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酒小感

(2013-04-16 01:54:15)
标签:

品酒

美食

忽然有个一直支持我的酒友告诉我——好多天没看到你的酒评了。

我承认,我不够勤奋略有懈怠了……或许不经意的时候我给自己放了个假,每天还是因为工作,因为遇到一同爱酒的人品饮,只是我不想太多去思考酒,只是单纯感受色泽香气口感带来的愉悦。

  今晚遇到Amoit GuyMontrachet 1999。翻看了两年前的品酒笔记,有趣的是一模一样的1999,图片还在,感受截然不同。两年并非实现了了不起的进步,口感体会的点滴细腻和对酿酒的理解也许有了些自我的风格,自我的东西未必适合强加于人,至少可以记载自己不同的感受。

http://s3/bmiddle/6cc6ceb2tda6a02eca532&690
  倒是,2年前遇到的这款酒本身并没有让我体会多么精湛的变化与出彩。对Montrachet的敬畏从来没有减少,大概最“廉价”的蒙哈榭的口感也不至于让人接受不了(绝对不是让人讨厌的白酒),至于欢愉程度如何,取决于品饮时候的认知,品饮时候身边的那些人和事。

 今天酒开瓶到喝完用了3个小时,或许有些朋友觉得对于蒙哈榭需要更多时间观望其变化, 也或许有人觉得这款酒本身没有庞大到需要过长时间的反复琢磨。在我看来,酒真的是只有用心喝的人才嚼的出文化,没有太绝对的规矩,却有最真切的感知。

 今晚一起品饮的六个人中有一位酒友,是那位曾经用她的理解在喝完Le Pin后作画为礼物的我的葡萄酒学员。今晚她情不自禁地留下了这款Montrachet的瓶子,我知道她是真的喜欢这款酒,哪怕她是唯一的读者,我也想整理一番我对这款酒的理解。

 而一款酒,说得绝对点,哪怕只获得一个人的喝彩,只要是真实的那都是价值所在……人或许也是如此吧。

 言归正传,写说说酒评:

 起初开瓶我甚至有一点点担心,有一股明显的氧化气味扑鼻而来,每个人的嗅觉记忆不同,有人觉得是微微变质的鸡蛋,有人则说像榴莲,总之那一刻开始后来出现的变化带出了天壤之别。

下一个过程酒香变得有几分妖艳,有人说异域风情,有人直白地说——中东女人出汗又抹香水的性感。

口感一端却拍若两人,我品饮过的Montrachet中这款属于小结构中变化出大味道的风格,好比清秀的女子眉若远黛却眼如秋波般内敛中显现韵味和妖娆。

美好有许多种姿态,或许我更爱内敛中探寻出的芳泽,于酒如是,于人亦如是。入口不会觉得过分的冲击力,1999年份介于完新和完熟之间的状态里,酒的果味在前端,矿物感在后端,酸度贯穿始终。

下一刻,香气又发生转变,妖娆感弥漫的氛围里丝丝蜕变展现,杏仁,太妃糖,法式布丁的蛋蛋焦糖香如丝如缕的上升,口感里酸度开始微微下滑的时候,杯子里又注入新的一杯——更多一份清新可人的滋味……

  记得有个高手指点说Amoit Guy的蒙哈榭,酒风格属于相对清淡,稳健又具有蒙哈榭意义上的性价比的。这点我今天非常有体会。

到家,我查阅到在勃艮第一位学习酿酒的同行对于其酒做的客观描述,说道这个家族酿酒已经第四代,据说当年家族也是巴黎城市之人,厌倦繁华又买不起巴黎的别墅跑来乡间选择了种植和酿造为生的状态。

照片中看酒庄就是个家庭作坊,现在的酿酒师Thierry聊到酿酒没有洋洋洒洒的长篇说辞,并不神话勃艮第的高深莫测,坦言根据天气和客观条件来进行葡萄园的管理,不回避药物的控制,根据自己追求的风格来选择加糖还是加酸……

评价说Thierry为人诚实又简单,他自信自己酿的酒能代表家族特色,能体现Montrachet的风格与Chardonnay的风味。”复杂、诚实、探索……就我几次品饮Amoit Guy的酒的感受而言,我觉得同行的介绍时中肯贴切的。未来有机会容我亲自考证一番。

 这位同行的品酒笔记中还说品鉴时候闻到了二氧化硫的味道,但不是酒的缺点,客观存在的状态而已。这点让我回想起今晚这款酒开瓶时候我产生担心的状态。假设最初就是完全无瑕疵的状态,结果会是如何?会不会减少后来感受到酒体充分变化的喜悦?或许我们还是该做好准备对于一款14个年份的酒开瓶的期待值中多几分腐朽的可能,多几分老陈的滋味?

 两年前遇到这款酒的场景则和今晚不同,酒年轻了两岁是当然;记得当时我是中途加入,酒已经充分呼吸和舒展,我并没有很充分感受到整个变化的过程,且认知的方式和能力也和今日的我有区别,所以笔记中写道的只是酸度凛冽,有矿物感之类的简单评述……

http://s3/bmiddle/6cc6ceb2t7c3dcc366dd2&690
两年前同样的酒并没有让我过多思考酒本身和酒以外的各种,今晚酒局很开心,遇到各有千秋的酒,各不相同的人,美酒把大家相连,不容的自己再过多偷懒,哪怕只是收获一点点知识和感知,只要是真实经历的,就把它点滴记载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