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子的爱好之一:古典音乐

(2011-04-15 19:30:20)
标签:

清华

贝多芬

交响曲

钢琴

革命

分类: 儿在清华

    最近,儿子总是周六早上赶回学校,参加旗操的训练。上周四告诉我们,周五下午就要回去,因为他在学校领了免费的交响音乐会的票,是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乐团来清华演出,曲目主要是贝多芬的作品,包括他很喜欢的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参见节目单

 

   儿子喜欢的音乐是古典音乐,对流行歌等毫无兴趣。这是因为他从小学习电子琴,后来转学钢琴,初中毕业时已经拿了中央音乐学院电子琴和钢琴的2个九级(最高级)证书,这期间弹奏和欣赏了很多古典音乐作品。

 

   回想儿子学琴的过程,基本上按部就班、比较顺利。一般情况,他对老师布置的曲子都能完成,属于弹琴‘技术好’的孩子,识谱快、上手快,喜欢弹速度快、有难度的曲子,但是音乐的感觉上不怎么注意,一弹到缓慢、抒情的段落就感觉干巴巴的。他的钢琴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就有意给他布置一些抒情曲子(如肖邦的‘夜曲’)专门练习。老师要求很严格,在准备考级和比赛时,还要练习其他曲子,也不希望他为了比赛只练一个曲子。但儿子的兴趣只在于自娱自乐,比如自己摆弄钢琴,弹奏喜欢的曲子,对于参加比赛和演出却毫无兴趣。其中,被我死缠烂打赶着参加过几个小型的比赛,高中那次比较曲折: 

 

    因为比赛要求曲子长度不能超过5分钟,选曲就是个问题。儿子当时练习的曲目中适合比赛的作品(即‘大型作品’)都比较长,比如贝多芬奏鸣曲和肖邦的作品,之前几周刚刚弹完了肖邦的‘英雄波罗乃兹’(参见这里:Rafal Blechacz演奏的‘英雄’),长度7-8分钟,会超时;正好他刚开始练肖邦的‘革命练习曲’,难度也足够,长度接近5分钟,老师让他准备这个曲子参赛。但是由于这个曲子刚开始练,离比赛只有大概2个月时间了,时间非常紧张,老师很担心他到比赛之前刚刚能弹完,没有时间背熟谱子,更没有时间细抠。而之前比赛的曲子,老师都会要求在比赛之前大约1个月就完全背熟,老师会用好几次课来帮他仔细准备。 

   

    我心里对这个曲子也有些疑惑,我小时候看过一个日本电视连续剧,里面的女主角参加钢琴比赛,弹的曲子就是‘革命’,所以我一听这个曲子就觉得累;但是儿子很喜欢它,也同意准备这个曲子。很快就把全曲弹熟并背下来了,给了老师一个惊喜;到比赛之前老师给他点评了几次,觉得可以了。

 

   比赛那天,我和其他家长都在外面等着,能隔着玻璃看见演奏的孩子。我陪儿子学琴十多年了,一般钢琴曲都能听出大致的难度。孩子们的曲子难度参差不齐,有的略容易,如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儿子初中时比赛就弹的这个;也有的难度很高,有个孩子弹李斯特的‘钟’,比我们难度高。总体来说,儿子的曲目难度是比较高的,也没有断,有没有错音我听不出来。

 

    等儿子出来,我问‘怎么样啊?’他说‘我就没弹过这么难弹的琴,这个琴的左手根本弹不下去。。。’,我说‘那你怎么办了?’他说‘凑合弹呗,还能怎么样。’我说‘前面不是还有个女孩弹‘革命’吗?她弹的怎么样?’儿子说‘她的左手也弹的乱七八糟’。

 

    因为‘革命’是主要练习点在左手的曲子,左手部分琴键不灵活儿子就很吃亏,这样我们对结果也没什么可期望了,到后来知道得了个二等奖还是三等奖(记不清了),我觉得挺欣慰,儿子却不以为然地说‘弹成那样还能得奖,可见这个比赛水平不高’。

 

    进入高三,儿子跟我说不想练琴了,我问他对自主招生和艺术特长生怎么考虑,他说只打算参加自招,我坚持最好是两个都参加,他很不情愿,最后还是答应了。

 

    对我们来说,艺术特长生只是比自招多参加了乐器演奏的测试。之前就听说,清华的艺术特长生对于演奏水平要求非常高,而且钢琴专业是竞争最激烈的,前一年只认定了一人。所以,在网上查询结果时,艺术特长生没有认定,而自招认定了,我们也没有什么意外。

 

    意外的是后来,我们签完自招的协议寄回清华以后,我收到清华招办打来的电话,说他们从艺术特长考生之中选了一些文化考试成绩好的准备认定为自招生,有最高30分降分(我估计又属于‘补录’的情况),我跟这个老师说之前已经签了协议,她好像是专门管艺术特长生这边,不知道这个情况,还专门去查了我们的协议,查到就不用再签了;这边也算是没有空手而归吧。 

 

    从此以后,儿子就‘金盆洗手’不再练琴了,尽管如此,却不影响他对古典音乐的喜爱,而且成了君子--只动口不动手:就是经常让我给他找喜欢的作品,我下载了刻成光盘进行欣赏。不是我们专门为了省钱,主要是好的古典音乐光盘国内很难买到。高考之后,我让儿子再弹弹琴,因为按照他现在的水平,弹奏的曲子很好听,属于可以欣赏的水平了,但是人家没搭理我。

 

    想想儿子高中也挺不容易,需要准备高考、高中联赛、练琴、还得看自己喜欢的闲书、半夜加班加点玩会游戏,实属日理万机。   

     

     在国外,一般家庭都会培养孩子学习演奏一、两样乐器,目的就是咱们常说的‘素质教育’。比如慕尼黑工业大学不是专门的音乐学院,而是工科大学,他们的乐团由老师、学生等组成,且能够演奏完整的交响乐,虽然贝多芬的音乐对于德国人来说就是‘民族音乐’,但是也表明该校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很高的。

 

   现在在社会上的音乐演出,能够演出完整交响乐的也很少了,演出曲目用儿子的话说‘都是小曲’,就是指名曲片段、交响乐单独章节、圆舞曲等;所以,在学校就能欣赏到完整的贝多芬交响曲,对他来说是很高兴的事。

 



Vladmir Horowitz演奏:革命练习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