫。

  如:蝗虫。有身体颜色鲜艳,警告对方自己是有毒的,不要伤害自己的昆虫。

  如:瓢虫。

  4、师: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请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昆虫,继续探讨昆虫的秘密。 

2分钟

 

 

 

 

 

8分钟

 

 

 

 

 

 

 

 

 

 

 

 

 

 

 

 

 

 

 

 

 

 

 

 

8分钟

 

 

 

 

 

 

 

 

 

 

 

 

 

 

 

 

10分钟

在自然界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幼儿与动物更是有着不解之缘。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奇妙的动物世界是那样令人着迷,对孩子们来说这一切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中班宝宝已有了对动物的认知基础,并表现出对动物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海马爸爸为什么会生宝宝?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为什么还能长出新的来?蜜蜂的家是怎样造的?小动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等等一串串的问号,吸引着幼儿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根据中班孩子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奇妙的动物》这一主题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昆虫的活动。为了培养和激发幼儿对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好奇心,使幼儿更直观、生动地认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生存方式,我设计了《捉迷藏的昆虫》这一活动。 本次活动中我将运用游戏法、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课件演示法、观察法、归纳法等,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爱玩游戏更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在活动的导入部分,我创设了游戏的情境,采用了游戏捉迷藏的方式,将幼儿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为后面整个活动的氛围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游戏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捉迷藏的昆虫,引导幼儿找出画面中的昆虫。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有些昆虫不容易被发现,从而引出保护色一词;通过科学小常识的讲解,使幼儿进一步加深对昆虫如何使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理解。由此延伸出其他小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以及士兵作战时是如何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最后再次通过一个小游戏,巩固本次活动的核心内容,加深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并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