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羽生结弦《筑梦人生》(下)[2017-18赛季]

(2018-09-16 18:57:58)
标签:

羽生结弦

筑梦人生

分类: 筑梦人生
http://s5/mw690/001ZA3n9zy7nFHowAjq24&690

  

请自觉购买 羽生结弦《筑梦人生(夢を生きる)》一书

本翻译仅供交流,转载注明出处,严禁一切商业用途


目录

2015-16赛季

奥运冠军面临的全新挑战

冰演——震撼心灵的地方

赛季开幕

3世界最高得分330.43的真相

4世锦赛银牌的分量

波澜起伏的赛季结束后

2016-17赛季

6进化的预兆——从2个月的空白期学到的东西

大奖赛总决赛四连冠——回顾各次比赛

胜利就在理想前方

2017-18赛季

迈向历史的第一步——再度刷新世界纪录

10 平昌冬奥会 特别访谈


羽生结弦 略年表

后记

 2017-2018 赛季概况

平昌奥运赛季开始了。事关胜负的这一年,羽生选择的两套备受瞩目的节目分别为:短节目选自肖邦的《第一叙事曲》,自由滑《SEIMEI》选自电影《阴阳师》。这两套节目在15-16年赛季接连刷新了世界最高记录,是最强的两套节目。

羽生完成的状态非常好。赛季的首场比赛是于9月份举行的Autumn Classic,在这场比赛中,羽生刷新了短节目的世界纪录。也有受到右脚膝盖不适影响的缘故,羽生在自由滑中出现了失误,排名次于Javier Fernandez(西班牙)位列第二。

接下来羽生参加的是,于10月举行的大奖赛系列的首战俄罗斯杯。在俄罗斯杯上,羽生自由滑中首次成功地完成了4Lz。这是羽生继4T4S4Lo之后掌握的第四种四周跳。虽然比赛最后排名第二,负于陈巍(美国),但羽生朝着奥运会连冠这一目标,扎扎实实地迈进着。

然而,在11月举行的NHK杯上,羽生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突发事故。在赛前的正式训练上尝试4Lz时,羽生在跳跃落冰时右脚踝受伤。医生诊断伤情为“右脚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羽生因此退出了NHK杯比赛,同时也失去了参加12月份举行的大奖赛总决赛的机会,与总决赛五连冠失之交臂。

虽然当时根据诊断,痊愈只需要3-4周的时间,但伤势比想象中的严重,12月份举行的事关奥运会参赛选手选拔的全日锦标赛羽生也未能参加。

在羽生未能参加的比赛中,以四周跳为武器的年轻一代选手的表现也十分引人瞩目。

在大奖赛总决赛上,陈巍(美国)拔得头筹,宇野昌磨(丰田汽车)以小分差惜败夺银。金博洋(中国)因伤缺席,老将Javier Fernandez(西班牙)、陈伟群(加拿大)也获得总决赛的门票。

全日锦标赛上宇野蝉联了全日冠军,田中刑事(仓敷艺术科学大学)排名第二。根据这个结果,宇野和田中被选为奥运会代表,而拥有世界排名第一等多项成绩的羽生也顺利入选日本奥运代表队阵容。

羽生并未出现在20181月举行的四大洲锦标赛的参赛名单中,这也意味着冬奥会作为他回归赛场的复出战的可能性变高。右脚踝处的伤情的恢复速度比预想中要慢,新年过后,他重新开始进行上冰训练。

 

9 迈向历史的第一步——再度刷新世界纪录

伴随着冲击,奥运赛季开始了。在首场比赛Autumn Classic中,羽生以112.72分的成绩一下子刷新了短节目的世界纪录。这一成绩是在右脚膝盖的不适、选择回避4Lo的情况下创下的。在接下来的大奖赛系列的首战俄罗斯站上,羽生首次在比赛中挑战4Lz即成功完成。朝着奥运会连冠这一目标稳步向前的羽生选手,向我们回顾了赛季初期的两场比赛,述说他为迎接平昌冬奥会所做的计划。

 Autumn Classic结束了

——回顾赛季首秀,在Autumn Classic20179月,加拿大 蒙特利尔)上有什么收获?

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我非常深刻地认识到如果只是挽回得分的话是远远不够的。

尤其是在那场比赛中,得分点全部在节目后半段的部分,从这一点来说,在节目的后半段开始,我有了必须要做点什么的气势,而且后半段的构成在那个时候就差不多开始稳定了,因此我也有了自信。(后半的)第一个4T出现了失误,抱着不做点什么可不行的想法,结果第二次也失误了。那种在混乱中采取的做法是比赛时特有的产物,所以首先能在首战上获得这样的感触我觉得挺好的。但与此同时,因为我满脑子都想着要做点什么去挽回,因此丢掉了许多分数。这次,我只跳了一个3A,因为本来(节目)是按照我自己理想的构成去编排出来的,我不想去破坏节目本身,所以我很不喜欢改变节目的构成。从这一层意思来说,虽说不是什么策略,但在万一的情况下,遇到(需要调整构成)的时候,并不是只有进攻才是唯一增加分数的方法,这是一场令我充分地感受到了并非“进攻=增加得分”的赛季首场比赛。

——你是带着怎样的目标挑战首场比赛的?

在首场比赛上我是很想跳4Lz的。在自由滑上跳4Lz,还有4Lo,节目的后半段完成三个四周跳以及3A,能够在实战中好好去尝试这样的构成是我最大的目标。实际尝试了之后,我意识到这个构成给脚带来的负担非常大、自己必须得加以注意才行,正面地学习到了这些方方面面。此外,在面向比赛进行的训练中,我的技术大幅地得到了提升,也掌握了各种不同的跳法,虽然在实际比赛中没能挑战(4Lz4Lo等)全部的构成,但是我也学习到了为了达到那一目标而进行努力的过程。

——你告诉媒体“谨慎对待膝盖出现的不适”,那么是否因此考虑过不参加比赛?

于我来说,左膝的受伤我有着像阴影般的记忆,2013年世界锦标赛时,因为受伤,治疗膝盖就花了两个月的时间。

可以说是年少气盛,在那个时候膝伤严重到连路都走不了了。(为了世锦赛)不断练习4S,同时还要提高滑行的质量,很多方面都继续着,最终膝盖出现疼痛、留下了令我十分懊悔的回忆。这一次,如果我还是那样拼命练习的话,连10月份的大奖赛首战都会赶不上。一旦赶不上大奖赛,就要在全日锦标赛上一次定输赢负。全日锦标赛结束之后,之后的比赛就是平昌冬奥会的话,一定来不及进行调整。那种情况下的不安是最大的,因此要作出参加这次比赛这样的判断,并非易事。

 

关于短节目的成绩刷新了世界纪录

——尽管如此,凭借降低了构成的难度的短节目刷新了世界纪录,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某种意义上,我放心了。万一身体状态不好,4Lo的状态也不如意的情况下,但是又是一场必须要赢的比赛,奥运会也好全日锦标赛也好,到了必须要赢的时候,自己是否能凭借这个构成赢下短节目的比赛,可否拔得头筹,有那么一瞬间,我的脑海里确实闪过这样的想法。但是最后,在自由滑结束之后回头想想,我深刻地意识到果然没有挑战就不会有动力。

——用4S也刷新了世界纪录。即使不去挑战高难度的构成也可以,但是作为一名运动员,你还是做了挑战,对吧?

是的,当然。在我的印象当中,从《第一叙述曲》一开始的旋律开始,大一字进入4S再接大一字滑出,在这之后做旋转,我对这样的构成本身并不是没有意象的,以这样的构成去完成这一节目我认为也是完成过程中的一环。或者说,或许是通过这个比赛实现了这一环。

但是,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第一叙述曲》就意味着(有)4Lo(的构成),我认为有了4Lo才能看到的目标、还有(有了4Lo)才有了在某些地方有所改变,这是存在的。虽然每个人感受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但对于我来说,现在这段旋律是因4Lo才存在的, 如果不能完成那个4Lo的话是没有意义的。做不做4S,有没有这样的想法,跟这些都没有关系,在我的脑海里已经形成了那个地方就应该是4Lo这样的想法,所以内心没有产生过一丝动摇。

 

关于4Lz

——Autumn Classic回来后就马上用当初编排有4Lz的构成开展训练吗?

并不是马上。首先必须要确认4Lz能不能跳成功,而且虽然4Lo在(Autumn Classic的)比赛正式训练中也练了,但最多也就一天练一个左右。首要任务还是要将身体状况恢复到能进行挑战的程度,在这之后再慢慢地加大训练量反复练习。不做跳跃的时期、跳不了的时期持续得太久了,因此会有一种印象在渐渐地消失的感觉。

——要恢复跳跃的感觉其实很难吧。

4Lo已经快要接近恢复了,但在4Lz这一跳跃上,我的身体对这个跳跃的记忆没有达到那种程度(不像4Lo可以比较快地恢复)。大脑也并没达到能够记住那样的感觉的程度,所以可能(重拾4Lz)更接近于重新去掌握打磨吧。

——在今年的冰演的练习上,跳出了很漂亮的4Lz对吧?

夏天的练习是带着很好的意象进行的,而且也得到了很好的技术层面的支持,集中精神完成了跳跃训练。当时那个阶段,还不需要进行完整的合乐训练、也没有必须要做什么的焦虑感,我想要在节目中加入4Lz的心情很强烈,所以精神很集中地进行了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因为这些条件都凑在了一起,我不仅是技术层面(得到了提升),也建立了很好的跳跃意象。

 

大奖赛俄罗斯站结束了

——在大奖赛首战俄罗斯站(10月,莫斯科)上,你按照原定的构成进行了挑战,对于使用了新构成的自由滑你有什么想法?

果然还是很难啊。但是,如果是要在自己心中找到一个妥协点的话,不错哦,即使出现了两次左右的失误也拿下了第一名啊。开头的4Lutz结束后,在4Lo跳空的情况下还能接着完成三周跳,至于4S,尽管轴有些歪了但也没有跳空,我觉得不错。  

节目后半段的4T,因为起跳时机完全没有把握好空成了两周,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在这之后的三个跳跃(4T+3T3A+2T3A)印象上我觉得也是以很好的形态完成了。

虽然跟以往的首战相比,这次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但是这一次,像从Autumn Classic前和Javier Fernandez选手角逐,亦或是像这次的比赛那样和陈巍选手竞争,我一边设想着这些情况一边练习。我想应该是因为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完善这套节目才带来了今天这样的结果。

每一年每一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带着焦虑的情绪迎来了大奖赛系列的首场比赛,我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有这方面的原因,我也知道在这个时期伤病是最多的,因此在这个时期兼顾训练和防止受伤是非常难的。但是因为我比往年要滑得更投入些,我感觉节目融入到了身体中去。

——节目很早就完工了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在Lombardia Trophy 和美国的US International这些挑战者系列赛事上其他的选手滑出了很好的成绩,完成了四周跳等,你应该会听到很多这样的新闻,你是如何去接受这些消息的?

我是有过焦躁的。从至今为止从事花样滑冰积累到的经验来说,尽管并不喜欢但还是明白自己是属于起步缓慢的类型。但是我真正思考的是,与至今为止的大奖赛系列的首战相比,这次的分数提高了30分左右。这么去想的话,这个赛季的训练质量和之前的就完全不一样,至今为止积累的东西的重量也完全不一样。

训练也好私生活也好,怎么做才能把它们全部运用到滑冰上呢,考虑着这些度过每一天。当然,也有不出成绩非常痛苦的时候,但是要积累的东西毫无疑问就已经在积累着了。

 

迎接奥运会

——正因为这是奥运赛季,有没有什么让你觉得和以往的不一样的地方?

尽早让身体做好准备是我非常有意识地在做的事情。索契奥运赛季的时候虽然也是这样,但是我感觉如果三月的世锦赛上不能达到巅峰状态的话就不像话了。如果在奥运会上没能发挥好的话,会是因为滑得不够熟、效率不够高、提高跳跃的精准度的方法也不够有效等等,没有好的发挥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是能够预想得到的。像十六、十七岁时的那样,“啪啪”地跳了又摔,但是身体会从中吸收经验产生记忆所以没问题,但是现在已经不能像那样去做了。果然,还是得做一些符合现在身体状态的训练。但是现在练习的动作比那时候要难得多。恢复力也完全不一样。这个赛季是让我感受到自己必须要一边配合着身体的很多方面一边进行训练的一个赛季,也是让我体会到要进行怎样分量的高质量训练(才能有好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赛季。

——羽生选手你的身体变得强壮许多,改变了增加肌肉的方法了吗?

我并没有刻意地去做这一方面......

——羽生选手平时给人的印象是身材很纤细的,实际上是有肌肉且很紧实的身体呢。

一般来说的像举重训练那样能够使肌肉变得很大块的训练我都没有做。

原本我的体格就比较纤细,或许也正是因为属于非肌肉体质,所以才能跳出轴比较细的漂亮的跳跃。但是从稳定性这一方面来说,体格结实,重心偏低,即使轴有所偏离也能够收紧躯干完成跳跃,我认为这种类型的选手在完成跳跃的时候比较有优势哦。

不过,我一旦在跳跃上开始那样做的话,虽然也会稳定,但自己(跳跃的)优点就会消失。缺乏稳定性,是我的弱点。比别人加倍地紧张,比别人更加有压力,也是导致在正式的比赛中跳跃的精确度降低,或者说如果不能严丝合缝地把一切(条件)都凑齐就无法完全呈现出属于我自己的跳跃来,要实现(呈现出百分百自己的跳跃的)条件是有难度的。

即便如此,真的消除了各种各样的烦恼最终抵达自己的目标,这其中果然还是有强大之处的。要聚集这些条件,历练精神层面、好好护理身体、认真地完成热身的话总是会有办法做到的,为了能(达到理想的状态)很多工作人员都在帮助我进行身体护理。如果一旦改变自己的体格,舍弃掉原本属于自己风格的跳跃来追求稳定性,大概就回不去了吧。

——到底是选择稳定性、还是选择自己的长处,这是在这两者之间选择平衡呢?

我必须时常带着要保持平衡的意识去训练。以前真的非常地忘我,但是这一次打算要挑战4Lz的时候,还是考虑到了必须要保持稳定性才行。虽然我观看了很多选手的表演,考虑了什么时候才是完成(4)Lz最好的时机,但是要凑齐(恰好完成4Lz的)条件确实还是太严苛了。

我自己的表演是像玻璃碎片一样的。如果能很巧妙地把它镶嵌好就会变得很漂亮,但是如果镶嵌得不好就很有可能会把自己给毁掉,实际上我也确实受过伤。镶嵌不好的话,精神层面会变得四分五裂,无法完全信任自己。但是,如果我没有这样的弱点的话,就不会变强,我认为如果能战胜这样的弱点我就很强。自己的体格以及至今为止学习到的花样滑冰的基础,无论怎样也不会在几个月内就会改变。能改变的,是一点一点进行努力,尽可能将凑齐条件的难度降低。但是如果将条件的门槛降得太低,完成它变得太过容易的话,事情就会向着稳定性的方向偏去,因此如何在严苛的条件下尽可能地自我克制,一边积累更多的东西,这是现阶段最为重要的事情。

——你在首场比赛中自由滑时成功地完成了4Lz。有没有觉得松了一口气?

值得庆幸的是我能够在首场比赛中做到4Lz100%的成功率,我觉得就像命运安排好的那样。(注:2011年的4T2012年的4S2016年的4Lo都是在新赛季的首场比赛中成功地完成了)我深深体会到了尽情去完成某件事后所带来的喜悦感。有所顾忌,边想着这里得控制着,因为不做那个所以必须得做这个才行,和顾虑着这些问题去滑冰不同,能够尽情地、相信自己的身体放手去滑,做到这样的那一瞬间,是我由衷地觉得能够从事花样滑冰这项竞技真是太好了的一瞬。

在自由滑中完成了4Lz,虽然短节目还没能以有4Lo的构成完成零失误的表演,但是实际上,在上个赛季的后半段4Lo一直都很成功。因此(在完成4Lo上)我已经完全不是挑战者的心态,而是想用这个构成完成零失误的表演,这样的情绪非常强烈。

 

在俄罗斯站上确认的滑冰的出发点

——这真是一场久违的俄罗斯分站赛。你在俄罗斯最为印象深刻的回忆是?

2011-12赛季)我在俄罗斯参加的集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我记得那时自己做了非常高强度的训练,对此印象颇深。那时天气特别冷,而且我的身体状态也并没有很好。但是每当我看到俄罗斯的景色、俄罗斯语的标识,或者是听到有人用俄语交谈时就会想到,那个时候的自己真的付出了努力真是太好了。

如果没有当时的那场世界锦标赛(2012年)我肯定就走不到到今天这一步了。直到现在,当我表演《Notte Stellata(星降之夜)》时,(在俄罗斯的集训时教练)指导我应该怎样去滑的场景就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虽然(老师)只指导了二、三十分钟,但是这真的真的是我滑冰生涯中的基石之一。

——感觉像是融入了俄罗斯的传统吗?

可以说是传统,也可以说是Natalia Bestemianova Igor Bobrin两夫妻的思考方式的基础、表演的基础,他们教给了我很多关于表现力方面的一些基础的东西。

——现在依然留有印象的指导有哪些方面?

自我将训练基地转移至加拿大,因为加拿大的表现的方式和俄罗斯的完全不一样,作为不属于任何一方的亚洲人,我有在考虑如何去表达才比较好。

我和很多人交流过,我感觉(我自己)虽然在北美训练会稍带有北美的风格,但我表现的方式又不只有北美风。非要说的话,虽然我的表演是系属俄罗斯派的,但也并不是说只将俄系的风格特殊化。因为我有着亚洲人所特有的跳跃方面的纤细,很多人都对我说如果能把(自己经历过的)这些全部都活用起来的话会非常棒,作为一名滑冰运动员这是一种无上的荣幸。某种意思上说,生为日本人真是太好了。我自身是在日本开始滑冰的训练的,受到很多拥有多种教育方式的日本教练的恩惠,在这之后又前往俄罗斯和加拿大,因此我真的吸收了来自各个方面的知识,很多东西都融入到了我的身体里。

——大奖赛系列的首战,你选择了俄罗斯站,用和往年不同的方式拉开了这个赛季的帷幕。

最令我满意的,不是跳成了4Lutz,也不是因为在短节目上失误了找到了新的课题,而是能够在(在俄罗斯集训时教导我的)BestemianovaBobrin夫妇和Tarasova Tatiana教练面前进行表演,以及能够在俄罗斯这块土地上再次滑冰。

虽然发挥得不尽完美,也没有和(来现场观看)的这三位见上一面,但是Tarasova为我提供了(表演滑《星降之夜》的)曲目,BestemianovaBobrin夫妇给我打了基础,如果没有他们的悉心教导我就走不到今天这一步。在这个必须要将积累到的东西全部都展现出来的赛季首战上,能够在这些人面前滑冰,我再次深刻地感受到了在某些方面自己必须要做得更好、在某些方面自己必须要更下苦功夫、在某些方面自己必须得更加注意才行。

(自由滑)《SEIMEI》也好,短节目也好,都必须要把精力集中在跳跃上。尤其是在赛季初的首战,虽然自己对跳跃的集中度很高,就这次的表演滑来说的话,自由滑结束之后我又重新调整了编舞,我想要更深入地去理解这套节目,更加接近俄罗斯这片土地上的艺术文化。在这一点上,我不仅有所学习有所收获,还倍受鼓舞,果真能够在这里滑冰真是太好了。

——在表演滑上的掌声犹如雷鸣对吧。

让我觉得自己遇见了滑冰真好的是,挑战高难度跳跃和极限并成功了的时候。但是最近不仅仅是跳跃,我在完成其他部分的时候观众也为我送上了掌声,我真的感到非常高兴。或许这是从野村万斋那里学到的,旋转时投入的情绪,亦或是在表演中的每一个动作上投入的情感,每一个动作都是有它的含义的,对于这样的表演,观众敏锐地给予了回应,我强烈地感觉到他们非常坦率地接受了这一切。在这种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练习滑冰真是太好了,而对于我来说,能够让我产生这样的想法的根源应该就在俄罗斯吧。

  

10 平昌冬奥会 特别访谈

决战之时日渐临近,对羽生选手而言冬奥会的赛场时怎样的舞台?距离他19岁挑战索契冬奥会病摘得金牌已过去四年,作为奥运冠军走过的这段路途比想象中的更加艰苦。荣光背后,他曾一次又一次的“碰壁”,也曾几乎被沉重的压力击溃。当他回顾这段路途,眼中蓄满泪水。经理苦恼、纠结,支撑他毅然回到滑冰事业的原动力是什么?此外,他也谈到平昌冬奥会之后的梦想。

 面向平昌冬奥会

——对羽生选手而言,冬奥会是怎样的舞台?与其他比赛有什么不同的意义吗?

从一方面来说,就是普通的比赛,一定程度上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这样想。但是说真心话,那是我所憧憬的舞台。获得了索契冬奥会金牌,那就是我所能掌控的现实的舞台了吗?并非如此。即使我参加过一次冬奥会,世界排名第一,个人最好成绩在全世界无人能及,但参加冬奥会的心情还是同第一次一样。

——在那个舞台上滑冰,心情很好吧?

没有感觉到心情好。感觉到快乐或者悲伤,都是在比赛结束的那一瞬。

——在表演的过程中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浑然忘我的。我在进行比赛,仅此而已。这场比赛,给我带来很大的压力。

——在全球瞩目的舞台上,你希望呈现怎样的表演?

还是只想要无失误地完成节目,这种心情无论是哪场比赛都是一样的。也没有临时更换音乐,(这场比赛)与其他比赛相比没有任何变化。因此可以安心挑战冬奥会。只是,确实有特别的情绪混入其中,如何处理这种情绪是很困难的。肯定会紧张,也有很多懊悔的事情吧,即使没有失误,也不能不管不顾地肆意喜悦,因为迄今为止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迄今为止一次都没有过吗?

没有尝试过什么都不想只享受快乐的情况。(短节目、自由滑、总分都获得世界最高分201511月的)NHK杯赛后也有反省“旋转应该还能做得更好”。(刷新世界最高分的同年12月的)总决赛时的精神状态也很不得了。“必须连续两场比赛都无失误的完成节目”的想法让我有些混乱,这是一个很大的需要反省的点。那之后就没有(短节目、自由滑)两个节目都(无失误)完整的比赛了。每场比赛都留有懊悔和课题,所以我想冬奥会的比赛应该也是一样的。

 

隐藏的苦恼

——索契冬奥会后,周围人对你的期待越来越高,你对自己的期待也增加了吗?

完全没错。

——但是也有变得无法相信自己的时候吧?

虽然不怎么喜欢说出口,但最近变得无法自己解决了。以前我还是以更轻松的心态对待滑冰,对我来说是义务感或者说是“必须要做”的。在说喜欢还是不喜欢以前,想的是“都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不能简单地放弃”,像这样被束缚着。不过最近完全没有这种感觉了,现在是自己希望滑冰。

——这是件好事呀。

正因为如此,变得无法自己解决了。在这之前,我是只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技术上的问题。但有时问题有这么高(手放到头顶),就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了,不能随心掌控让我很为难,跟不上自己的情绪。体力确实是增强了,过去的构成无论何时都能无失误地完成。但现在身体和头脑都跟不上(应该要做的事了)。

——4Lz进行了一番苦战吧?

我自己进行了多次研究,决定“就是它了”,才开始在冰上练习,但只用了一天就被打碎了。不断重复失败,重复又重复,重复得过头了,我就变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过去我觉得滑冰是义务,既是如此也“不做不行”,会这么去想。原本想到这些之前,就已经有些能成功做到的感觉了。但现在不一样了,虽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极限,但我知道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力量的极限。我想这也许是因为之前的四周跳都没有有意识地去“创作”它们。

——为了完成四周跳,必须从基础开始改变对吗?

是的。必须做出改变的事有很多,但我一个人做不到、看不到。4T4S都靠着我的身体能力完成了,留下了(动作的)印象。但4Lz4Lo无法像那样(完全靠自己的能力)彻底完成它,自身的技术和知识还没有达到(能追赶上这两个跳跃的)水平。

 

母亲的支持

——你有无人能够理解的痛苦吧?

索契冬奥会之后的那个赛季时“我的心情谁都无法理解”这样的 想法非常强烈,过去压力也是靠我自己排解的。但现在我已经跨过了那个阶段,因为这我知道没有关系,因为大家会一起克服压力。

——过去比现在更孤独吗?

(索契)冬奥会之后,都是一个人在承担。(1411月在中国杯与其他选手)相撞之后是,(同年12月接受手术)腹部开刀之后也是,一个人很焦躁的想“必须做点什么”、“我可是冬奥冠军”。但我已经跨过了那一时期,现在已经不会想要自己一个人做些什么了。

——索契冬奥会获胜之后你就公开宣布“想要卫冕”,当时有想到道路会如此艰难吗?

我想象中的是更为不同的艰难,面对压力更加痛苦、或者说冬奥会冠军经常获胜是必须的。但现实并非如此,在中国相撞、接下来的NHK杯得到第四名,那以后我这种想法就渐渐消失了。但(15-16赛季)无失误的完成《第一叙事曲》和《SEIMEI》之后,这个想法又冒了出来。

——自己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吗?

我觉得是一种期待。因为很清楚自己能赢,所以比过去更加的期待。这一点让我很辛苦。另一方面,(应该做的事)更加困难了,让我有些无所适从,非常纠结。

——克服那些苦恼和纠结的原动力是什么?每次让你克服障碍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归根结底,是母亲。

——母亲和你一起在多伦多生活,给予你支持吧,母亲对你而言是怎样的存在呢?

母亲的人生目标已经不是她自己了,但这却没有让我感觉到压力,这就是家人的可贵之处。母亲真的给了我很大支持。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呢。

索契之前都是一个人的感觉。(眼含泪水)但回头看看,凭我一个人去战斗的比赛,没有一场是“自己一个人战斗真好”的。

——有了解自己情况的人在身边是很受鼓舞的吧?

非常非常受鼓舞,不、第一次在采访的时候哭了。(笑)吓了一跳。

——有很多感触对吧?

每一个赛季的初期都很辛苦,但这个赛季比之前的都更辛苦。虽然这个赛季还没有结束。

——真的是困难重重的道路啊。

从开始滑冰这条路就一直很艰难,但我很感谢父母让我滑冰。如果姐姐没有练滑冰,我也不会去滑冰。恐怕会去打棒球,更投入在学习中吧?但,我从开始滑冰的时候就决定要赢得冬奥会金牌,虽然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赢得奥运冠军的比赛会这么难。

 

波澜丛生的花滑生涯

——回顾你的花滑生涯,真是充满戏剧性啊。

我自己也有些跟不上,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赢不了的时候是真的赢不了,进行了大量练习、状态良好的时候却受伤了。就是像这样的反复。好的时候和不好的时候落差非常大,我自己有时候也无法适应。

——比起电视剧更像是戏剧般扣人心弦吧?

对手出现的时机也是如此。像索契冬奥会前的陈伟群,现在的陈巍、金博洋也是。金博洋完成4Lz是在索契冬奥会刚刚结束后,预示着现在四周跳时代的到来,我从这点上察觉到时代开始发生变化了。

——我认为羽生选手是站在潮头,不断提升竞技水平上限的人。

并非如此,那都是时机的原因。像金博洋、陈巍那样能完成4Lz的选手出现后,我也开始了挑战。但回想一下,小学时跟随都筑(章一郎)教练训练时,他就对我说过“完成4A是必须的哟”,“五周跳也去跳吧”这样的话。当然在那个时候我对此还没有概念,但索契冬奥会之后,我也还以为“今后也都还是以这样的状态继续下去”。

——所以这几年男子单人滑进步的速度比你想象的还要更快吧?

索契冬奥会的时候只要能跳4T4S就可以取胜。现在想来真是好时候啊。(短节目的)《巴黎步行街》现在感觉真是太简单了。

——今后等待我们的将是怎样的剧情呢?

这是我自己的想法,人生中正面和负面的事情是平衡的,最终的总计结果都是0。但在正负间摆动的落差幅度有大有小因人而异,我的话是属于正负面落差很大的。索契冬奥会可能是正向走得高了,之后便一下子落了下来。有很多次我都想过要放弃花滑事业,很多次都哭着思考:“为什么要滑冰呢?放弃吧”。但是,跌落之后,我又获得了好成绩,走了上来,接着又是下落。未来我也会继续这种过山车式的人生吧。

 

对平昌之后的展望

——在平昌冬奥会获得金牌是你的目标,那之后还有作为选手继续滑冰的意愿吗?

说真心话,索契冬奥会之后我是想在平昌退役的。到现在这种程度已经很辛苦了,有想过“快点结束吧”。在大概上上赛季为止都决定“努力到平昌,然后就退役”。但我意识到一点,感觉到那样的话是对小时候自己的言而无信。

——是什么事呢?

冬奥会两连冠,在19岁和23岁获得胜利。然后转为职业选手继续滑几年,在多少岁结婚——。在很久以前就全都计划好了。但又有个想法冒出来“等一下,你不想跳4A了吗?”都筑教练也曾经不断对我说过:“你会是第一个完成4A的男人”、“A跳是王者的跳跃”。所以我想必须要向A跳“报恩”,不能在完成它之前退役。

——以后的花滑生涯和未来的梦想以及目标是什么?

大学的学习很有趣,只是拿学分的话想拿多少都可以,但我想更认真的学习、掌握知识,所以我想再继续在大学深造。

——花滑与学业并重的日子还要再持续一段时间吗?

最终我对当教练很有兴趣,为后来的运动员留下有用的数据,指导他们。得益于从小就开始参加很多冰演,我得到了许多像Stephane LambielJohnny WeirPlushenko等前辈给予的鼓励。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我想和他们一起办冰演和花滑培训班。

——是集结了世界技术最高水平选手的地方呢。

10岁左右的时候亲眼看到Lambiel的旋转,那时候和他比试了一下,他太出色了,非同寻常的出色。

——与世界上最擅长旋转的选手进行了比试?

是的。Lambiel为在(训练地仙台市内的)胜山开展的冰演进行训练,我就在他身边开始做旋转,我是真的认为可以赢他。不一会儿他也开始认真起来,我根本不可能赢。不过他还记得我,后来他问过我:“你是不是当时小小的在旁边一直做旋转的孩子?”

——好棒的体验啊。

与他比试过之后,我就下定决心要把旋转做得更好。我想跟着他们学习,水平肯定会提高。我的梦想是集合这些传奇选手,开办最高水平的花滑学校。

 《羽生结弦 略年表》

赛季

月日

年龄

事情

 

1994

1999

127

0

4

宫城县仙台市出生

受姐姐影响开始滑冰

2004-05

2004

10

9

首次参加日本初级花样滑冰锦标赛B组、夺冠

2007-08

2007

11

12

日本青年花样滑冰锦标赛自由滑第一名、总分第三名

2008-09

2008

2009

11

2-3

13

14

日本青年花样滑冰锦标赛夺冠

世界青年花样滑冰锦标赛第12

2009-10

 

 

 

2010

11

12月 

3

4

 

 

15

日本青年花样滑冰锦标赛2连冠

青年大奖赛总决赛史上最年轻14岁夺冠

世界青年花样滑冰锦标赛夺冠

进入东北高校

2010-11

 

 

 

2011

10

11

12

2

3



16

进入成年组、NHK杯总分第4

俄罗斯站总分第7

全日锦标赛第4

首次参加四大洲锦标赛、第2

在仙台室内的训练基地──仙台冰场练习时,遭遇东日本大地震。随后在全国各地出席冰演,继续练习。7月回到仙台训练。

2011-12

 

 

 

 

 

2012

9

 

11
12

 

3-4

 

 

4

 

 
 

17

参加雾迪杯,在成人组国际比赛中首次夺冠

俄罗斯杯首次夺冠

大奖赛总决赛第4

全日锦标赛第3

首次参加世界锦标赛,获得第3名。以日本花样滑冰男单史上最年轻的17岁零3个月的年龄在世锦赛上夺得奖牌。

将训练基地移至加拿大多伦多的Cricket Club

2012-13

 

 

 

 

 

2013

10

10-11

 

12

 

2

3

4

7

 

 

 

18

芬兰杯夺冠

在大奖赛美国站(10月)、NHK杯(11月)短节目的比赛中连续两场比赛刷新世界纪录

大奖赛总决赛第2

全日锦标赛首次夺冠

四大洲锦标赛第2

世界锦标赛第4

进入早稻田大学

ANA签订契约

2013-14

2013

 

 

 

2014

10

 

12

 

2

 

3

 

 

19

芬兰杯2连冠

加拿大站第2

大奖赛总决赛夺冠。短节目刷新世界纪录。

全日锦标赛2连冠。被选为奥运代表。

首次出战奥运,日本男单首枚奥运金牌。短节目以101.45分刷新世界纪录。

世锦赛首次夺冠。达成大奖赛总决赛、全日、奥运、世锦赛4

2014-15

 

 

 

 

2015

10

 

12

 

3

4

 

 

20

中国杯第2

NHK杯第4

大奖赛总决赛2连冠

全日锦标赛3连冠

世锦赛第2

出席世团赛。短节目第1名,自由滑第1名,日本获得团体铜牌

2015-16

 

 

 

 

 

  

 

 

2016

10

10-11

11

 

12

 

 

 

3-4

 

 

 

  

21

秋季经典赛(Autumn Classic)夺冠

加拿大站第2

NHK杯、自由滑以216.07分打破世界纪录。成为史上第一位突破300分大关的选手,以322.40分的总分夺冠。

大奖赛总决赛再次刷新自己的世界纪录,以短节目110.95分,自由滑219.48分,总分330.43刷新世界纪录。实现男单史上首个总决赛3连冠。

全日锦标赛4连冠。

世锦赛第2名。

2016-17

 

 

 

 

2017

9-10

10

11

12

2

3

 

4

 

 

 

22

秋季经典赛(Autumn Classic2连冠

加拿大站第2

NHK2连冠

大奖赛总决赛史上首个4连冠

四大洲锦标赛第2

世锦赛夺冠。自由滑以223.20分刷新自己的世界纪录。

世团赛中获得自由滑第1名。日本获团体金牌。

2017-18

 

 

 

2018

9

  

10

2

 

 

  

23

秋季经典赛(Autumn Classic)中短节目以112.72分刷新自己的世界纪录,获得第1名。总分第2名。

俄罗斯杯第2

平昌冬奥会

 

 

后记

非常感谢您阅览本书。

希望通过本书,将平时的采访无法言尽的想法,尽可能多地传达给大家。

2015年到2018年既是我花滑生涯的巅峰,也几度险些跌落谷底。实际可能已经跌落谷底。那个时候幸而有许多念想和言语的支持,推着我向前进。可能自己内心深处的深处存在的那份坚强和弱小也帮助了我。伴着希望与绝望,能在诸多光芒的照耀下滑冰,我觉得非常幸福。我度过了辛苦与喜悦交织的3年。

这都是因为我有着至今为止19年的花滑生涯,有着出生到现在23年的经历。我当然也有过许多痛苦的回忆。许多次我都有过想要放弃、想要逃跑的念头,觉得一点也不快乐。但是,打从心底为我加油、支持着我的各位,大家肯定都有过这样的想法。我们都各自怀揣着不同的过去和将来,有自己的性格与骄傲。我们的痛苦与不幸无法单纯地进行比较。因此才有一些即使是家人都无法分担的痛苦。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永远为你加油呐喊,永远支持着你。我虽然不会说“仅凭这份支持,我就变得更强大了”这样的漂亮话,但是好几次我都收到了你们给我的“幸福的瞬间”,使我能够继续努力。为了使这些瞬间能够“幸福”,我一直努力着一路走来。

4~9岁的这段时间,我和花滑一直处于为之所困、时而喜爱、时而又若即若离的状态。失去冰场、比赛失利、甚至无法感受到自己是否在成长的少儿组时期。除了后悔还是后悔,在满是不甘与后悔中成长起来的青年组时期。进入成年组之后,经历了地震、尼斯世锦赛、远离仙台家乡,种种的经历使我感受到了许多人的念想,被许许多多人所支持着,带着感谢之情一同滑完索契冬奥会,到那为止。然后,我变得更加热爱花滑,带着想要更上一层楼愿望,一直挑战至今。

这些过去的经历都深藏在我心中,我希望能让那些过往的自己昂首挺胸。

今后我想要一直“如强弓之弦一般,昂首挺胸,以凛然的生活态度”走下去。

 

致我的冰迷们

令我感到十分幸运的是,我身为一个运动员,能够得到这么多的支持,真的非常感谢大家。在比赛时,让我作为选手、运动员得以集中精神,专注于比赛。比起Novice和青年组的时候,现在能直接用语言向大家表达感谢的机会变少了,但是我希望今后仍能继续向大家传达我的感谢之情。

 

其实除了“金牌”以外,我还有一个奥运梦。小的时候看奥运会,选手们向教练表达感谢之情的画面一直深深印在我脑海里。看到这一幕后我就想,“我以后也要在这个地方(接受采访的地方)向一直以来指导我的所有教练都致意!”。从那以后我每晚都会模拟这样的场景,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即使到了今天也还是如此。(笑)但是实际上,我并没有如所想一般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言及每一位教练的名字,这个梦想并没有实现,所以我想借此机会向老师们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真实老师、都筑老师、松田老师、关老师、奈奈美老师、Natasha老师、Igor老师、长久保老师、BrianTracyGhislainDavidJeffShaeStephanePlu先生。

 

真的非常感谢你们对我的培养。

 

羽生结弦

 

 

羽生结弦资讯台译

感谢翻译:Kiyu,糖炒栗子,Susan,蓉司,Satori,有马,电E

感谢校对:兔纸,甜甜,Yumayuri,阿七

感谢统筹:小秘

请自觉购买 羽生结弦《筑梦人生(夢を生きる)》一书

本翻译仅供交流,转载注明出处,严禁一切商业用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