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水峪:保存石碾最多的古村

标签:
水峪石碾长岭坨娘娘庙杨家大院 |
分类: 京城及周边 |
▲1.我们把车停在公交车站附近的停车场,从路边一个没标牌的院墙口进来,穿过这个门洞,就进入了村子里古宅集中的区域。回来看了网上介绍,猜想这个就是瓮门。
【瓮门指的是村内东翁桥的桥洞,其上雕有一块白石,石上有“宁水”二字,意在翁桥有拂水安洪之用。】
▲2.蜿蜒的石板主干道。
▲3.这家门口放了很多石板,上面用粉笔写着午餐菜谱、各种介绍、抒怀诗等,大概是个农家院,名叫‘石板人家’。
▲4.这是另一个农家院,门口的凉棚里放着两个石碾,凉棚边沿写着‘古宅’、‘石碾’、‘中幡’,是水峪村的几大特色。
▲5.村里收集/修复了很多石碾,还被颁发了大世界吉尼斯证书,表明这里收藏了128座石碾。
▲6.娘娘庙--村里的知名景点之一,没开门。遇见好几只狗在这里玩耍,这里的狗都很友好,见到生人不怎么叫,经常摇着尾巴过来围着人脚边转,不拿我们当外人。可是我很怕狗,唯恐用相机对着把它们惹急了,只敢远远的照。
▲7.村里的大槐树,听村民说这是半棵槐树,不清楚为啥。
▲8.杨家大院,门口的牌子介绍说‘乾隆年间,水峪村的杨玉堂及其父亲经营了八座煤矿而成为巨富,于是雇佣三十几名匠人,经三年时间盖成了这座气势恢宏的学坊院……宅院共四套,房36间’。哎,在这大山深处有这么个大院子,当年这家一定是个大土豪!!
▲9.现在,这个院子已经破损严重,很多空置,就只有几家村民在院子里居住,他们说村里有本事的、年轻的基本都搬走了。。。
▲10.从杨家大院出来,很快就到山边了。顺着大路返回村里,路边一排房子显得比较新,和这家的主人闲聊得知,他是从门头沟的煤矿退休后,回到村里居住,把老房子翻修之后,准备在老家的山村里养老了。现在村里居住的人不多,村民们都很友好。
▲11.顺着一条小巷,来到村里一个可以登高俯瞰的观景平台,叫长岭坨。
▲12.听村民说这个观景台这是旅游局帮助修建的,我猜想夏天坐在这里瞭望四周,景色一定很美。
▲13.现在向下望去,尽管这里地处深山,还是不能幸免于雾霾。
▲14.这边的房子破损的更加严重,残垣断壁前面,又有3座石碾。
▲15.这里地处深山,很多老房子是用青石板盖的屋顶。
▲16.我们上来的小巷,路面都是石头铺就。
▲19.离开古宅密集区,路过一个合作社,没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