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苍之炎Ⅱ~飞翔篇~ (下)

(2016-10-12 09:57:04)
标签:

杂谈

分类: 自传2

​Scene 12 追求更高处 ~2015年休赛季的尝试~

                                                                                                                  (出自20158月的采访 )

2014年11月上旬的中国杯过后,在那些不得不在远离Orser教练、身处日本训练的日子里,羽生结弦是这样度过的。

“因为教练不在身边,而且能上冰的时间又有限,所以我好好思考了应该怎么办。我一边跟身边的人商量,一边回想‘在这种时候我是这样做的’,回顾了迄今为止自己的经验,一点点地找到了能高效地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方法,试图总结出‘现在这种时候,这样的训练是必要的’这样的方法。所以我觉得自己是有所收获的,不单单去做被嘱咐要做的事情,也不单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变得能自己去思考备战每场比赛应该用什么样的训练方法。

因为世锦赛拿了第二,所以我当时心想‘世团赛上除了复仇我别无它法’。我回顾了迄今为止的经验,根据自己的训练情况、为能掌控自己而认真做了准备,以此迎战世团赛。所以我现在大概能在自己拼劲努力而出现状态波动时做出修整,比如说做多少次跳跃、怎么应付身体不同程度的疲劳,能根据这些去调整。如果仅仅因为状态良好就拼命去跳,那状态反而会下降对吧,反过来说在状态不好的时候我也会想‘现在先不跳的话,之后会变好吧’,还有其他很多情况……”

世团赛结束后羽生马上回到了多伦多,跟Orser教练好好商量并一起训练。虽然离开了好几个月,但回到教练大本营训练的时候,他并没感到什么违和感。

“Brian也说过一样的话,我滑冰到现在已经是第16年了,这其中的12年都不是他教我的,而这也形成了现在的我。我不可能把这些全忘了,而且这些经历教会了我现在的跳跃。本来Brian的教授方式就是提供建议,让我把迄今所形成的跳跃做得更好。他并不是那种想着‘这名选手有这种倾向,所以需要这样去纠正’而让学生去做到自己理想中的样子的教练,而是一边利用选手的特性一边教导。我觉得这就是Brian好的地方。而且他教学生的方法也会因选手而异,因为我很顽固,而且又会想很多很多,所以我觉得Brian会支持我去做这些,让我自由地去练。不过对于像Javi那样的感觉至上的选手他就会不时动怒,时常指导说‘这样做更好’。对我的话应该怎么说呢,可以说是放牧吧,不过虽说是放养,对于我如何分配训练节奏这些方面还是盯得很紧,必要的时候也会给我敲响警钟(笑)。所以我自己还挺善于思考的,像反复思索‘Brian是这么说的,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研究一番,然后去想‘那就是说在这点上多下点工夫更好对吧’。

至于如何为比赛调整状态、如何迎战这些,这次我一个人在日本备战时没有做到。Brian在这方面应该是很厉害的,所以到索契为止都很顺利。像训练方法还有对跳跃次数的限制,Brian应该都有所计算,但我没看到。也就是说他做这一切都很自然,让我感觉不到。这是Brian的才能,也源自身为奥运亚军的悔恨吧。我觉得正是这样一位奥运亚军才能培养出奥运冠军。

虽说金牌得主肯定也有自己的苦痛,但并不会是之后一直缠绕着自己的苦痛。而现在,我在这次世锦赛上拿了银牌,现在就一直被困扰着,呵呵。我会一直想着‘一定要战胜Javi’。在Cricket俱乐部冰场边的墙上裱着历届冠军的名字,在‘世界冠军’那栏里 ‘Yuzuru Hanyu 2014’下面加上了最新的 ‘Javier Fernandez 2015’。我每次看到那里的时候,还有每次跳空4T的时候,都会想‘绝对要赢!’(笑)。

而Brian已经被困扰了几十年了。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对于奥运金牌有着众多思考。对我来说,我只有‘为了取得金牌而做了这些那些’这样的‘做过了’的经验,而Brian有着的是‘没能成功’的经验。我觉得这大概是Brian的强项,也是他所在的Cricket俱乐部的长处。“

平时宽容地在身边看着,而对于关键的地方则在不让对方察觉的前提下去帮助,在这样的Orser教练的麾下,羽生结弦有意识地去面对滑冰。

“我对于滑冰还有理想中的跳跃有着很明确的想法,而且想让所有理想都确立为现实。我常说‘绝对要赢得金牌’,这样的欲求我应该要比别人都强烈。而对于表演,我也会想‘绝对在做这个’,这关系着我对于的表演的理想蓝图。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蓝图而去努力,这种感觉应该是最强烈的。

虽然我在冰上的训练时间只有其他选手的5分之1到10分之1,但为了高效地利用好这些时间,我会好好研究自己和其他选手。像在陆地上准备时确认自己跳跃的框架,还有研究的时候,一旦开始了有时甚至会不经不觉地就过去5个小时。跳跃真的不在状态时,我会一直研究到深夜三四点。一边看着镜子,一边想着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我的梦想也是非常具体而且具备计划性,对于理想中的跳跃框架也是十分具体的。所以不管是状态好的时候还是坏的时候,我都能具体地分析,也因此花费不少时间。

在我的意象中有着主观视角和客观视角,我两方面都有锻炼,不过比起其他人,我在客观角度这方面应该更强。比如说跳跃的时候,我会一边想象自己处在那个环境的样子一边跳,会一边想像自己跳跃的样子一边跳。做法有很多,我也能想像出自己其他时候的样子。比如说地震的时候,我明明不可能看到自己抱着头而四周在倒塌的样子,然而我全部都看到了。肾上腺素被激发,我从外部的视角看到了自己。而在表演以及研究节目的时候,我也会使用这样的客观视角。

也许有人会想,在表演的时候要想每一点都加以注意的话,难道节目不会崩坏吗,但其实这个感觉是融为一体的。对我来说,节目不会崩坏,而是感觉到节目是作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里面包含着许多技术动作。如果每个动作我都想着‘这里 要这么做,这么做,这么做,然后这样跳’,那肯定是要崩坏的。但实际上我不是这样的,而是在音乐响起的瞬间,我就在意象中追求需要加以注意的地方,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追求整体的流畅度。这是我从小就以此为目标的理想中的滑冰。”

并且本人还感觉到,现在自己正处在一个能让自己充分去追求理想中的滑冰的环境。

“当然了,我想打游戏的时候还是会去打游戏的(笑)。跟在日本时不同,在多伦多的生活环境有诸多限制,所以感觉上基本就是‘一切都为了滑冰’。

当初从仙台搬来多伦多时,我是非常悲伤的,因为我是很亲姐姐的。开始滑冰的契机也可以说是因为‘既然姐姐滑那我也要滑’,而且小时候也说过‘我要一直在仙台练,从仙台成为奥运冠军’。我爸爸还在仙台,但也正因为我是牺牲了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候而来到多伦多的,所以不但是在滑冰的时候还是下冰的时候,我都有着‘我是为了滑冰而来到多伦多的’自觉。我想自己正是处于这样的环境吧。

在从事体育运动的人里,遵循着‘这个钟点要训练,到了这个钟点就要休息,几点吃饭几点睡觉’这样的人应该是相当多的,但我并没有这样的习惯。我并不这么做,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凭自己的想法去面对滑冰的。可以说我是控制着、或者说营造着自己的心情。多伦多的环境很适合我这样自由地去做。在日本的话,跟家人在一起就会有许多欢乐,而且还有在日本的安心感,从这点上说我是相当有想留在日本的想法的。但是,对于‘为了滑冰而来到多伦多’这点,我是绝对不会动摇的。在日本的时候我也没有动摇,在多伦多的时候这样的想法则更为强烈。不是‘要加油’那样的想法,而是‘拼吧!’这样的感觉。”

多伦多,让人专注滑冰的地方。自从把训练据点转到这个地方后,已经过了整整四年。

剑指重夺世锦冠军的15-16赛季,羽生的短节目将继续使用上赛季的《叙一》,这是14年末时就做的决定。

“这个节目在某种意义上说,缔造了我新的世界观,这也可以说是Jeff为我考虑久远。Jeff编舞的节目并不是为了迎合选手,而是提供了Jeff所认为的美好的世界观。把这个世界观变为自己的东西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我也想更深化这个世界观,而且相信如果我能深化,这对我今后的滑冰绝对是会有帮助的。但话虽这么说,不管是《巴黎散步道》还是《叙一》,在看 了Jeff为我示范的如此美妙的节目后,我便怀有强烈的自己还不行的想法。《巴黎散步道》并不明确,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诠释,但像《叙一》这样的古典音乐,可以说是留给人的空间是比较狭窄的,但我希望能通过努力表现出来。

当滑古典的管弦乐时,我会想像自己是指挥家。倒不是说自己是演奏者,也不是说自己指挥着四周,而是通过自己的滑行让人听到音乐,音乐因自己的动作而生,是这样的感觉。放到滑电影或是音乐剧的原声音乐时来说,就是通过自己的表演动作而让人看到影像。不过《叙一》是钢琴独奏曲,跟这两者都是不一样的。在现在来说,我想自己还不能很好地抓准自己跟音乐间的距离感,不过《叙一》给我的印象是首二重奏,自己也在一起演奏。因为是钢琴独奏曲,所以每个音符都相当明确,但我并不是迎合着一个个音符去弹,而是为了让节目生辉而一起去演奏。用音乐的话来说,就是人声和钢琴声相映生辉的关系。为了创作一首音乐,而既有歌声又有琴声,两者的融合才缔造出音乐的美妙,是这样的感觉。既有钢琴声也有表演,这样的节目才称得上美。所以我觉得是我一起去创作。

今年夏天,当我跟职业的花滑运动员一起表演时所想的是,大家各有各出色的地方,这是很了不起的。在这其中Stephane Lambiel先生真的非常出色。Stephane的滑冰就像是他在创作音乐。打个比方说,过去Michael Jackson曾经说过类似‘我全身都是乐器,我的动作就是在演奏音乐’的话,Stephane就正是这样的。而Johnny (Weir)的风格则是先有音乐再有表演,他的表演是为了让音乐更高涨。这两种风格都非常优美,而且都做到了极致,但在我看来,Stephane的手部的表情,都像是在敲响着音符。而对Jeff来说,他本人跟音乐间是没有距离感的,是紧密嵌合在一起的,不是在演奏,而是合二为一。从音乐与滑冰者的关系上说,Johnny是先有音乐再有本人,Stephane则是反过来的。不过对这两人来说,音乐和本人的距离基本是一样的。而Jeff呢则是音乐跟本人处于平行线上,我感觉是这样的。

我所追求的不是一口气做到这全部,而是‘这首曲子的话应该这样’‘那首曲子应该那样’,做出不同的表演。因为我自己倾向于投入到音乐中,所以对于把音乐变得更鲜明的动作并不拿手。滑《巴黎散步道》的时候,虽然只有一点,但音乐跟我之间还是有距离的。因为这是Jeff编的节目,我感觉亲近,而且节目本身故事性也不强,所以这距离并不很远,但感觉还是自己在滑音乐因而响起。不过也许因为《叙一》有着强烈的Jeff的色彩吧,响起的音乐跟动作交汇在一起才是理想的。边弹奏边唱,这真的是相当难的。

要将《叙一》变为理想中的表演,就只能把音乐听熟。听熟,滑熟。与其说是滑熟,不如说是把舞蹈表演熟,把动作做熟……我也不太清楚该怎么表达,总之就是把在节目中能做的东西全都记录身体中。虽然我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但我觉得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为了现役时代的自己。当然,我希望能在自己还在比赛的时候就做到这一点,除了能完成跳跃,还必须更上一层楼地做到这一点。索契的时候我就这么想了,做不到这一点的话,平昌是绝对赢 不了的。而今后我会一直作为一名表演者,所以这对我的将来也肯定有所帮助,所以我想追求下去。”

下赛季羽生将再次在节目后半段中加入4T和3Lz3T的连跳。上赛季他在3Lz起跳前的助滑中常因加速不足而失误,这得到了修正。

“对于3Lz3T前的助滑,我请求Jeff说‘希望能改用更容易取速、不需要太费体力的进入。希望能在滑出漂亮的弧线的同时进入起跳’。但是当8月上旬我们细化节目时,进入变得更复杂、更难了(笑)。Jeff怎么说呢,很起劲呢。细化节目后的第二天,我合乐练节目时,后半段的4T成功完成了,我就想‘好,可以做到零失误了!’。但是呢,在跳3Lz的那一瞬间我就知道‘啊啊,这个绝对不行啊’(笑)。都没腾空起来,可真吓了一跳。”

自由滑则使用了电影《阴阳师》的原声音乐,题目取为《SEIMEI》。

    “我特意用罗马字去标记这题目的。《SEIMEI》既有安倍晴明的意思,也包含着许多不同的意思,听上去很好很有深意。也许这想法非常日本化,但我觉得题目啊主题什么的,就意味着这个赛季的全部,取个有深意的题目,也就意味着能带着一个好的印象进入新赛季。

这个赛季,我想挑战,或者说想拓展自己的范畴。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音乐,我听了许多,也思考了许多,从中产生了和风节目不错的想法,再继续找时又希望使用其他国家的人也能欣赏的东西,就决定使用电影的音乐。我认为这个节目里蕴含着只有我才能表现出的纤细和力量,以及对和风的曲线的使用,所以我希望这能成为带有我个人风格的节目。还有就是我打算在节目中加入3个四周跳,这对我自己来说了也是个挑战吧。”

跟上赛季的《歌剧魅影》一样,这个节目的编舞也是Shae-Lynn Bourne。

“之所以不请日本人而是请(加拿大人)Shae来给《SEIMEI》编舞,是因为我想请她挑选出从外国的角度所看到的日本的美好事物。我跟Shae一起看了狂言啊能乐等日本的传统戏曲,一起调查研究并一起编排了动作。这次的服装是以狩衣这种日本传统服饰为原型的,所以在手的表情和动作,手和身体的线条等方面,我想如果能在表演中加入有日本特色的动作就好了。狂言和能乐中不但要蹦要跳,有时还会在保持姿势的同时如流水般走动。我觉得这番流动跟滑冰大概也有相通之处吧。”

自由滑中有3个四周跳,其中一个还需要在节目后半段完成,这也是下赛季希望达成的目标。为此,即使是在专为夏季冰演而缩短表演时间的《SEIMEI》中,羽生也在后半段加入了四周跳。

“后半段的四周跳果然还是很吃力的。对体力和意识的运用方法也跟《歌剧魅影》时完全不同,可以说一切都不一样。衔接什么的当然也不一样,我滑着滑着都会觉得‘好累啊’(苦笑)。不过这也因为节目后半段加入了四周跳吧。但说起来,我去年训练时后半段也加入了四周跳,然而也能零失误完成的。而在冰演中,明明只有5个跳,却要完成3个四周跳,一个3A和一个3F!(苦笑)本是为冰演而特意挑的选段,没想到偶然就成了这么个编排。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要继续用这么吃力的编排,因为我想让自己清楚地意识到节目后半段有四周跳。这样的编排是我迄今为止没能完成的。缺席芬兰杯后,我本想在中国杯上,却(因意外)没能做到,自那以后也一直没法完成。本想在世锦赛上,却又因扭伤了脚踝而只无法做到。所以只能在冰演上也以比赛的感觉来做。不过因为冰演用的冰场小,而且为了冰演而特制的冰面又不够坚固,所以点冰后腾空会不如想象中高,还是很难的……”

羽生也准备了新的表演滑节目,是松尾泰伸作曲的《天地安魂曲》。

“我跟宫本贤二老师说,‘我想滑能传达信息的节目’,他就做了许多调查,并给我听了这首曲子,问‘这首如何?’。我还是第一次听这曲子,原曲长达10分钟,但我听了后立刻就觉得‘绝对就是这首了!’。原曲的题目是《3·11东日本大地震镇魂歌》,节目倒不是说跟这个直接相关,然而节目里面自然也是包括了题目所给人的印象,并加上了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在电视上放映的有关震灾的影像,这全部都在节目中有所体现。而我也投入其中了。

我把表演滑节目命名为《天地安魂曲》,从原曲的题目也能回想出许多当时的情景。我投入得太深,结果满是苦痛无法自拔,在冰演上滑的时候也常常会眼泪直流,到了谢幕时都完全出来。因为我在表演的时候常常会过于投入,所以表演和编曲的老师们有时会跟我说‘你要多面向四周去表演,向四周传达信息’,但我觉得这个节目并不是那种‘向旁人传达信息’的节目,而是让人投入进来的节目。对于《天地安魂曲》,我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滑,希望能把它变成忠于自己的经验和感情的节目。虽然每一次滑会不一样,但我希望能把自己每一次所思考的《天地安魂曲》的印象都体现出来。钢琴独奏曲能直接传达感情,所以我希望这个节目能把我每次滑的时候的心情都珍藏起来。

贤二老师在一定程度上为每个动作都赋予了意义。不过他也说‘虽然赋予了意义,但这全部都交由Yuzu来诠释,我没必要多说什么’。这对于一套让我全面表达感情的节目来说,真是再好不过了。这也是我滑冰以来感受到最多苦痛的节目,但同时也是一套让我觉得能滑真好的节目。真的,我希望大家都能看,然后能纯粹地去感受这个节目。”


​Scene 13 史上首次超越300分 ~2015年的大奖赛系列~

​2015-16赛季的首场比赛,羽生结弦选择了参加在离自己训练据点多伦多仅10公里近的巴里举行的Skate Canada Autumn Classic Internationl。

第二个赛季出现的短节目《叙一》,他的比赛服沿用了上赛季从蓝到白的渐变色设计,并在两侧腰部加上了金色。虽然开场的3A漂亮完成,但后半段的4T落冰不稳、手触冰面。他以93.14分取得短节目第一。

第二天的自由滑,是《SEIMEI》首次正式亮相。虽然开场的4S和4T勉强落冰,但后半段的4T摔倒,单跳3A落冰不稳,不过他临时在计划的3Lo单跳后补上了1Lo3S,最后取得了84.05分,并以总分277.19获胜。这是自4月的世团赛以来他的第一场正式比赛,很好地找回了比赛的感觉。

而在大约两星期后举行的大奖赛加拿大站上,在比赛前和当天的练习中,他的状态也不差。但是在短节目比赛中最后一个上场的羽生结弦,把后半段的4T跳空成2T,因为规则规定不满三周的跳跃视为无效,而他又在之后的3Lz2T连跳中的2T又犯了重复两次跳跃的规定,于是整个连跳都没分。结果在7个规定的技术动作中他有两分都得0分,短节目最终只得73.25分,排第6位。

“我自己倒是觉得不算多差。当然,我把四周跳空成两周了,不过并不是说我的身体没活动开来。”他在赛后表示对自己身体的感觉倒并不差。

第二天,他从练习的时候开始便绷紧了神经。在自由滑中,羽生开场的4S和4T都成功落冰,渐渐融入到节目中。迄今为止还没在比赛中完成过的后半段的4T2T连跳,虽然落冰时手碰了冰,但也算是完成了。虽然在最后的3Lz上摔倒了,但他展现了一套精神高度集中、极具气迫的表演。他的自由滑得分为186.29,排第二位,而总分259.54也排在第二位。

“从客观角度来看我短节目的结果,我觉得‘状态并没有那么差’。6分钟热身时间里我的状态也挺好,而且公开练习里的合乐练习也是零失误。所以从结果来说,只是因为规则上的问题而没能获得高分。比起分数和排名,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感觉,所以我就想着‘状态没有那么差喔’,总之就是按照平时的训练来做,以平常心来迎战。”

虽然他告诉自己要按照平时训练来做,但自由滑开始前,“我非常紧张。6分钟热身期间我没能跳成4S,这是很久没发生过的了。我有想过‘怎么办啊!’,不过当我回想起‘就像2014年世锦赛时那样,靠气势来落冰!’,我就成功落冰了。”

自我鼓起斗志的结果是,羽生夺得了第二名。

“坦白地说我很懊悔。自由滑也没能战胜陈伟群,而且我加了3个四周跳,还有两个3A,基础分是要高很多的,但是没能撑得GOE,这是第一个需要反省的地方。而且我的步法、旋转和节目内容分都没能取得理想的分数。在这方面我差了将近7分吧,这是很大的差距。”

在这次比赛中获胜的陈伟群,上赛季休息了一个赛季,加拿大站的比赛是他回归赛场的首次正式比赛,他在自由滑中技术动作的基础分值是76.92分,而反观羽生的基础分值高达90.5分,差了有13.58之多。但是比赛结束后,基础分值再加加减减GOE后的结果是,陈伟群获得了95.17分,而羽生是98.35分,差距被缩至仅3.18分。

此外,从节目内容分上看,在5个小项中,羽生在其中3项的得分在8分这个区间,总分为88.94,反观陈伟群所有小项得分都在9分以上,总分为95.16,超出羽生6.22分。

从这两项得分来分析,羽生认识到提高GOE和节目内容分的重要性。

他在自由滑中找到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对于短节目,他则感到收获良多。

“《叙一》失误了那么多,但也还是得到了很高的评价,特别是节目内容分上评价很高。从这点上说我的短节目做得还是不错的。在短节目中,我跟音乐的二重奏,或者说音乐与我自身的表演是非常吻合的。”

对于在加拿大站上获得第二,他的感想是“我只想变得更强”。

“我认为如果提高艺术表现力,那么四周跳也能跳得更轻松,如果滑行变得更流畅,那么滑行的速度也对跳跃有帮助。所以我想在所有方面、总之就是所有方面都再上一个台阶,让人觉得‘啊、他变得更出色了’。在花样滑冰 的世界里,让人觉得你变得更出色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看到分数说‘啊、真厉害啊’以外很难让人有所觉察。但是我希望到了NHK杯的时候,不仅仅是分数,也不是仅仅是让冰迷,而是让看到我表演的所有人都能认为‘啊、羽生结弦又蜕变了’。接下来三个星期也许我还做不到这一点,但是我认为有必要循序渐进地去努力。”

羽生结弦马上就采取了行动。在加拿大站的表演滑的练习中,他就尝试了以难度进入的四周跳。这明明是比赛后第二天的早上,但他激进的跳跃完全不让人觉得这仅是表演滑的练习。这是目标直指三周后的NHK杯的训练。加拿大站比赛结束后回到多伦多前,他就已经决定了要在短节目中加入新的跳跃构成。

在NHK杯比赛的前一天,他向媒体说明,“因为在加拿大站表演滑的练习中,我用大一字进4S,还有用大一字进的4T感觉都挺好,所以我去挑战一下更高的构成。”,并更改了短节目的技术动作。

“本来我在短节目后半段放入四周跳,就意味着是为了将来在短节目中上两个四周而做的练习。不过我‘想继续挑战’的心情非常强烈,而且这套节目也是第二个赛季用了,所以我感到有自信能完成新的构成,就决定加入两个四周跳了。”

11月27日,羽生结弦在短节目比赛中最后一名登场的。他开场的4S勉强完成,但4T3T的连跳和后半段的3A都漂亮落冰。步法部分他的身体活动自如、让人感受到愉悦的心情,旋转部分身体每个部分都带着意识做动作、与音乐完美契合。他表演结束后露出了尖锐的目光,一边保持着激荡的表情,一边奋力从头顶上甩下两臂。

这是第一次酣畅淋漓的表演。不但是第一次零失误完成使用了两个赛季的《叙一》,也是第一次在短节目中加入4S,也是第一次跳4T3T,更是第一次成功完成两个四周跳,全都是第一次。成功完成这所有第一次后,他露出了充实的表情。

羽生的得分为106.33分,这刷新了他自己在2014年索契冬奥上创造的101.45分的短节目史上最高分的纪录。裁判在几乎所有的技术动作上都给他打出了 2到 3的高分,而且5项节目内容分也全在9分以上。

“我很高兴,滑这套节目。虽然也曾有过因为不能零失误完成而苦恼的时候,但也有着无法零失误完成的乐趣。改变构成后,节目像是换了一套,衔接部分啊演绎方法啊变得完全不同,所以在滑的时候感觉也变得完全不同。不过总算是能够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得以随着钢琴的旋律一起滑了。从这点上说,我觉得这是一套滑着相当享受的节目。”

在压倒性的短节目结束后第二天的自由滑比赛中,羽生再次展现了卓越的表演。无论是开场的4S、4T还是后半段的4T3T,这三个四周跳他全部漂亮地完成了。3A2T的连跳中,他在第二跳时举起双手,获得了满分 3的GOE。所有跳跃都稳稳落冰,Hydroblading和Ina Bauer与音乐完美契合,让会场沸腾了。直到节目的最后,他全身的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伴随着最后一个音符,羽生向两侧笔直地张开双臂,脸上浮现出爽朗的笑容。

自由滑得分216.07,总分322.40。短节目、自由滑、总分,他改写了所有三项的史上最高得分纪录。

这次NHK杯的比赛,除了一气呵成刷新三项得分纪录后,从在一场比赛中零失误完成长短两套节目这点上说,对羽生来说也是意义重大的一场比赛。自2010年的东日本锦标赛以来,这是他时隔多年再次零失误地滑完长短两套节目。

自由滑结束后,马上就在得分区接受了采访的羽生说道,“我为此进行了拼出血来的训练”。

“在采访时我被得分震惊到嘴都没法动,说到‘拼出血来的训练’时都啃螺丝了(苦笑),不过自己心里会自我肯定,我真的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啊。并不是说我大幅度改变了训练方法,而是提高了训练质量。加拿大站的结果实在让我感到很懊悔,短节目中的失误无疑影响很大,但陈伟群在自由滑中只用一个四周跳就取得那样高的分数,而我完成了三个四周,虽然有一个手碰冰了,却连自由滑都没法战胜他,这更让我感到不甘。所以我必须跳出质量更高的跳跃,并以只有我能做到的高质量去完成,让无论是陈伟群还是Javier或是其他众多选手再怎么完成高难度的跳跃都没法追上我。所以我在训练中会带着强烈的意识,要把不管是节目前半段还是后半段的跳跃全都漂亮地完成,是这样去训练的。因为我带着不甘的心情,而且立刻又有了可以专注训练的时间,所以能把上场比赛的经验马上反映到下一场比赛中,我觉得这个意义是很大的。”

在经过了艰辛而又充实的训练后,羽生回顾道:“在来这个会场之前,我终于能对自己说‘我想超200分’‘我想破300分,我想零失误’还有‘这些想完成的事情都会成为压力’。但因为我明白‘因为我在紧张,所以应该这么做’,因为我也感觉到自己能在控制住紧张的精神状态的前提下放松去比。”在经历了这样的两天过后,自由滑那天晚上,“我兴奋过度,导致睡不好。这正说明这场比赛对我来说真的是意义重大,而且比起得分,我在自己完成了理想中的表演这点上更感到了这一天的意义。”

“(对于无敌的节目应该是什么样的)正因为没人知道,所以这项运动才有意思。金博洋说有四个四周跳就足够了,但我倒不觉得是这样的,也不知道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所以希望每一天都能享受着自己的成长,继续去挑战自己的极限。”

在NHK杯和大奖赛总决赛之间,羽生结弦度过了自己21岁的生日。在于长野举行的NHK杯过后,他回到了仙台训练,因为之后马上又前往巴塞罗那,所以他实质上只练了一个星期左右。所以比起自己的生日,他的心思更多地放在了调整状态备战总决赛上。这场比赛关系到他是否能完成三连冠,但他表示“这不重要,我只想把这场比赛看作今年的总决赛去对待、集中精力迎战。”

会场跟去年一样,是巴塞罗那的冰场。他印象中滑的时候感觉非常好。“我很期待在这里滑,来的时候心想着条件要是跟去年一样就好了。在这个冰场滑的时候心情真的是非常棒的。”他在公开练习后如此评价道。

12月10日是短节目的比赛。众多日本冰迷远赴千里来到赛场,举起了日本的国旗和支持选手的横幅。羽生是第5个出场的,耗尽了从被喊名字出场到节目开始的30秒去放松。

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的《叙一》,从4S到4T3T再到3A,全部完美地落冰了。在等分区,当他看到再次刷新历史最高得分的110.95分这个数字出现时,他紧紧地握拳庆祝。短节目过后,他排在第一位。

“我感到紧张。从感觉上说更接近NHK杯时的自由肖。但我一边清楚地意识到‘啊,我在紧张啊’,一边思考着‘在这种状态下应该怎么办呢’去滑。自己心中终归还是想着‘不得不超越NHK杯时的评价’,还有‘不得不再拿出一次那样的表演’,这种‘不得不’的压力确实是存在的。但是,我认为自己一边感受着压力一边很好地控制住了。”

虽然感受到了压力,但是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压力,短节目的比赛羽生是这样迎战的。然而对于两天后的自由滑,他却感受到了不安。

“比起得分,我大概在想着‘要拿出NHK杯时那样的表演’。虽然今天的练习看上去好像不错,但自己心里却觉得抓不准感觉,感到非常不安。在6分钟热身时我也没法全部纠正,在这种不安的状态下还出现了一次失误,还听到了最初上场的陈伟群选手表现非常出色,又听到了后面上场的宇野选手的表现很好。”

而在羽生之前上场的,正是东道主选手Javier Fernandez。他的得分出来之前,本土 的观众已经得不及了,直喊 “Javi, Javi”。羽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冰场的,在自己的名字被喊前,他为了确认跳了个3Lo,但失误了。随后跳了个漂亮的3A。Fernandez的得分确定了,自由滑201.43分,总分292.95,会场欢声鼎沸。

“在自己之前出场的Javi过了200分,我心里就像‘不妙啊’(笑)。不过这次也可以说,我在途中意识到了自己的心情,自己心里会想‘我真的是感到很不安啊’以及‘我在想着自己行不行啊’之类的。不过因为NHK杯之前我进行了大量的训练,NHK杯过后 我也练了很多很多,所以我是带着‘不能零失误也没关系,一个一个来吧,加油’的心情去比的。”

4S、4T、3F,开场三个跳每个都落得稳稳的。后半段的4T3T、3A2T、3A1Lo3S也全都漂亮完成。没有一个失误的四分半钟过去后,会场沉浸在《SEIMEI》的世界中。节目结束的那一瞬间,所有人都确信这一定会再次刷新历史最高得分,这套表演就是如此完美。

羽生在等分区一边跟Orser教练一起向观众致意,一边跟大屏幕上出现的在后台等待得分的Fernandez互相致敬。而当比分出现时,羽生一边握紧了拳,又有一瞬像是为了藏住涌现出的感情而向Orser教练展现了笑容,但感情不断积累,当他反应过来时,眼泪已经流出来了。羽生不好意思地说“为什么我在哭啊?”,但Orser教练轻声告诉他“我真的以你为骄傲”。

“NHK杯的时候我很率真地感到‘干得漂亮!’,但这次却觉得是‘还好啊……’,可以说是松了一口气那样的安心感吧。前面上场的选手们表现出色,戴上耳机时都能听到会场的欢声,所以我有种‘在重压之下完成了比赛啊’那样的安心感,还有‘终于结束了’的感觉。”

自由滑219.48分,总分330.43,羽生再次一口气刷新了短节目、自由滑和总分的世界纪录,同时也成为了男单史上首位大奖赛总决赛的三连冠得主。

在刷新得分纪录的NHK杯过后,他心中感受到了作为被追赶者的恐惧。

“2014年赢了世锦赛冠军后,14-15赛季我是带着自信临战中国杯的,然而却受了伤,得了第二。之后的NHK杯失误频频,来到总决赛时我还记得自己说过‘回到了挑战者的位置’。而今年从NHK杯到这次比赛的期间,我感到恐惧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自己不是挑战者。但虽然有让人恐惧的地方,但实际比赛的时候我还是能拿出好的发挥。这不但是我在Javier那样出色的表演过后作战,也是在客场作战,各方面都有这样那样的状况,所以这场比赛让我体会到了自己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立场下都得勇于作战。”

克服了这番恐惧,再次拿出了令人满意的表现,这是自由滑赛后眼泪的来由,也成为了今后动力的源泉。

“其实在短节目之前我心思都在取胜上,在以零失误表演去取胜上。不过短节目过后我压力变大,强烈地想着‘光是取胜还不够哪’。我觉得如果我仅仅把目标放在取胜上,是拿出不这样的表现的。正因为我终于能放松心情去看清周围,所以才变得能看清自己,而不用去勉强自己去做需要费劲才能做到的事。不是通过言语去说自己要做什么,而是通过自然地去掌握自己,而终于做到想做的事。”

自由滑的小分表上,4S、4T和3A2T的GOE都是3分加满。技术动作的基础分值是95.19分,但通过GOE加分最终达到了120.92,而节目内容分的每一项都达到了9.5分以上,最终拿到98.56分。这套表演可以说在技术和艺术层面都得到了至高无上的评价。

“当然,世界最高得分是很重要的,但我在滑冰时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表演究竟能发挥到什么样的极致,每一个动作和表现是不是都能完美发挥,着重的是这点。”

所以他对自己的得分并没有切实的体会,然而对自己的表演感到满足。

在仅仅两个星期内就两次刷新短节目、自由滑、总分三项史上最高得分纪录,对于这一可称得上伟业的成绩,羽生是这样说的。

“如果说我在引领男单水平的提升,我倒没有这样的实感,我觉得我仅仅是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被说‘恭喜超过300分’时我也没有什么感觉。当然,我也并不是没有过纠结得分的时候。不过这个赛季在得到了《SEIMEI》这套节目又继续滑《叙一》后,我的感想是花样滑冰确实不仅仅在于分数。虽然去年在滑《歌剧魅影》时我也一点点地体会到了这点,但这次看看陈伟群选手的表演,又看看Javier选手的表演,我是真的觉得分数不是全部。现在我希望自己能时刻以此为目标去努力。

现在我终于能把节目中的所有跳跃都完成,而在艺术性上,我也觉得自己终于能展现出具有自己风格的表演了。”

在不断刷新纪录的上半赛季,羽生在技术层面上提高了跳跃的难度,而在艺术层面上也得到了接近现评分系统上限的节目内容分。而在总决赛时,他已经在展望今后了。正因现在已经到达了技术上的高层次,他需要去追求具有自己风格的表演,去拓展自己的领域。

此时的羽生已经开始为了世界锦标赛而努力追寻崭新的表演,然而新的试炼正不知不觉地逼近。


​​Scene 14 得分纪录起往后 ~2016年世界锦标赛~

羽生最初感觉不对劲时,是赛季初始的2015年10月末,那时他还在备战大奖赛的加拿大站。

“左脚的伤,一开始与其说是疼痛,倒更接近于感觉不对头。跳T跳的时候会感到麻痹,不过如果只是跳一两个的话会麻,再继续跳倒也不会觉得疼。因为我觉得反正自己接受着一定程度的养护,而且多动动就能自己好,所以就没重视。但是,此后损伤越来越重,到NHK杯的时候已经开始有点疼了,到了总决赛的时候,已经不是跳一两个的问题,而是跳三四个跳那疼痛都不会消失。动身前往全日本锦标赛的前一天,我开始练习5分钟后,就因为太疼而又下冰了。到现在我才终于能主产,那时候伤已经很重了。去到全日赛场后还是疼,虽然还能跳T跳,但A跳的情况是最坏的,全日比赛时全部都跳得很糟糕。”

离总决赛过去有10天的12月下旬,羽生参加了在札幌举行的全日本锦标赛。他没能发挥出NHK杯和总决赛时的表现,但还是收获了四连冠。虽然他获得了世锦赛的出场资格,而且也以笑容应对冰迷们的支持,但背后,他却因左脚的伤痛而苦恼。

“全日比赛后我休息了10天,然后参加了NHK杯的表演滑 。New Year On Ice前我去了趟医院打了针类固醇,但还是疼得几乎动不了。New Year On Ice的时候我都没法走路了,但还是吃了止痛药然后上场了。在这种状态下,我训练的时候就连跳个1T都疼得像是要死了(笑),所以只好决定‘冰演的时候绝对不跳T跳’,而改上跳得不会疼的Lz、Lo和S跳。

New Year On Ice后我彻底休息了。那时候正是最疼的时候,连走路都会疼。因为大拇趾内侧会疼,所以走路的时候脚踝都往外扯,所以走路都走不好,脚会向着奇怪的方向动,然后其他部位又会疼起来。这之后我心想‘休息个10天的话能好转些吧’,没想到还是疼。

本来,我是准备1月末回到多伦多的,所以在回加拿大之前那几天我就开始恢复训练了,然而还是很疼,完全没有办法,离回去多伦多的计划越来越远。而且因为脚疼,我走路的方式都变奇怪,因为要一边照顾疼痛中的脚一边训练,结果什么都跳不了。New Year On Ice的时候虽然我在吃止痛药,但那时状态倒也还好,所以我的脑子里和脚上还保留着那时不错的感觉和印象 ,1月末开始恢复滑冰时,虽然还是疼,但S跳还是能跳的。不过这样过了5天后,感觉和印象开始消失,跳不了的跳跃开始变多……每天脚都变和更疼,连A、S和F跳都疼了。因为唯一跳起来不疼的跳就剩Lo了,所以我就一心一意地练Lo跳(笑)。不过进入2月后,我都转不了四周了,那个时候真的很艰苦。最严重的时候连3Lo都会摔,有种‘这种情况多少年没有过了!’的感觉。于是我开始觉得不得不放弃世锦赛了,产生了绝望的感觉……

那种感觉跟(14-15赛季发生了碰撞意外的)中国杯后的NHK杯前时很你是。距离世锦赛前的那一个月,感觉上相当短……”

2月中旬,羽生认真地想过要放弃世锦赛。在日本训练的时候,到最后都没能恢复跳跃,看不到接下来能干什么。不过他决定了“总之先回到多伦多再说吧”,并在2月末回到了多伦多。

“我在多伦多接受了现在也在照看着我的医师的疗养,情况逐渐好转,开始能跳T跳以外的跳跃了,于是我开始产生了‘我就要上!’的想法。回多伦多后跟医师说明了症状后,被出示了T跳禁令,从那往后的三个星期里我都只能跳T跳以外的三周跳。到了‘可以跳四周跳了’时,(为了避开T跳)我也只能练四周跳全是4S的节目。到出发前往世锦赛前的两个星期,我第一次尝试4T,虽然第一天就能跳了,但感觉不一样了,毕竟刃跳和点冰跳还是不一样的。”

到世锦赛前的一个月,虽然疼痛并没有消去,但因为跳跃慢慢地恢复了,所以羽生得以以乐观的心情进行充实的训练。然而,当前往参加世锦赛时,他已经找回了自信。

“我的短节目已经完善到基本没有一天是不能完美完成合乐练习的。不能跳4T的时候我就练4S,虽然比赛中这是违规的。那时我想,要是4T状态还是很差的话,那我第一跳先跳4T,第二跳再跳4S也行。而且那个时候我的Lo完成情况很错,所以还想着要是4T不行的话那就上4Lo吧,不过4Lo还是练得不够。毕竟我还是非常强烈地希望能赢下这次比赛的,所以并不想冒险(所以放弃跳4Lo)。于是我有针对性地训练,提高了节目的完成度。

而自由滑呢,真的是只有在状态不好的时候才无法零失误完成,不过那是在跳3个4S的前提下(笑)。连节目后半段我都能稳稳跳成4S,真的是完美啊。训练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进入会场的瞬间感到‘能赢’,自信就是这么足。”

3月27号,羽生来到了世锦赛的举办地、美国的波士顿,并做好了翌日练习的准备。

“第一天的练习感觉很好。不过从第二天开始我的身体就不太活动得开了。在多伦多的时候,有医师细致地照看着我、替我疗养,但来到世锦赛后疗养不太好,吃了止痛药左脚的疼痛也不消退,而且腰也开始疼了。在这种充满不安的因素的情况下,又掺入了其他选手的影响,所以脑子里乱成一团,产生了诸多压力,结果我意识到我的心思都被带偏过去了。不过短节目比赛时明明想着‘这样的状态怎么可能比好’,结果却是零失误(笑)。”

3月30日,短节目比赛开始。羽生结弦于第29位上场,跟NHK杯时一样,他的4S、4T3T、3A全部漂亮完成,用《叙一》这套节目充分展现了把钢琴的旋律和运动员的力量融合在一起后的绝美。

技术分61.52,节目内容分各小项全都在9.5以上、共得49.04分,短节目得分110.56。这离羽生自己在总决赛上创造的史上最高得分纪录仅仅差了0.39分,可谓完美的表演。进入自由滑比赛时,他领先短节目比赛排名第二的Javier Fernandez达12.04分。

虽然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他的状态都不尽完美,但羽生得以拿出了零失误的发挥。然而,短节目过后,他注意到自己左脚的情况恶化了。

“短节目比赛中,我应该是用脚过度,跟训练时根本没法比。于是脚非常疼,都肿起来了。短节目过后第二天的练习里,我连跳个3 3连跳都会疼,所以放弃跳4T了。自由滑当天的练习前我吃了止痛药,确认自己‘虽然跳4T会疼,但还是能跳的’。因为我那时处于肾上腺素被激发出来的状态,非常兴奋,所以自由滑前一天睡不着,自由滑当天也是睡不着。从第二天开始,因为身体活动不开,所以我感到很烦躁,而且越是处于兴奋状态身体就越活动不开,情况真是越发往下。”

自由滑比赛,羽生抽签的结果是最后一组的第二个上场。

“当抽到第二个上场时,我就觉得‘啊,我完蛋了’。我不但不善于在第二个上场,而且也没怎么经历过。印象中索契冬奥前的那次全日短节目我是第二个上场的,那时倒是不错,但除此之外就是青年组第二年(2009年)时的全日短节目比赛了,那比得非常糟糕。第二个上场对我来说,是很不好把握节奏的。而且那时我又焦躁,又充满各种不安的因素,这些加在一起后,我就想‘啊,这个情况,我是要失误的吧’。不过这大概也因为我短节目比得不错,所以反差比较大。要是我短节目不是零失误的话,而且心情又会不一样,所以我觉得这也跟我短节目零失误有一定关系。”

羽生在身心都没能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开始了自由滑《SEIMEI》这个节目。开场的4S落冰不稳,虽然接下来的4T完成了,但后半段的4S摔倒了,此后的跳一个接一个地不稳,最后自由滑得分184.61,总分295.17。比起NHK杯和总决赛时的表现,可以说这次表现不够出色。

“世锦赛的情况还是相当困难的。短节目和自由滑时的气温差了差不多有10度,有部分冰都融化了。不过能跳的人还是能跳。这说明我的身体状态并不足以适应各种情况下的冰面,精神状态也跟平时不一样,就是这么回事。”

在羽生之后出场的Fernandez干净地完成了包括三个四周跳和两个3A在内的所有跳跃,自由滑和总分的得分都刷新了个人最高得分,并以外逆转了短节目的分差,夺得了冠军。羽生获得第二名,连续两年在世锦赛上收获银牌。

“在世锦赛上只得第二位,这让我在去年一直非常懊悔,心里没法平静。今年我也常梦到自己在各种比赛中拿第二名(笑),梦里面一次冠军都没拿。所以我觉得自己实际上是很懊悔的,不过在世锦赛结束时,我的心情倒是很爽朗。

回头想想,我从上赛季的收获,除了能从中国杯上受伤后恢复过来以外,几乎就没什么印象了。但是这个赛季,大概是因为我创造了世界纪录吧,自己心里第一次感受到了在比赛中完美发挥的成就感,所以这大概是个让我收获了这一点的重要的赛季吧。

而且,我的表演滑非常好,心情完全投入其中。在这次世锦赛前,我非常希望好好打磨自己的艺术表现,因为脚伤,我在冰上的练习非常有限,所以在陆地上尝试了各种手部动作、感情的投入方式和脚的朝向等,于是世锦赛上的《天地安魂曲》我得以投入了自己的感情,身心合一,也跟音乐融合在一起,以爽朗的心情结束了。

这次表演我非常重视滑行。虽然从结果上说我在短节目和自由滑时都没能适应冰面去滑行,但表演滑的练习时我发现了‘啊,只要这样去滑就好了’,所以滑行时心情就舒畅起来了。

还有就是,从来到这次比赛前的两个月前我就决定了,因为脚的状态不好,所以比完后我要休息一个月,就是说‘彻底远离滑冰’。所以带着这种决心,我滑的时候心情舒畅,还有就是这之后一个月滑不了冰的不舍,所以这场表演滑让我充分感受到了滑冰的快乐。”

想打磨表现力。因伤痛而无法在冰上训练时,羽生尝试并确认了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虽然这没能全在比赛中展现出来,但表演滑上让大家看到了。训练中的各种尝试,确实是有所收获的。

“我希望展现具有自己风格的表演,这个想法是很强烈的。表现形式、手的位置、舞蹈动作等,我全都一个个细致地去练了。《叙一》是套充满了细微的音符的节目,所以我强烈地意识到应该怎样用指尖、脸的角度、膝盖的屈伸去诠释这细微的音符。

不过再怎样去表现,跳跃失败了的话,这套节目到底还是失败的。所以虽然我在表现力上下了很大工夫,但这都是‘以零失误为前提’‘先做到零失误再说’去表现的。

这套滑了两年的短节目,放在14-15赛季来说,总决赛上的那套算是完成形吧。得以滑冰的舒畅和幸福感,与那个赛季的《叙一》相吻合,而这也与《歌剧魅影》相吻合。而这个赛季,从质量上说我觉得是总决赛的最好,不过虽然我也喜欢自己总决赛时的《叙一》的艺术表现,但我也觉得世锦赛上的表现方式更凝聚了心思。因为在世锦赛前我练习时都带着想展现出节目深度的意识去练的,而且我的前提是,不管是从裁判坐的那边斜着看,还是用摄像机从全方位角度来拍,不过从那个角度看形态美还是不美,动作起码是跟音符完全契合的。而且我3月在冰上进行了针对性训练,回多伦多后因为跳跃安定下来了,就想‘要拿出更好的表现’,所以那四个星期为了赶上比赛克服重重困难,真是拼命啊(笑)。”

世锦赛之前,因为在追求零失误的前提下不断追求从哪个角度看都美的节目,所以羽生得以在世锦赛上展露那一套短节目。而对于自由滑《SEIMEI》,通过自己参与编曲,又积极参与编舞,他也看到了很多。

“我一直以来都会去思考编舞动作的意义,但最近感觉到自己不会去勉强表现那个意义。

在滑《天地安魂曲》时我也一直在想,我从以前到现在都非常希望‘别人能这么看’。比方说芭蕾、狂言、能之类的,因为有着‘这个动作是这个意思’的标准,还有各个形态都有各自的意义,所以知道这些的人就能理解到那个意思。但是花样滑冰是没有这样的标准形态的,所以我在思考‘从哪个角度看才能理解到我想传达的意思呢’‘但是也不能只朝着裁判那边去做动作啊’的过程中,想法开始变为‘大家自由地去体会吧’(笑)。自己心里是有‘带着这个意思去做’的框架的,但是从观众角度说,根据各人观看时的背景、心情,这各异的经验会导向各异的理解,所以我逐渐认可了这一点。

还有就是,我变得更能把心情投入到每一个编舞动作中,做动作时加以更细致的注意。这并不仅是去配合音符,而是去注意自己的动作是否契合音乐的主线,是否契合伴奏,还是说有一点偏差,我变得能更深入地去思考这些。所以我觉得《叙一》因此变得更有深度了,《SEIMEI》和《天地安魂曲》也反映出这些变化。通过《SEIMEI》这个节目,我学习到了很多,也学会思考了很多。”

经历了不断刷新得分纪录的上半赛季,通过在表现力上下工夫,羽生得到了新的视点。

“这点对于打造节目来说无疑是必要的。比方说,即使我在表演时是希望大家能感到快乐,但看了表演后也许也会有人觉得‘明明受了伤,那么苦痛’而流泪。我是会在滑冰上投入很深感情的类型,虽然投入感情是很重要的,但并不是说需要强硬地去把这感情强加在观众身上,而是不去介意观众如何想如何感受。

第一次滑《天地安魂曲》是Fantasy On Ice的金泽场上,回想起来,那时候听到很多‘那时的安魂曲太过苦痛了,让人难受’的反响。实际上,我在练习的时候哭了,因为太难受了。我感觉那套节目本身就是带着灵魂的,特别是那个时候,因为我希望让自己的表演和音乐完全融合在一起,所以在听到音乐的那一瞬间,我就回想起地震时的画面,想表现出那时的苦痛,所以感觉就特别难受。

不过为备战世锦赛,我在思考如何演绎《SEIMEI》的过程中,变得不那么投射苦痛的感情了。当然,《安魂曲》中是带着苦痛的表现的,但我往后退一步,开始理解到观众并不需要去体会那份苦痛。有时候我甚至会想‘我自己的幸福源自滑冰’还有‘只有在滑冰中才有幸福’。1月初我脚又疼,又因为被不实报道缠上而变得无法信任他人,所以在冰演上滑冰的时候感觉特别幸福。因为滑冰是可以凭自己的意志去完成的。因为这是谁都无法介入的。那时候我想了很多很多,也感觉到《天地安魂曲》这套节目在经历这些后变得意味深长。”

通过日夜思考、不断滑冰,当意识过来时,节目和滑冰本身,已在羽生自身中升华。在索契冬奥过后,因为燃尽了精力,曾经考虑过退役,但现在觉得,到底还是比赛更快乐。

“(索契冬奥后)我觉得自己果然还是放弃不了。大概因为我现在已经克服了当时的苦楚,所以能说出口,那个时候,我一夜之间成为了奥运冠军,却没有感到成就感,所以感觉到自己与自身所处的环境间有着巨大的鸿沟。不过正因为我19岁时这么想,才有了现在的自己。因为这一路全是崭新的经验。

回顾这赛季,金博洋选手完成了4Lz,这个意义很重大。还有就是宇野选手跳了4F。这个赛季,包括年轻选手在内,陈伟群也好Javi也好,不都在进步吗?与其说是进步,更应该说是进化。大家真的都在提高难度。这跟我是奥运冠军或是现世界纪录保持者无关,而是作为一名花滑运动员,我感到非常高兴。在这样的环境中战斗,说到底真是非常快乐的。滑冰这东西,也许现在才是最快乐的。

索契奥运的时候,顶尖的选手大都跳了两个四周跳吧,虽然大家自由滑都乱糟糟的。不过现在已经进入了要去比四周跳的种类的时代了。 这个怎么说呢,现在的我已经达到了小时候所描绘的未来的我的水平了吧。所以坦白地说,这是很快乐的。而且不是我一个人在这么做。每位选手各有自己擅长的地方,也各有让人向往的地方。比如说博洋的四周跳啊,Javi的稳定性,还有陈伟群的滑行,有很多长处对吧。正因为我向往这一项项长处,我自己完全不觉得自己是站在最高处的,倒是会觉得‘啊,原来人类是可以跳得更多的!’之类的(笑)。正因为有了目标,所以变得更快乐。

我在技术上大概还有四年能继续取得进步。像4A这个跳,我从小就说我一定要跳出来,是真的很想跳的!我觉得这绝对是能跳出来的,我的话。在之前的Dream On Ice上,我一边紧张一边跳,结果还有半圈不足周。不过看了录像后,我发现我的体轴保持得很好,于是就各种研究‘要怎么做才能跳出来呢’。不光是4A,像是4Lz、4F、4Lo、4S、4T,我全部都在研究,所以剩下要做的努力、刻苦地训练,直到在冰上跳出来为止。不过我觉得总有一天会有人跳出4A的。五周跳的话还是不可能的吧,不过也许博洋他们没准什么时候就跳出五周来了(笑)。

所以对于花滑男单项目来说,现在正是最激烈的时代吧。对我来说,盐湖城冬奥是最棒的,也是我认真地考虑起‘我要滑冰!’的契机,所以我感觉到这样的时代正再度来临,而我正处于这样的大潮中。这真是很让人高兴的。所以到平昌为止,这个项目会怎样进进化,这也是我的一个课题。真让人期待啊。”

从小就憧憬着的激烈竞争,如今自己正身处其中,这是如此一份喜悦。体力上还能继续提高,今后还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人生经验并把此反映到自己的节目中,21岁的羽生结弦正迎来这样的时期。

还不够,还不够。自己还不够接近理想中的滑冰。这种渴望,将引领他走向无法仅用分数去测量的艺术表现的高峰。


​Scene 15 结语

前作出版后至今的四年里,羽生结弦成为了全日本锦标赛、大奖赛总决赛、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冠军。多次刷新史上最高得分的纪录,克服了重重困难,也在花样滑冰中感受到了新的乐趣。

在续篇即将出版之时,已经21岁的羽生所考虑的,是这些事情。

“我认为读者选购这本书的目的有很多,但我希望读者们能以阅读本书为契机,感受到自己所珍惜的东西,并有所思考。本书的出版跟前作一样,都跟慈善活动相关。但本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呼吁大家支持灾区或亲身前往灾区,而是希望能成为大家思考东日本大地震以及在各地发生的震灾的契机。

当人希望传达自己的想法时,总是需要像网络或是电话、信函等工具。打个比方,希望此书能把我这个人作为工具,通过我这个人,成为大家传达自己心情的契机。希望大家把我作为一个网络去使用,以此去传达各种各样的心情。

接下来的话也许跟本赛季到世锦赛为止我关于表现力所说的话一样,读这本书时大家有什么感想,这是因读者而异的。以此感受到的每个人的心情,出乎意料地会在社会各处反映出来吧。比方说要是想着‘当这事发生时,也许会伴随着好事吧’之类的,出乎意料地也许这件好事真的会发生。所以我希望大家能珍惜这每一份心情。我并不是在呼吁大家不用多说、只要行动就行了,但要是大家心情能变得更积极向上,再多几分对震灾的思考,哪怕是再多一点点,我认为对灾区乃至对日本这个国家来说都是件好事。希望大家能一点点地集聚这一份份思绪,从而升华为美丽的光芒。”


(全文完)

                                                                                                                                羽生结弦资讯台译

感谢翻译:阿七,甜甜,兔子,有马,电E,yuriyuma,猫姨

感谢校对:yuriyuma,猫姨

转载注明出处,禁止一切商业用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