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同为亚洲人,华人在美国高科技公司的地位要远低于印度人。美国高科技公司大部分高层职位都为印度人占据,而华人在其中的比例非常低,这是为什么?是华人不够聪明吗?不够努力吗?都不是,是华人缺乏影响他人的能力!
所谓影响力,就是在情感上影响和感召他人的能力。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情感格局大,充分的开放和包容他人。而在这方面,中国文化是非常弱的,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华人很难开口赞美他人,即使是最亲密的家庭成员之间,中国人也羞于表达感激和赞美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中国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少受到父母的鼓励和赞美,普遍在一种情感体验匮乏的状态下长大,自然是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来赞美他人了。
那什么中国文化不喜欢赞美个人呢?因为中国文化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化,或者说是一种较为原始的文化。这种文化积淀的更多的还是一些原始的情感模式,比如崇拜祖先、鬼神、集体偶像、权力等等。在这样的情感模式中,个人是不存在的,甚至是羞耻的,自然也是不应该被赞美的了。所以在汉字文化中,祖先、天地、帝王权贵、集体偶像都是可以被大肆赞美的,恰恰就是个人不能被赞美的。如果一个人渴望被赞美,那他就是有“私心”,是可耻的;如果一个人喜欢赞美他人,那他就是巧言令色的“小人”;如果人们之间相互赞美,那就是“恶心肉麻”。总之,只要是普通个人得到美好的体验,汉文化就一定要给予羞耻化。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一个人怎么可能获得基于个人的美好体验?又怎么可能培养其大的情感格局去关爱和赞美他人?最后培养出来的必然都是追求权力的人,因为只有拥有了权力才能获得尊重和赞美。
中国文化在类型上来说,还是一种上古时期的文化,且这种文化一种没有得到根本性的革新和升级。在核心的情感内核上,它还是原始的。在这种文化类型中,除了天地、鬼神、祖先等不在场的东西之外,恐怕就只有帝王和权贵感觉好了,因为他们独享了所有的赞美之辞。普通人既没有资格被赞美,也没有资格赞美他人,以至于中国人在家庭之内都不敢相互赞美,可见这种文化对人束缚之深。
中国文化这种贬低个人存在的文化,自然造就了一种狭小的情感格局。我们身处这种文化并不觉得如何,但一旦与外界的人接触,就马上显出一个“小”来,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在任何群体中,华人都很难建立起号召力,很难获得领导地位,普遍的被边缘化。
在国际交往中,我们这种狭小的情感格局也表露无遗。比如对于先进文明的态度,我们就很难做到由衷的赞美和仰慕之情,更多的时候,我们往往对比我们先进的文化给予一种贬损性的解读,比如奇技淫巧、坚船厉炮、腐朽没落等等。而对于那些真正落后的,比我们更为封闭和狭隘的文化,我们则从不吝啬赞美之辞,这其实就是一种不包容的表现。情感格局如此之小,怎么可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呢?所以,所谓中国文化的封闭性,其实就是情感格局的狭隘性。
中国人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必须先扩大自己的情感格局,对于比我们强的个人和文化,我们要由衷的赞美;对于不如我们的个人和文化,也要热情的鼓励,这样才能成长为一个现代人,一个具有开放格局的人,我们才能真正融入现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