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通常家长所指宝宝“抵抗力”低,就是免疫功能不足,那孩子的抵抗力究竟从哪里来的呢?
人之所以不得病,主要是依靠自己身体内具有的免疫力。人免疫是个复杂系统,当免疫紊乱时有二个方面表现:既有免疫功能增强;又有免疫功能不足。通常家长所指宝宝“抵抗力”低,就是免疫功能不足,那孩子的抵抗力究竟从哪里来的呢?
1、宝宝的抵抗力从母体带来的
孩子出生时,从母体中获得了一定的多种传染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可以抵抗常见细菌和病毒的侵袭,所以6个月以内的小儿一般较少发生疾病。
2、打疫苗产生的
注射疫苗是提高小儿抵抗力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我们的身体在受到外来病原体的刺激后会产生抗体,注射疫苗的原理则就是利用人体免疫系统的这个特性,使我们的身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对特定的微生物具有辨识能力,下次再遇到这些微生物时就可以立即加以消减而不致感染,达到预防的目的。目前我国给小儿接种疫苗10余种。
3、宝宝的抵抗力长病长出来的
6个月以后小儿体内从母体带来的免疫球蛋白逐渐减少,抗病能力比较差,一般每年要患5~6次病, 5岁以后,抗病力越来越强,18周岁才是成人水平。从医学观点看常患感冒和一些疾病的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卫反应,在发热时人体的免疫系统最活跃,是机体在同致病菌“战斗”,每一次发热,孩子就又获得对某种疾病的免疫能力,免疫力增强了自然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4、宝宝的抵抗力睡出来的
保证充足的睡眠,成长中的孩子每天需要8~10小时的睡眠,睡眠不良会让体内负责对付病毒和肿瘤的T淋巴细胞数目减少,生病的机率增加。高质量的睡眠能促进儿童身体、智力和心理的正常生长发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睡眠不佳可使免疫系统功能降低,直接导致疾病。
5、宝宝的抵抗力吃出来的
母乳喂养是增强宝宝抵抗力最有效、简单的方法。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能防止细菌、病毒入侵宝宝体内,可直接增强宝宝抵抗力,并且含有宝宝生长所需要的所有的营养物质。不过随着宝宝的长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加,应及时添加辅食。注意各类食物的合理搭配,让孩子吃多种多样的食物。搞好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6、宝宝的抵抗力锻炼出来的 宝宝在受凉之后,就会出现流鼻涕、发烧等情况,这有可能是因为身体器官发育不完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差,所以应该适当地让宝宝接受“冷空气挑战”,锻炼宝宝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增强身体的应急能力。日光浴、冷水澡都是不错的温度适应练习。利用空气、水和阳光,让孩子经常到户外进行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促进智力的发育。
7、宝宝的抵抗力“脏出”来的 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雨,近来医学观察,农村孩子患过敏或哮喘的几率要比城市的少,相比之下,那些生活在农村中的人可能对自然界一些常见细菌具有某些免疫力。适当地孩子“脏”一点,接触一些灰尘、泥巴等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免疫力,这是日常生活现象的总结,似乎也是一个让人费解的悖论。
8、宝宝的抵抗力调理出来的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仍是抵抗疾病的根本前提。经常夸奖孩子,使其有良好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可使大脑产生一种止痛物质,从而增强人的免疫力。不要给孩子滥用抗生素或激素。抗生素对人体免疫力的建立有干扰作用,激素则可直接破坏人体的免疫力。不过,先天性免疫力低下或久病体弱的儿童,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使用免疫增强剂,如玉屏风散、转移因子等,以提高免疫功能。
(文/尹振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