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擀球

(2015-07-26 09:26:27)
标签:

童趣

乒乓球

分类: 喜园

谁知道什么叫“擀球”?

上小学时爱打乒乓球,书包里放着拍子和球,课间10分钟,放学以后,找着机会就乒乓打起来。不管是谁家垒得水泥台子,还是在走廊用粉笔画出个球台的样子,反正就是喜欢打,不管什么条件,什么地方。

打球需要球拍和乒乓球,少一样不行。拍子算固定资产,家长掏钱,一块拍子要用多少年,买之前反复交代。乒乓球是消耗品,账面走经常项目。而且,球打起来确实要损耗,又是两个人打,自己可以小心,遇上个狠手,不在意的主儿,球坏的更快。不管用自己的球,还是用别人的,都是这样。

球要是打破了,踩烂了,只好认倒霉,回家想办法缠大人,保证考几个5分,哄着再买一个。好一点的“光荣”,两毛五一个,次一点的“盾牌”,也得一毛多;至于“红双喜”,只有趴在柜台看看的份儿,五毛一个,买不起。上世纪六十年代,因为庄则栋得了世界冠军,全国开始兴乒乓球。家里大人也知道“小庄”,对乒乓球有了兴趣,看见自家孩子打球,也夸口支持。但是,说是说,该掏钱时,便羞涩起来。现在说起来几毛钱,那时候就是一家人一天的菜钱。

孩子不是不知道,大人挣钱不容易,可是实在太想打球了,而且那球就是爱坏,爱瘪,而且没有钱就是不能买球……

由此派生出修理损坏的乒乓球的办法,“擀球”即为之一。

乒乓球损坏,经常是瘪下去一块,一般是不小心踩着、压着、挤着,甚至打着打着它就自己瘪了。球瘪了就不好用,蹦跳不均匀,歪歪扭扭,或者干脆蹦不起来。

碰到这种情况,就得“擀球”了。用球拍的把儿,压着球凹陷处的边沿,一点一点向前挤(擀),渐渐将瘪下去的部分挤得鼓起来,与正常齐平。——不可能完整无缺,大致平整就行。——此操作有相当技术含量,用力不能重,也不能太轻,力量均匀,尤其凹陷处呈现一个折角时,如果擀的使劲了,就会将折角处挤破,这球就算真报废了。

有一种更好的办法将瘪球鼓胀起来,开水泡。可是在我上小学那个年代,在学校里找到供学生用的开水,比登天还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青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