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经介导的儿童晕厥诊断和治疗

(2011-09-15 12:46:24)
标签:

医学

儿童

自主神经

介导

晕厥

血管迷走性

杂谈

分类: 呼吸循环

核心提示自主神经介导的晕厥在儿童晕厥中占75%,是晕厥最常见的原因。其基础疾病均属于功能性心血管疾病的范畴。

晕厥是儿童常见的症状,它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一过性脑缺血,从而使患儿意识丧失、肌张力不能维持而摔倒的一种病症。据美国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女孩比男孩发病率高,发病的高峰年龄为15~19歳之间。引起儿童晕厥病因很多,但主要是,自主神经介导的晕厥。我国有学者报告自主神经介导的晕厥在儿童晕厥中占75%,是儿童晕厥最常见的原因。在儿童期自主神经介导的晕厥主要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体位性心动过缓综合症、直立性低血压、自主神经反应障碍、境遇性晕厥(如排尿性晕厥、咳嗽性晕厥、吞咽性晕厥)等等。这些自主神经介导的晕厥的基础疾病均属于功能性心血管疾病的范畴。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在自主神经介导的晕厥中为最常见的类型。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多见于学龄期女孩,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直立不耐受的表现,即主要表现为晕厥发作,也可仅仅表现为晕厥先兆,不出现意识丧失。晕厥发作时间短暂,仅仅持续数秒或数分锺,多数病人可以自行缓解,发作时多不伴惊厥。常见的诱因是持久站立,此外患者看到流血、感到剧烈疼痛、处在闷热等环境也可诱发晕厥发作。晕厥发作前,部分患儿可有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先兆。

对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目前主要依据发病年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直立倾斜试验等,同时要排除器质性疾病(如心血管系统、代谢系统及神经系统等疾病)或功能性相关性疾病(如体位性心动过缓综合症、直立性低血压等)。

体位性心动过缓综合症   本病也是学龄期女孩好发,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直立不耐受的症状,有头晕、同时可伴有面色苍白、乏力、胸闷、气短、心悸、出冷汗等 。国外1999年有人提出该病,我国学者2005年研究发现,患儿多以头晕为主诉症状,部分病人可出现晕厥。目前对本病的诊断也主要依靠年龄、性别、慢性直立不耐受的症状、严重时出现晕厥表现,在直立试验或直立倾斜试验中心率呈阳性变化,达到体位性心动过缓综合症的诊断。

直立性低血压   患儿临床也主要表现直立不耐受的症状,主要症状为站立后头晕、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眼花、耳鸣等,随着患儿血压的下降可出现头晕,有时可有晕厥先兆或晕厥。诊断标准:、平卧时血压正常,无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证据; 、体位由平卧变直立后3min内血压下降,心率无明显变化。

对于自主神经介导的晕厥主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包括对患儿进行教育、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增加血容量,在患儿的饮食中增加盐及液体量,是防治晕厥的基础治疗。 、进行直立训练和物理疗法。 、β-受体阻滞剂治疗,美托洛尔等。

说明:本病是小儿时期神经相关性常见的心血管功能性疾病之四,其他疾病待续。

                                               (文/尹振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