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2015-08-30 15:43:10)
标签:

医学

肾病综合征

诊断

激素治疗

杂谈

分类: 血液泌尿

导读:肾病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白蛋白大量从尿中丢失而引起的一种症候群,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为其特征。主要治疗方法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肾病综合征(NS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白蛋白大量从尿中丢失而引起的一种症候群,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为其特征。临床可分为原发性肾病、继发性肾病和先天性肾病三个类型。小儿以原发性肾病多见,男多于女。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电解质紊乱、血栓形成和肾上腺危象。一般说来,原发性肾病(单纯性肾病)预后较好,轻者部分患者可自发缓解,治疗缓解率高,但缓解后易复发。

诊断

肾病综合征(NS)诊断标准是

尿蛋白大于3.5g/d

血浆白蛋白明显降低,低于30g/L

重度水肿:呈凹陷性,严重者可有胸水、腹水;

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5.7mmol/L

NS诊断应包括三个方面

确诊NS

确认病因:首先排除继发性和遗传性疾病,才能确诊为原发性NS;最好进行肾活检,做出病理诊断。

判断有无并发症。

鉴别诊断

过敏性紫癜肾炎

好发于青少年,有典型皮肤紫癜,常于四肢远端对称分布,多于出皮疹后14周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好发于中年女性及青少年,免疫学检查可见多种自身抗体,以及多系统的损伤,可明确诊断。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或NS,常见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诊断依据:血清HBV抗原阳性;患肾小球肾炎,并且排除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活检切片找到HBV抗原。

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一般不需要严格限制活动。有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

给予低盐饮食,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日2g/kg为宜。

防治感染。

消除水肿,给予利尿剂。

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用于肾脏疾病,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早年曾强调其作用机理为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多倾向于抗炎作用。它能减轻急性炎症时的渗出,稳定溶酶体膜,减少纤维蛋白的沉着,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减少尿蛋白漏出;此外,尚可抑制慢性炎症中的增生反应,降低成纤维细胞活性,减轻组织修复所致的纤维化。糖皮质激素对疾病的疗效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病理类型,微小病变的疗效最为迅速和肯定。使用原则和方案一般是:起始足量:常用药物为泼尼松,口服8周,必要时可延长至12周;缓慢减药;足量治疗后每23周减原用量的10%,当减至20mg/d左右时症状易反复,应更加缓慢减量;长期维持:最后以最小有效剂量再维持数月至半年。激素可采取全日量顿服或在维持用药期间两日量隔日一次顿服,以减轻激素的副作用。水肿严重、有肝功能损害或泼尼松疗效不佳时,可更换为“冲击疗法”短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

根据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可将其分为激素敏感型(用药812周内NS缓解)、激素依赖型(激素减药到一定程度即复发)和激素抵抗型(激素治疗无效)三类,其各自的进一步治疗有所区别。

长期应用激素的患者可出现感染、药物性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少数病例还可能发生股骨头无菌性缺血性坏死,需加强监测,及时处理

其他 细胞毒性药物(环磷酰胺)、环孢霉素A等。

                                     (文/尹振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