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医学解热镇痛药种类适应症不良反应杂谈 |
分类: 其他 |
核心提示
人的正常体温保持在37℃左右,当细菌毒素,病毒等进入人体时,体内产生致热物质,而引起发热。应用解热镇痛药后,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出汗增多而体温下降。解热镇痛药对牙疼、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等也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常用的解热镇痛药
1.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
2.布洛芬
3.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4.瑞芝清(尼美舒利)
应用时注意事项
1.发热是机体保护性反应,是许多疾病常见症状之一,热型对于疾病的诊断和予后亦有帮助,故不应逢热便退。但是,发热引起全身不适、头疼失眠,甚至引起惊厥危及生命时,应适当选用解热镇痛药减轻症状。
2.本类药物只是对症治疗,应同时应用对病因疗法。
3.既往对服用本类药物过敏者,不宜使用。
4.用于止痛时,一般以多次少量为宜,大剂量只能延长止痛作用时间,并不能增加镇痛效果,而且,不良反应随剂量增加而增多。
5.本类药物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除应用于风湿热或风湿性关节炎外,其疗程不宜超过一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