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刘翔一条生路——我劝媒体和公众

(2011-05-16 21:10:26)
标签:

刘翔

七步上栏

上海钻石联赛

110米栏

夺冠

高考

爱和关注

杂谈

分类: 社会观察

对于刘翔再次夺冠这件事,我有很多很多话想对媒体和公众说。

事件回放:五月十五日,第一次在正式比赛尝试全新上栏技术的刘翔,在自己今年第一场室外大赛中取得开门红。他以十三秒零七的成绩,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一百一十米栏项目中,战胜美国名将奥利弗,取得久违的冠军。

 

看到今天《北京青年报》上头版头条就是这篇报道,还特意配了一张刘翔比赛瞬间的大幅照片,我的眉头不禁皱了一下。再看到今天晚上体育频道大肆宣传刘翔“七步上栏”的新技术,竟然还请来了清华大学的物理学专家分析“七步”的物理学原理,然后又一遍一遍播放之前采访刘翔训练时候的录像片段,我的心里顿时产生一种无法遏制的反感情绪。

我特别想在这个时候大声呼吁:“媒体,够了!你们适可而止吧!你们放过刘翔吧!”

虽然我也是媒体从业人员,可是目睹了这些年刘翔的起起落落之后,在今天这样一个体育迷们击掌相庆的时刻,在各路媒体如鲨鱼嗜血般展开新一轮围追报道的时刻,我,要泼一盆冷水了。

 

刘翔使用了十二年的“八步上栏”技术改成如今的“七步上栏”并一举夺冠,这确实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也确实应该对他此次成功转型报道一下。但是所谓“成也媒体,败也媒体;成也公众,败也公众”,君不见这么多年来,到底是谁“载舟亦覆舟”吗?

七年前的辉煌,是媒体和公众把刘翔抛到了一个顶峰;三年前的黯然退场,是媒体和公众把刘翔推向了一个深渊。推向顶峰的时候,媒体尽是溢美之词:

从此中国出了一个“翔飞人”,他的出现“让黄皮肤的东亚病夫们扬眉吐气”,让中国人从此在国际田径赛场上也有了一席之地,于是刘翔的生活中处处可见端着话筒和扛着摄像机的媒体人穿梭而行,于是公众的关注度日益增加、期望值日益增大……终于,刘翔不堪重压,拖着病痛的脚踝上演了三年前让世人惊讶的一幕……媒体咆哮了,公众愤怒了,一时之间责难之声甚至唾骂之词传遍了大街小巷,一时之间刘翔民族英雄般的形象土崩瓦解,他几乎成了一个历史的罪人,也旋即被一群人推向了一个深渊,一个也许是他有生以来经历过的最惨痛的低谷,而这群人,正是七年前狂热地爱恋着、膜拜着他的媒体和公众。

 

后来,刘翔稍稍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也正是这段淡出的时光给了他调整身心的时间和安心训练的条件吧?如今,我们终于看到昔日的“翔飞人”又回来了!

可也正是在这个时刻,我又开始担心起来,我不知道刘翔在经历了之前的大起大落之后是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这种准备不仅是应对比赛,更是应对媒体和公众的狂热关注;我不知道刘翔在经历了曾经爱他至深的人们伤他也至深以后,是否已经看透、看清、看淡了这样一个世道,是否能做到宠辱不惊。

我看到镜头前的刘翔还是那样自信,或许对于他而言,这个时刻的一场胜利太重要了,他太需要这样一种转型和胜利来重新赢回信心以及公众的认可了,他的回答依然如前:“我想我的成绩不止于此。”是的,我也希望看到他更多的胜利。

 

只是,我也恳求媒体和公众,不要太爱刘翔了,不要太关注刘翔了,你们如果还都记得过去的几年中,你们的爱和关注给这个具备了天才素质的爱国、爱父母、敬老师、肯吃苦、成熟却也透着古灵精怪劲儿的男孩子带来了什么;你们如果还都想再次看到这样一个“民族英雄”般的人物再次腾飞于国际赛场为国争光;你们如果也肯静静地坐下来回想、自省、并且真心改过自己曾经过于热爱和关注他之后给他带来的沉重的压力和伤害;你们如果愿意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对待,那么我在这里恳请你们,放给刘翔一点儿喘息的空间吧!

 

因为过于爱一个人而造成伤害的事情我们并不陌生,生活中也屡见不鲜,可是我们却很难理智地控制自己,也很难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前瞻性地预料到这个问题。对刘翔这件事是这样,对目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复习的高考学生们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爱他们,很爱,所以很期待,也往往忽视了由此而给当事人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压力。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当事人不能做到最好,而是我们给的关注太多了。

综上所述,请放爱一条生路,放刘翔一条生路吧!谢谢你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