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尹振尧
尹振尧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442
  • 关注人气:1,3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喘憋性肺炎的病因与诊治

(2011-11-13 09:16:58)
标签:

医学

婴幼儿

喘憋

肺炎

病因

诊断

治疗

杂谈

分类: 呼吸循环


核心提示喘憋性肺炎是一种特殊型肺炎,以喘憋为明显,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至今无满意疗法。

喘憋性肺炎又称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为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其发病与该年龄小儿的支气管解剖学特点有关。该年龄组小婴儿支气管和肺处于生长发育的薄弱时期,感染后,细小的管腔易因炎症分泌物、水肿和肌收缩而发生梗阻,并引致肺气肿和肺不张。其临床症状如肺炎,但喘憋更为突出。临床上较难发现未累及肺泡与肺泡间壁的单纯的毛细支气管炎,故认为是一种特殊型的肺炎。

病因 

喘憋性肺炎主要由病毒引起,常见病毒感染是:

呼吸道合胞病毒  是喘憋性肺炎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原体,在流行期间可占70%以上,合胞病毒感染在我国不但每年有散在流行,而且还曾引起数次大规模暴发流行。而在托儿机构中,婴儿感染率可达100%。合胞病毒再感染率极高,但随年龄增长,再次感染率有所下降,感染以病毒密切接触者多见。合胞病毒感染也是一种重要的医源性疾病,特别是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异常的小婴儿及所有免疫缺陷患儿,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在医源性感染中,有资料认为医务人员及合胞病毒感染者是主要传播者,因此避免交叉感染是预防医源性疾病的关键。

鼻病毒  鼻病毒亦是引致喘憋性肺炎的重要病毒,有报道仅次于合胞病毒,是引致喘憋性肺炎的第二病因。并认为它的存在可能使发生重症感染的危险性增加数倍。鼻病毒的分布遍及全世界,全年均可发生,常于秋季达高峰。

人类偏肺病毒  在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仍有相当部分无法确定病原,其中包括15%~34%的下呼吸道感染。近年来,发现人类偏肺病毒也是喘憋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切可诱导哮喘的发生及发作,但发展为喘息和哮喘的概率有待于日后长期的随访。还有少数病人是由人肺炎支原体引起。

诊断

多有与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触史,潜伏期4~6天; 咳与喘憋同时发生,喘憋发作时呼吸快而浅,有明显的鼻扇及三凹征,啰音不明显; 体温高低不一,与病情并无平行关系; X线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支气管周围炎症像,小的点片状阴影; 给予抗哮喘治疗有效。

治疗

至今对喘憋性肺炎仍然没有令人满意的特效治疗,特别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者。目前主要治疗方法。 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是广谱抗病毒药,多主张持续雾化治疗,对减少临床症状有一定作用。 平喘镇静 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氨茶碱,甲强龙静脉用药。异丙嗪口服或肌注。 免疫治疗 高危患儿可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此外,支持疗法,氧气吸入,甚至气管插管等。

                                      (文/尹振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