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度警惕H7N9禽流感蔓延

(2014-02-10 08:14:12)
标签:

医学

h7n9禽流感

诊疗方案(2014年版)

防治

杂谈

分类: 传染病

 导读近日来,我国多地仍不断有H7N9禽流感新增病例发生,截止目前,绝大多数病例仍为散发,并未发现具备有效人传人的能力。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3-5个月内,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清除感染源头,彻底切断传播途径,疫情将会进一步扩散。同时如不改变目前一些医疗机构对该病的重视程度和诊疗水平,死亡病例仍将出现,病死率将进一步上升。为进一步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医疗救治工作,努力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防控目标。12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制定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新版较2013版有新的认识,如人感染禽流感病毒潜伏期由去年定义 1周缩短至34天,当时的诊断方案认定“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新的诊疗方案则称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不再将H7N9禽流感认定为传染病等。医务人员,学习和应用新方案有助于对H7N9禽流感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加强重症病例的救治。现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中重症肺炎病例常可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重症病例救治,注意中西医并重,是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一、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下可存活1周,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目前已经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以及活禽市场环境标本中检测和分离到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目前,大部分为散发病例,有个别家庭聚集发病现象,但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

()传播途径。具体途径可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传播至人;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

()高危人群。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老年人

、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34天。

()症状、体征和临床特点。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全身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常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胸腔积液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可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及相关检测。抗病毒治疗之前必须采集呼吸道标本送检(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呼吸道分泌物、气管吸出物),气管深部咳痰或气管吸出物检测阳性率高于上呼吸道标本。有病原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尽快检测,无病原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留取标本尽快送指定机构检测。

 ()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阴影。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常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并发症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动态检测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

 ()鉴别诊断。应注意与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等其他禽流感、季节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腺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

五、治疗

()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

()对症治疗。可吸氧,根据缺氧程度可采用鼻导管、开放面罩及储氧面罩进行氧疗。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可给予复方甘草片、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可待因等止咳祛痰药物。

()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1.抗病毒药物使用原则。

(1)在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应留取呼吸道标本。

(2)抗病毒药物应尽量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

2.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1)奥司他韦(Oseltamivir):成人剂量75mg每日2次,疗程57天,重症病例剂量可加倍,疗程可延长一倍以上。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患者应根据体重给药:体重不足15Kg者,予30mg每日2次;体重1523Kg者,予45mg每日2次;体重不足2340Kg者,予60mg每日2次;体重大于40Kg者,予75mg每日2次。对于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混悬液。

(2)帕拉米韦(Peramivir):重症病例或无法口服者可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成人用量为3006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重症病例疗程可适当延长。目前临床应用数据有限,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3)扎那米韦(Zanamivir):成人及7岁以上青少年用法:每日2次,间隔12小时;每次10mg(分两次吸入)

3.离子通道M2阻滞剂:目前监测资料显示所有H7N9禽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耐药,不建议使用。

()中医药辨证论治。(略)

                           (文/尹振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