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两座不见踪影的无影塔

标签:
无影塔观象台尸子 |
分类: 中华文明 |
——从两座不见踪影的无影塔说起
《弥勒救苦真经》云:“老母降下通天窍,无影山前对合同”;读此经文虽不解其义,但却想起了与其词语相关联的无影塔。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尚可看到位于临汾南北遥相呼应的两座无影塔,但现已不见其踪影,而被黄土尘封4000多年的古观象台却在考古人的洛阳铲下重见天日了。
两座无影塔,一座位于临汾以北的洪洞县万安镇历山下的舜陵之上,另一座位于临汾以南的侯马紫荆山上。说来也巧,南北两座无影塔竟恰与陶寺古观象台呈一字型摆开,虽今人说不清其相互之间是否有着穿越时空的关联,但都具有一定的天文元素与“天”相关倒是可以肯定的,或许是象征着某种远古文化基因的千年传承。
“我今年65岁了,这张照片是1955年前后拍摄的。照片左边的是我父亲郜茂荣,中间的是刘安吉,右边的叫崔殿荣,蹲着的女孩是我姐郜秀珍,站着的男孩是我。”2016年4月30日,洪洞县万安村村民郜晋生向记者介绍一张老照片“(王隰斌《洪洞:无影塔
舜帝故里的傲岸之作》)。照片上的无影塔,座落在万安村西,与寥天洞相望。传说无影塔看不到影子,那影子去了哪里了呢?
老人们传说在万安“国家堡”内的“圣郡里”。
侯马紫荆山无影塔复原图(选自新绛县德馨博文)
据民国十七年《新修曲沃县志-山川略-见龙泉》记载,“县西南山下,两峰对峙,盘踞蜿蜒…….其巅有塔名‘无影’”。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还可看到此塔的孤傲雄姿,但现在也不见了踪影。
据说,侯马和洪洞当地的百姓正筹划着重建无影塔,兴许这将会成为现实。
文章写到这里本要收笔了,但一个重要的与本文所云“天文元素”相关的历史人物却在脑海里闪现,他就是紫荆山下战国中期魏国曲沃人——尸佼。
尸佼,因典著《尸子》而被尊称为尸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先秦诸子百家之一,也是先秦三晋思想文化杰出代表人物之一。约生于周安王十二年(前390年)
,约卒于周显王三十九年(前330年);魏国曲沃(今山西省曲沃县)人。《曲沃县志》亦有记载:“尸佼,晋人,卫鞅客。立法理民,尝与佼规。鞅诛,亡入蜀,著《尸子》二十篇。真西山谓《尸子》,晋书。”
“真西山”即南宋时人真德秀,有《西山文集》。
在先秦老子、墨子后学、惠施思想中,都有宇宙观内容,论述也十分精辟。如老子提出“道”与“域” ,《墨经》有“久”、“宇”,惠施有“大一”、“小一”,使中国哲学思想,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和发展。但只有尸佼赋予“宇宙”以最为精切到位而十分简明的界说。尸子云: “天地四方曰宇,往来古今曰宙,”认为整个空间就是宇,整个时间就是宙,宇宙就是具有时空属性的运动着的客观世界。这是迄今在中国典籍中能找到的可与现代“时空”概念最好对应的记载。尸佼的宇宙论对中国理论思维影响颇大。其建立在唯物论与辩证法基础上的宇宙观,为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奠定了基石,连同他创用的宇、宙作为范畴,也被沿用了下来。
尸佼对于空间观还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他说,“荆者,非无东西也,而谓之南,其南者多也,”这里说明荆地在中国具体方位坐标点,具有上下四方这一空间特征。但扩而言之,中国之东西南北四方,亦存在着各自的东西南北四方,说明每一坐标点上的方位,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荆地亦然。还有,荆地是南方,但“其南者多也”,南方之南又是无限的,可见任何一个坐标方位点所指的方位,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它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尸佼这种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揭示宇宙空间的内涵,研究和看待事物,这无疑是精辟的和正确的见解。
尸佼对于时间观也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他说:“其生也存,其死也亡。”、“草木无大小,必待春而后生。人待义而成。”、“人之生亦少矣,而岁之往亦逮矣。”尸佼指出了时间是客观事物的根本属性。人、草木等一切有机体,它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是通过时间的连续性呈现出来,都是在时间的连续性的运动过程,是一个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人待义而成”,说明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属有社会属性,重要的是他将这一内容,视为“天地人合一”宇宙观不可分割的—个组成部分。尸佼宇宙论的界说,标志着中国古代理论思维的重大发展,其宇宙万物发展的观点,是其社会变革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
“天左舒而起牵牛,地右辟而起毕、昴”(尸子•君诒《群书治要》辑录)》)。 牵牛与毕、昴是二十八宿之三宿,牵牛在东,而毕昴都在西,即天自东向西左旋,地自西向东右旋。尸子这一论断揭示出了上古浑元之初“开天辟地”冬至与春分时的天象,对从天文学角度探究中华文明之起源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史学价值。
也许有人会说笔者是在牵强附会,生拉硬扯把4000多年前的陶寺观象台、2000多年前古曲沃的大家尸佼和当地建造年代不详的两座无影塔联系到了一起;但对于还是生活在尸佼描述的那个宇宙空间里的人来说,其思维与联想活动在时间的长河里也许是最为自由和自然的。
前一篇:天干地支——中华先民的伟大创造
后一篇:“喜帕恰斯发现岁差”的一笔糊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