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勒密坦言:天文学大成之黄道星表源于“别人”

标签:
天文学大成黄道坐标星表托勒密入宿度去极度 |
分类: 文史随笔 |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Dennis Duke 之论文《》,是一篇从天文学视角剖析《天文学大成》BUG的文章,值得品读。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的 Dennis Duke 之论文摘要截图
通过梳理,笔者认为Dennis Duke之论文所讨论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德兰布雷(Delambre)在他的《古代天文学史》中明确地得出结论,“喜帕恰斯(Hipparchus)知道并使用了一个确定的天体球坐标系,即我们今天使用的赤经和赤纬系。”德兰布雷认为喜帕恰斯实际上“直接引用了众多恒星在赤经和赤纬中的位置(或者更常见的补充,极距)”。
二、近两个世纪后,纽格鲍尔(Neugebauer)在他的《古代数学天文学史》中,否定了德兰布雷的结论,认为在喜帕恰斯时代,“恒星位置的球面坐标系还不存在。……在《天文学大成》中的恒星目录之前,希腊天文学中没有任何地方证明正交球面坐标用于确定恒星位置”。
三、作者Dennis Duke通过对《天文学大成》的系统研究,发现托勒密始终是以基于赤经和赤纬的视角对恒星运动进行表述的,这一点与德兰布雷所说的相一致,而且这种传统的“赤经和赤纬系”已经被今人接受;但是他发现了托勒密对“赤经赤纬与黄经黄纬”之引用存在严重的混乱问题:
“托勒密在《天文学大成》第七章第1节中明确告诉我们,喜帕恰斯有一个地球仪。此外,托勒密在《天文学大成》第七章第4节中告诉我们,为什么他自己会给我们他的恒星位置表,并写道‘为了按照上述方法显示实心球体上的恒星排列,我们在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分为四个部分。’因此,至少在托勒密的例子中,星表的目的就是帮助创建一个天体”。
“在《天文学大成》第七章第4节中,托勒密煞费苦心地向我们解释,他使用的‘在后面’和‘在前面’以及‘在北方’和‘在南方’是直接指向黄道坐标的。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并不符合事实。它们在赤道坐标方面总是准确的,但在黄道坐标方面并不总是准确的。因此,托勒密从一些喜帕恰斯文献中复制了他使用的恒星描述,这些描述在赤道坐标中是精确的,……..忘记将它们更改为一致精确的黄道坐标”。
仔细推敲一下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人们不难获得以下关键信息:
一是德兰布雷(Delambre)和Dennis Duke都认为《天文学大成》的内容是基于“赤经和赤纬系”的作品。笔者认为这是客观事实,因为《天文学大成》这本书就存放在图书馆里,是毋庸置疑的。
二是纽格鲍尔(Neugebauer)“希腊天文学中没有任何地方证明正交球面坐标用于确定恒星位置”的说法,实质上是对《天文学大成》的成书年代(公元二世纪)提出了质疑,但并未否定“赤经和赤纬系”的问题。换言之,若是《天文学大成》成书于托勒密之后的年代则另当别论。
三是德兰布雷(Delambre)和Dennis Duke都提到了《天文学大成》一书中的“星表”问题,一个是说托勒密“直接引用了众多恒星在赤经和赤纬中的位置(去极度)”,“去极度”一词可是被人嘲笑中国明代前没有经纬度概念的把柄; 另一个则提出了“是谁决定何时将星表恒星坐标转换为黄道坐标”的问题”,也就是《天文学大成》书中之“星表”来源何处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因为实质上也是一个与《天文学大成》之作者到底是谁和其成书年代相关的问题。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笔者真没想到这个被Dennis Duke视为“悬而未决的是谁决定何时将星表恒星坐标转换为黄道坐标的问题”,竟然能在《天文学大成》里找到答案,原来作者托勒密竟然早就在书中直言不讳地告诉了我们:
“‘一个人有一种现成的方法来识别那些(别人)描述不同的恒星;这可以通过比较记录的位置立即完成。’这意味着他不是第一个在星表中使用黄道坐标的人”(Almagest, op. cit. (ref. 13), p 340)。
Dennis Duke 说“一个明显的可能性是,喜帕恰斯在发现岁差后切换到黄道坐标系,但在这一点上,这只是猜测,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真正的证据支持”。
那么,这个黄道坐标之“星表”源于何处?这里所说的“一个人”、“别人”又当是何人?
这个“现成的方法”是什么?
毫无疑问,《天文学大成》的作者最清楚。
之前,笔者曾撰博文《隐藏于《天文学大成》的秘密》(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c00e6b010305va.html),探析了1528年版《天文学大成》里的“星表”与中华传统二十八星宿的相关性,找到了“星表”经度数据是如何按照中华“入宿度”取值和标注的方法,没想到竟然能与托勒密关于“星表”之源的坦言无缝接轨,但愿是纯属巧合,而以不至于有损伟大西方天文学的光环。
另附一标注有详细数据的黄道坐标系星空图,以作为对《隐藏于《天文学大成》的秘密》一文的补充。
求解:
在1528年《天文学大成》的最后有一张表格,在表头上出现“Romanorum 1530”,读不懂是何意思,但愿不是表示与罗马月历相关的“罗马年份”,倘若如此,岂不与本图中部出版年份“1528”相矛盾?难道出版者会在1530年之后出版而将年份提前标记为1528?
前一篇:隐藏于《天文学大成》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